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梅
摘 要:當今社會的信息的社會,對信息的搜集、傳遞等已經成為很多單位是否重要的工作。而信息化的管理也為管理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本文闡述了市政內業實施電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從幾個方面分析了市政內業實施電子信息化管理的途徑,探討了市政內業實施信息化管理后的優點。
關鍵詞:市政內業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93-01
1 市政內業實施電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市政內業涉及到了大量的信息記錄、數據處理等問題,而一些工程、建筑等又具備周期長、物資消耗量大、空間流動量大等特點,因此,對這些環節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進行有效而合理的規劃與控制顯得十分必要,若能夠對市政內業所涉及到的資料、信息、數據等進行信息化管理,則可以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為政府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工程、建筑項目等市政內業往往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涉及面廣。市政的一些工程、建筑、給水排水等往往涉及到多個部門、多個專業的綜合管理,包括施工中對生產的管理,也包括材料、質量、安全、技術、和他、計劃等各個方面的管理。
第二,信息流量大。和物質、能源相同,信息是當今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資源。市政內業一切管理都與信息息息相關,對施工項目各方面的管理也是相互融合,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這就讓各管理活動的信息傳遞與流通成為必然,市政內業管理工作的精細與復雜決定了其信息流量大的特點。
第三,制約性強。市政內業一系列管理活動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工程、建筑等的特點緊密相連的,也是需要各個部門相互協作的,因此,具有較強的制約性。
第四,工作量大。市政工程、建筑等的形成,所消耗的物質繁多,所參與的人員也眾多,對所有環節以及人員進行全方面的管理,這就導致管理工作比較繁重。
傳統的市政內業一系列的信息都是采取手寫的方式,以表格、單據等方式來完成,既增添了人力負擔,也存在人為出錯的可能性,信息的交流與傳遞十分不便,只能以書面、口頭等方式完成,對信息傳遞過程也是一種不良的影響因素。對資料的查閱也是依靠翻書、查閱文獻的方式完成,整個信息的搜集、處理、加工、傳遞流程十分緩慢,而且準確性也無法得到保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市政內業所涉及到的信息流量也在逐漸增大,迫切的需要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給工作帶來變革,提高工作效率。而而市政內業實施電子信息化管理正是適應的時代發展的要求。
2 市政內業信息化管理的途徑
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極大的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GIS,地理信息系統)是施工、建筑等方面應用得十分廣泛的一個系統。GIS系統能夠根據人們的需求對和市政內業相關的地理信息進行采集、儲存、分析、管理、應用、顯示等,在很多行業如公共設施管理、資源調查、交通安全、區域發展規劃等方面都被大力推廣與使用。而GIS信息系統在市政內業實施信息化管理的環境下,也是十分重要的計算機輔助工具,給信息化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2.1 市政工程項目管理方面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市政項目的工程的范圍以及規模也隨著越來越大,工程中所設計到的數據與信息量也十分巨大,各種細枝末節的規則,各種千頭萬緒的交織,各種人力、物資的調配,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管理與規劃,從而理清這些頭緒,讓信息整理、規劃顯得井然有序,井井有條。在這樣的環境下,以往使用的項目管理軟件、網絡技術計劃、橫道圖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為此,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綜合的、實用的工具,集各種工具的優點于一身,操作便捷,優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橫道網絡統籌技術就是這樣一種各方面性能優良的信息系統。與傳統的橫道圖只能夠在時間、工作兩個方面進行管理與協調,而網絡計劃技術卻只可以在邏輯和時間層面發揮功效不同的是,橫道網絡統籌技術將邏輯關系流、時間流、工作流等高度統一了起來,使各方面的工作能夠高度協調發展。在市政工程項目的資源均衡、各個部分工作計劃的合并、工期優化、費用優化中起到了巨大而積極的作用。
2.2 市政內業工程質量管理方面
市政內業所涉及的工作質量與老百姓的切實利益息息相關,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正常、有序發展與居民的安居樂業。隨著信息量的增大,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逐漸變得落后而時效性不高,隨之而來的就是項目部門與企業的信息不暢、信息傳遞手段落后、信息交流滯后、工作效率等弊端。需要解決上述問題,則需要引入先進的管理系統——《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從而提高工程質量管理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2.3 市政管線方面
市政管線能否正常運行,直接關系到所在城市的正常、有序運行。對城市地下管線的管理也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關注。城市地理管線數目繁多、錯綜復雜,而且越來越多。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與深化,對市政管線的管理也需要一個優良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來進行。AUTOCAD是一個性能優良的繪圖軟件,設計與測量人員長利用AUTOCAD中的DXF與DWG來分析與管理管線數據,而用GIS就能夠準確、快速的對信息進行存儲、海量圖幅管理以及空間分析。若將兩者有效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則能夠讓管線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讓數據、圖像等信息實現及時的更新與管理,對市政內業管理有著極大的幫助。
3 對市政內業實施電子信息化管理的優點
3.1 實現信息共享,加強項目間的協作
市政內業的各個部門協調工作,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對市政內業實施電子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及時的實現資源共享,實現信息準確而快速的傳遞,讓各部門能夠根據其他部門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進度等,讓各部門高效、協調運轉。
3.2 提供先進的管理程序,使項目管理規范化
對市政內業所涉及的各個工作流程進行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規范的操作系統,這樣才能夠讓工作專業化,規范化。對收入的管理、目標成本的控制,對材料的計劃、出庫、合同、結算、入庫、報表等,對分包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管理都是一脈相承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操作流程規范了,就不會打亂仗,而是井然有序。
3.3 實現動態跟蹤,實施實時控制
對每一天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對過程中的數據、信息等進行及時的記錄與整理,對整個過程實現動態跟蹤,加強了調控的主動權,實現了對過程的有效調控。
3.4 及時反映成本經營情況,顯示盈虧
項目成本包括機械、材料、分包費用、人工等,而項目的收入包括索賠收入、變更收入以及中標預算,將這兩者進行對比,則可直接顯示虧盈情況,這對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扭虧為盈有較大的幫助。
4 結語
總而言之,市政內業管理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信息與資料,想要使市政內業管理高效、有序的運行,則必須借助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電子信息化管理給市政內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也對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夠掌握先進的信息管理手段,從而促進市政內業管理更加快捷、高效。
參考文獻
[1] 毛一海.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措施淺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1).
[2] 許欣.規管2000:邁向城市規劃信息化管理的新時代[J].建設科技,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