楊巖
摘 要:體育教學是一門藝術。體育教學藝術性是體育課程與教學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討了中專學校體育教學的藝術性及其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改革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59-01
所謂體育教學藝術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教育學、美學基本原理為指導,遵循體育教學特殊的教育形式和教學規律,巧妙運用教學方法,解決教學矛盾,創造性地實施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和諧統一,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有效手段。體育教學藝術,可以看做教學美學的通俗化、具體化和操作化,是體育教師富有創造性的體育教學的組成部分。教學藝術的特點指教學藝術區別于教學及其他實用藝術的特殊性質。把握它的特點是了解和運用教學藝術的關鍵所在。以下論文主要探討了中專學校體育教學的藝術性及其具體的實現方法。
1 體育教學的藝術表現
體育教學論給學生以視覺等感官刺激,有動態的美感,有藝術的表現力產生學習的感染力。如果說科學的教學主要運用理性,以理服人的話,那么,藝術的教學則主要運用情感,以情感人。學生本身具有外界刺激下就會引發出來的各種情感潛勢,教學內容也包含豐富的情感內容,只要教師表現出情感性教態,創造富有感情的情境,就能置學生于一種情感激發、陶冶、交融的氣氛中,在沁人肺腑的美的熏陶下受到感染,從而轉化為強烈的學習動機。
體育課堂教學既是有計劃、有意識、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又是即興性的可應變的。教師常常在教學中隨自己的情感、直覺、興致、靈感的產生而即興發揮,這并不在原教學設計內,卻有錦上添花之功效。即興性還表現在處理課堂偶發事件上,教師憑直覺敏捷地判斷、決斷,表現出高度的教育機智。有計劃而又不拘泥于計劃,善于創造,這是中專體育教學藝術的另一個主要表現。
教學藝術創造的特點是獨創、新穎和靈活,有著強烈的個性色彩,表現為不盲目崇拜權威,不拘泥教案,不死守于常規的方式方法,思維方式和處理教學問題的方式與眾不同,在教學藝術風格上獨樹一幟。事實上,教師每個后續活動都將面臨著新的對象,新的體育教學情境,這決定了體育教學工作的整體性質。總之,體育教學藝術屬于審美范疇,它的審美性表現在教學的各種活動的美,而學生則深深被體育教學活動本身的美所吸引、感染、陶醉,獲得自由和諧的審美體驗,產生運動審美的快樂。
2 中專體育教學中藝術性的實現
2.1 導課藝術
體育教學過程開始都面臨一個如何導入新的教學情境的問題。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前可以叫學生看一段精彩比賽,叫學生發表對該項運動的看法,然后再進行教學。或者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態、知識能力基礎等方面的差異程度。比如低年級就要學習簡單的動作技術,并把學習融入游戲中;高年級就可以看些精彩片段,或提出一些關于如何獲得健康等問題。在講解時,可將不能靜止顯示的動作用圖畫顯示出來。為突出動作重點,有時可用不同顏色標出要強調的動作部位,如籃球教學中的原地投籃,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看得清楚了。圖畫顯示要與示范相結合,再加上教師指點啟發,就會給學生以栩栩如生的情景實感,如能用人體模型做演示效果會更好。
2.2 講課藝術
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對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問題大膽提出,師生一起來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努力使學生做到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和努力解決問題的習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動作要領,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自覺練習的良好習慣,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的和任務。各種動作技術、技能,也只有通過反復地參加身體練習才能認識和掌握,并獲得鞏固和提高,通過反復的練習,使身體承受一定的負荷,起到鍛煉身體各部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的作用。但安排練習時,要考慮教學任務、教材的特點、學生的承受能力和場地器材限制。多考慮練習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的藝術性和啟發性,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欲望和興趣,變“要我練”為“我要練”,使學生養成想練、愛練、多練的良好習慣,而且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達到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可采用留體育作業(或稱“體育處方”)的方法,也可培養學生長期堅持鍛煉的習慣。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亦不相同。因此,培養學生互幫互學的良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體育骨干的培養。一堂體育課,一位教師要面對四五十名學生,難以全面顧及。當學生養成了互幫互學這一良好習慣,不僅解決了教師輔導難的問題,這些都是可以體現體育教學藝術性的課堂表現。
2.3 結課藝術
教學藝術的功能是指教學藝術在推動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中的各種作用,是教學藝術存在并得以發展的內在依據。一堂理想的體育課,不僅要善始而且要善終。教師不僅要在導課、講課時充分運用教學藝術來提高教學效果,而且也要在結尾時想辦法讓本堂課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中專體育課的結尾也是衡量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大有講究。學生最反感教師拖堂。因為它侵占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再講效果不會好,有時練習還易發生傷害事故。因此,無論如何,都要嚴格執行教學常規,按時下課。
總之,教學藝術所表現出來的內容美、形式美、行為美借引發起來的情感活動促使師生的道德認識、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向道德行為轉化,道德的紀律口益化為自律。高超的教學藝術能引起學生愉快、歡悅的情感體驗,這既是心理活動,也是生理活動。現代的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愉快使人心情舒暢、肌肉放松、心律舒緩、機能協調,促進有益健康的生物化學物質的分泌,從而增強體質。教學藝術的功能是綜合的、協調的,具有整體性。在教學實踐中,各種功能并不是單獨地起作用,而是綜合地發揮整體作用,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魅力。
3 結語
體育教學藝術是體育教師使用富有審美價值的特殊認識技藝,進行的創造性教學活動。必須強調的是,教學藝術是創造性的活動,教學藝術性是在課堂教學整體活動中體現出的創造精神,是創造性在教學形式上的系統反映。教師使用的認識技藝是全面的、整體的、高度概括的概念,包括人的身與心的一切內容。認識技藝是特殊的。這種認識技藝是在教師指導之下進行的,而不是像人類的一般認識靠嘗試錯誤、自我調節來獲得。這種認識技藝是用于培養人、塑造人的,所以它是高級的、復雜的塑造人的藝術,自然也是最高級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孟迎秋.中學體育教學藝術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1(12).
[2] 王斌.淺談中學體育教學藝術[J].才智,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