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濱
摘要2000年左右,各高校陸續將拓展訓練引入課堂教學。在拓展訓練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下述問題:(1)重視項目操作過程,忽視項目內涵;(2)傾向于選擇簡單、分散、游戲性較強的項目,而忽略拓展訓練系統、連貫、循序漸進的特性。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旨在鍛煉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具體操作掌握實踐內容的教學方法。拓展訓練能夠憑借其發展性、綜合性、開放性等特點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拓展訓練教學效果1 高校拓展訓練的現狀與問題
拓展訓練自1995年傳入國內,通過企業運作的方式運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迅速形成適應社會各層面需求的完善的課程體系。16年以來,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拓展訓練課程與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原理、培養目標、教學過程有諸多相近之處,使得高校體育引入拓展訓練課程成為可能。在2000年左右,高校開始逐步引入拓展訓練。拓展訓練課程的內容、組織方式和安全規范體系等方面經過社會層面十多年的不斷發展完善,為高校體育課引入拓展訓練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在拓展訓練實踐中依舊發現高校開展拓展訓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以過程為指導,忽視拓展訓練核心內涵。由于專業的拓展訓練場地制約,許多高校在引進項目時受到限制,只能選擇簡單、分散、易操作、游戲性強的項目。同時,由于沒有全面理解和認識拓展訓練的內涵和價值,只是把拓展訓練作為一種新穎的、類似于游戲的教學形式,關注其娛樂性和觀賞性而忽略了拓展訓練的深層次內涵——通過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揭示一個組織運行所面臨的各種情況。這其中,廣泛涉及到組織文化、戰略決策、溝通協調、計劃實施、資源整合、人員分配、突破創新、調整與轉型等方面。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僅僅把拓展訓練當作趣味游戲來做,基本素質與素養沒有得到根本性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
(2)以形式定項目,忽視拓展訓練本質特性。由于不能全面、深刻認識拓展訓練的理論基礎,深度挖掘項目內涵,延伸項目知識背景,而只著眼于形式,因此選擇項目時,側重于趣味性、觀賞性、操作性和安全性,沒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完整有效的培養方案。被選擇的訓練項目凌亂不成體系,項目之間沒有聯系性與層次感,不能環環相扣達到逐步提高的目的。
2 項目教學法在提高拓展訓練效果中的應用策略與方法
2.1 項目教學法
2.1.1 項目教學法的涵義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一個項目是項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較完整的作品。其實施的流程如下:
2.1.2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1)實踐性。項目的主題與真實世界密切聯系,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2)自主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內容和展示形式,使學生能夠自主、自由地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3)發展性。長期項目與階段項目相結合,構成實現教育目標的認知過程;(4)綜合性。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的運用的特點;(5)開放性。體現在學生圍繞主題探索是運用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評價時的多樣性與選擇性。
2.1.3 項目教學法的評估
項目教學法的評估注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能力提升的過程。測評內容包括學生參與活動各環節的表現以及后期的反思總結。
2.2 項目教學法實踐性體現——根據需求明確項目主題,建立完善課程體系
(1)充分考慮社會發展的需求,將社會需求分類中心化。通過走訪各種類型的個人、單位與組織,了解它們在綜合素質中非智力、智力等方面對員工的要求,并通過篩選、歸納、分類的流程,確立總項目主題及第二、第三項目主題,確定項目任務,從而建立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2)針對訓練目標儲備項目,建立系統的拓展訓練項目回顧體系。按照項目主題的需要,對拓展訓練各項目依據不同內涵進行歸類,并結合組織行為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內容進一步挖掘,建立完整系統的回顧體系。
2.3 項目教學法發展性體現——合理分解項目,發揮拓展訓練特征實現培養目標
拓展訓練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以達到提升個人、團隊的競爭力的目的,我們將其視為長期項目。競爭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從各角度全方位打造,例如:組織、計劃、協調、溝通、合作等,每一方面作為階段項目。根據長期項目和階段項目的目標指向,全面系統考慮、選擇拓展訓練項目。拓展訓練項目的內涵需要存在一定重合,前一個項目通過總結、回顧得到相應的經驗教訓可以用到下一個項目中,結合戴明環原理形成連貫、漸進的系統。
2.4 項目教學法自主性體現——充分放權,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
在拓展訓練教學中,老師只需布置項目的目標、要求、規則、注意事項等內容。至于如何完成,不再做任何指導和提示。這種情況下的充分放權,可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其能創造性的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2.5 項目教學法開放性體現——考核拓展訓練項目實施中表現,發掘現象,結合理論,總結歸納
項目教學法的后兩個環節是檢查評估與歸納應用。將這兩個環節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能充分體現拓展訓練的核心價值,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通過認真觀察,發現拓展訓練的項目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結合組織行為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分析出現該現象的機理,進一步分析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并歸納形成觀念意識、方式方法、技能技巧,能運用于今后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當中。
總體上,基于項目教學法所開展的拓展訓練并不是日常體育教學的全部,它只是教學環節中一個非常重要,但不能替代全部正規教學內容的部分。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邊玩邊學,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以項目活動為載體,完成項目活動覆蓋的部分正規課程的學習內容。項目教學法旨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協作和互助能力、交際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同時,項目教學法是一套創新的教學策略。教師借此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深入學習,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這要求教師有極大的創造性和應變能力。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經常需要臨時調整。教師正確實施項目教學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極大的激發、自覺高效地學習并完成項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