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達明
摘 要:疲勞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正在吞噬這個社會的穩定,在判斷、緩解、預防疲勞上,工業設計顯然還能有更大的作為。
關鍵詞:疲勞工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U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247-01
現代社會愈加快速的節奏對整個社會的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產生了空前的壓力。在各種壓力下,人越來越容易感到疲勞,疲勞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疲勞的好發人群范圍也愈加擴大。
1 疲勞及其分類
那么,什么是疲勞呢?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疲勞,如何對疲勞的種類進行分類呢?
自Galvani在1786 年首次提及“疲勞”一詞以來,醫學界對疲勞的研究漸漸展開,許多著名學者從多種視角采用不同手段廣泛研究疲勞,并先后給疲勞不同的概念。在第五屆國際運動生物化學會議(1982)上對疲勞的概念取得了統一認識,即疲勞是:“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其機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1]而“慢性疲勞綜合征(CFS)”這一術語是由美國CDC專家組(Homles)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并制定了相應的診斷標準。自此,世界各國如英、澳、加拿大、日本等國研究人員也開始了針對CF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義、診斷標準、病因、測量方法等領域[2]。
根據不同的疲勞標準有不同的疲勞分類;初步的分類可以分為心理疲勞和生理疲勞:心理疲勞是由于心理活動造成的一種疲勞狀態,其主觀癥狀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障礙,理解、推理困難,腦力活動遲鈍、不準確。行為改變表現為動作遲緩,不靈敏,動作的協調能力下降,失眠、煩躁與不安等。身體疲勞是由身體活動或肌肉活動引起的,主要表現為運動能力的下降。身體疲勞分為全身的、局部的、中樞的、外周的等類型。身體疲勞常因活動的種類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癥狀。[3]
疲勞導致各類急慢性病癥以及嚴重的心理問題——高血壓、心臟病、抑郁癥等,有報告指出過勞死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長期慢性疲勞導致的猝死屢見不鮮等。隨著經濟環境的復雜化,競爭的激烈化,其反映至人身上的疲勞問題正在吞噬這個社會的穩定。針對疲勞問題,我們應刻不容緩的做出應對。
各學科應尋找合理的契入點與疲勞及其引發的問題進行周旋。工業設計與醫療的結合由來已久。理療產品讓非藥劑療法變得更簡單易行。諸如按摩座椅、手持按摩器、足浴按摩器等按摩類產品已經呈現市場飽和的狀態。此外還有香薰爐,音樂抱枕等其他類型的產品。
但是,在判斷、緩解、預防疲勞上,工業設計顯然還能有更大的作為。
2 工業設計對疲勞的可作為性
2.1 疲勞的判斷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心理已經處于疲勞狀態,這顯然是每個處于長期壓力下的人急切需要的。及時準確的得知自己的身心狀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診由于其便捷性和及時性能有效防止疲勞積累。如何判斷人疲勞與否,并且準確量化疲勞程度,不僅是醫學上的重要課題,也是工業設計的一個新興方向。諸如血糖儀、血壓計這些產品讓人們能監控自己的身體數據,但怎么樣才能綜合這些數據來判斷身體的疲勞狀態呢?顯然這需要借助功能集約化設計的思想來尋找突破口。
2.2 疲勞的緩解
相比于藥物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人們在面對疲勞時更愿意選擇安全可靠的非藥物治療。上文已經提過,相關的按摩類、香薰類等理療產品已經上市,但是,緩解疲勞的方法不止一兩種,并且,由于疲勞的成因和表征不同,人們需要不同的緩解手段。
已知具有一定作用的療法有積極休息、音樂療法、自然療法、營養療法、認知療法、運動療法、芳香療法、水療法,傳統的中醫推拿、針灸、方劑調養、氣功,印度瑜伽等。
通過產品來整合不同的治療方法,將繁復的過程精簡化,讓每個人都能輕松的享受到專業水平的理療,設計師應積極的尋找非傳統醫學方法,通過工業設計讓這些療法變得便捷可靠。同時,和現代醫學與時俱進,在更專業的層面幫助醫學界提高新療法的可行性、普及性也是設計師刻不容緩的職責。
2.3 疲勞的預防
一旦因長期疲勞導致疾病,那么恢復過程將變得艱難而緩慢,因此預防疲勞也是重要的命題。預防疲勞首先應從改善心理狀態做起。近階段,有學者提倡情趣設計:享譽全球的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在設計理念的對話中談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沒有考慮進去,那就是“愉悅”(Enjoyment)成分,讓人喜歡這個東西,讓人覺得高興、有趣……但更重要的是,這個產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悅。[4]情趣化的產品設計能給消費者帶來愉快的體驗,有助于改善心理狀態,是緩解疲勞的有效手段。如何設計出能讓消費者保持樂觀心態的產品呢?菲利浦·斯塔克(Phillippe Starck)是情趣產品設計的代表人物,他用充滿童真與幻想的眼光看待世界,讓簡單平凡的功能物件通過情緒、情感的注入,通過幽默思維的重組,成為設計的經典,成為消費者神往迷戀的精靈。[5]試想,能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中,處處都有令人會心一笑的設計,疲勞的心情又何嘗不會煙消云散。
進入后工業時代,以人為本的主流思想讓設計師更加關照人本身。如何幫助消費者達到詩意的棲居。謹慎、科學、移情的設計方法幫助設計師與消費者建立起溫馨的情感交流渠道。后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埃托爾·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曾說過:“設計是生活方式的設計”。設計師應該同消費者一起展開探索,通過設計引導消費者形成好的生活方式。此處的“好”,不僅指消費者個人需要健康的、科學的生活方式;在另一層面指整個社會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循環式的進步著的狀態,從大環境上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態,使人與人、人與環境彼此達到和諧,這是每個工業設計師的深刻職責。
疲勞的辯證存在使得人們對與其認知與治療有著空前的緊迫感,各個學術領域對于疲勞問題的研究已經有所交叉。但對于疲勞的成因、疲勞的發展、疲勞的防治暫時沒有絕對權威。工業設計的進入不但能在實體層面上幫助人們判斷疲勞及疲勞程度、預防和緩解疲勞,讓各類非藥物治療手段可操作性提高,更能在一個空前的高度上產生對疲勞的新認知。并且隨著對于疲勞問題的深入研究,勢必會提出對于疲勞的新療法,將新療法標準化、產品化恰是工業設計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 吳紀饒,黃玉山.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配套教材:運動生理學題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秦有,龐鳳舜,蔡北源,陳經寶,張義榮.慢性疲勞綜合癥定義及診斷標準的變遷.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9.
[3] 吳紀饒,黃玉山.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配套教材:運動生理學題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唐納德·A·諾曼.Donald Norman:情感化設計.http://www.sina.com.cn.2005.新浪科技.
[5] 張玉萍,周勇,文智.家具產品中的情趣設計.家具與室內裝飾,2006,7.
[6] 海德格爾.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商務印書館,2000.
[7] 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