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輝 程化琴
摘 要:宿舍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對塑造大學生真善美的心靈,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高校宿舍文化及現狀分析入手,提出了宿舍文化的建設的一些建議:建立“共同生活”的宿舍文化理念;溫情召喚,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創新性地組織宿舍文化活動;提升宿舍的文化氣息;將學生支部建到公寓中和提高宿舍服務管理人員素質。
關鍵詞: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248-01
1 高校宿舍文化的定義、內容及作用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學生宿舍這一特定的環境里,宿舍全體成員依據宿舍的客觀條件,在從事各種可能的活動中所形成的物質環境和文化氛圍。它包括宿舍的室內設施、整體布局、衛生狀況、規章制度、宿舍成員的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
中國提出大學生宿舍文化這一概念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各地高校逐漸重視此項建設并且形成了一定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圍,高校也做出了很有益處的探索。社會也愈發關注這一特殊區域折射出的文化現象,在報刊文章或者影視作品中也多有表現。
能夠達成共識的是高校宿舍文化的內部結構大體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為表層宿舍文化。指宿舍的內部設施、布局結構、衛生狀況等。第二層為中層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種規章制度。如學生的學習、生活制度,道德行為規范等及其執行情況。第三層為深層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員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質、審美情趣等及其外化。大學生宿舍文化的這三個層次互為表里、相互影響、互為轉換,從而構成一個特殊而相對完整的文化體系。中國高校目前基本仍處在表層宿舍文化和中層宿舍文化的建設和完善中,并且已能夠提出一些可規范化的執行標準,但對深層次文化建設存在著差異。
需要高度重視宿舍文化建設,因為它能夠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歸納作用基本如下。
(1)導向作用:作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學生每天在宿舍時間占一天中一半的時間,在這個場所能起到良好學風校風的引領作用。
(2)育人作用:學生宿舍便于開展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特點的各類活動,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創造條件展現自我才華的平臺。
(3)凝聚作用:宿舍內個體之間、宿舍整體之間共處以及公寓內各宿舍間和諧相處是學生學習建立和諧人際關系,領會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
(4)約束作用: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圍會對學生產生強大的良性約束力,對塑造大學生完美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
(5)調節作用:學生在高校期間開始面臨來自家庭、社會、學業等多重壓力,宿舍相對寬松的文化氛圍能夠使學生通過適度的表現和合理的宣泄途徑去抒發自身情緒。
2 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在日常管理中,許多高校更偏向于表層和中層宿舍文化建設,認為提供了齊全的宿舍設施,建立了對宿舍的管理制度就完成了宿舍建設,對宿舍深層文化建設缺乏認識,只重視對學生的管理,造成學校與學生的對立情緒。宿舍表層和中層文化建設也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得不到學生的認同。
(2)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流于表面形式,簡單的增加一些文化設施或者文化作品,缺少對高校文化和學生群體的針對性,實際效果非常有限。
(3)大多數高校宿舍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并且低學歷人員占較大的比例,使宿舍文化建設的開展存在較大的困難,難以跨上更高的平臺,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入宿舍力度較弱。
(4)目前學生已從“80后”轉向“90后”,學生思想方式又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目前還缺乏此方面的系統研究與對策。
3 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3.1 建立“共同生活”的宿舍理念
在新形勢下,弱化對學生簡單的宿舍管理方式,將管理作為一部分融入共同生活的理念中。將學生也成為宿舍的日常管理者,在學生公寓重大建設、制度改革等項目中,學生全程參與意見。學生、輔導員老師、宿舍服務人員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生活的場所。使死板的管理制度變得透明人性,使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趨于共融、和諧。
3.2 溫情召喚,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享受集體生活
宿舍是學生在高校生活期間的家,宿舍服務部門也要轉變工作模式,為學生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提供“柔性服務”,從和同學說的每句話,工作中的每個行為做起。就像香港大學做宿舍服務的三嫂那樣,真心真意對學生,贏得同學們的心。特別是在同學們遇到困難和疾病的時候,主動想辦法幫助,讓同學體會到集體的溫暖。
3.3 創新性地組織宿舍文化活動
學生主體是愿意參加集體性活動的,宿舍內開展的活動關鍵在于活動的內容與方式,要注重活動的新穎性、同學在活動中的展示性和自主性等,以下列舉了一些活動內容作為建議:(1)共同參與改善居住環境的公益活動,如大家共同樓宇清掃,撿拾廢品;(2)展示與自身學科相關內容的交流活動,如在宿舍活動室或者樓道展示牌上擺放學術成果、學科介紹等;(3)擴展自身知識面的學習活動,如在公寓樓活動室舉辦小型講座及課程;(4)活躍氣氛培養情趣的文藝活動,如舉辦高校宿舍文化節、宿舍文藝晚會等;(5)協助管理,宿舍共建的沙龍活動,如學生公寓工作交流會,學生公寓改造討論會等;(6)勤工儉學助學活動,同學協助樓長檢查宿舍安全衛生,參與樓宇巡視等。
3.4 提升宿舍文化氣息,讓同學感受到文化生活方式,共同創造和諧環境,抵制破壞行為
(1)在不影響宿舍文明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布置宿舍環境,營造溫馨家園,優秀的宿舍學校可以給與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
(2)制作各類安全和文明標識,注重標識的美觀性和溫馨性,可讓同學參與設計過程;
(3)公寓樓根據現有條件設置學習角,交流角等位置,通過小范圍交流或者文字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習氛圍。
(4)公寓各層公共區域按一定比例設立宣傳板,定期展示學校建設、學術活動、優秀校友、優秀學生干部、安全警示等各類信息。
3.5 將學生支部建到公寓中
學生黨員按學院設立黨支部的同時,也按照宿舍樓設立支部,能夠讓黨員同學牽頭做到引導正確輿論導向的作用。目前國內部分高校有做出此類嘗試。
3.6 提高宿舍服務管理人員素質
改變目前服務管理水平有限的現狀,通過引進高素質人才以及加強對現有服務人員的在崗培訓,全面提升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要提升公寓管理人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后盾。
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亟待我們去研究、完善,使宿舍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和諧成長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 畢慶生.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的認識與實踐[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2] 章小衛.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工作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5.
[3] 劉護國.談高校宿舍文化建設[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6.
[4] 楊苗苗,等.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技術與管理創新,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