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珍
摘 要: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是一項綜合性的經濟指標,它反映了管理上的業績。如果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相差無幾,決定產品在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則是價格,而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則是成本,因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產品的價格。考核企業工作業績的主要尺度之一是它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的主要制約因素在于成本費用 。在現代企業集團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
關鍵詞:成本控制經濟效益成本意識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85-01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逐步確立,國民經濟以每年平均約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大多數商品市場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產品供過于求,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曰趨激烈。競爭不僅使有利可圖的行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也推動著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企業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組織,其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它擁有足夠的資源,并有充分多的資源不斷積累起來。而這種資源的積累并不能依靠某種外在的給予,即通過價值轉移來實現,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獲得投入和產出之間的正向增長差來實現。這也就要求企業要精打細算,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提高產出效率。這也就決定了成本控制在企業發展中的意義和作用。經營者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降低成本費用。
1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運用各種方法。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采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成本控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成本控制是指日常的成本控制,即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計劃,對生產費用進行比較準確的計算、監督和指導。并對發生的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加以糾正和控制。
2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驟
2.1 對于大型工業企業,由于其控制的內容紛繁復雜。具體可分為成本事前控制、成本事中控制、成本事后控制三個環節
(1)成本事前控制具體包括:對成本進行預測,為確定目標成本提供依據;在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多種方案的成本進行對比分析,確定目標成本;把目標成本分別按各種成本項目或費用項目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部門、車間、班級和個人,實行歸口分級管理,以便于管理控制。
(2)成本事中控制應在成本目標的歸口分級管理的基礎上進行,嚴格按照成本目標對一切生產耗費進行隨時隨地的檢查審核,把可能產生損失浪費的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并且把各種成本偏差的信息,及時地反饋給有關的責任單位,以利于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3)成本事后控制通過實際成本和一定標準的比較,確定成本的節約或浪費,并進行深入的分析,查明成本節約或超支的主客觀原因,確定其責任歸屬,對成本責任單位進行相應的考核和獎懲。通過成本分析,為日后的成本控制提出積極改進意見和措施,進一步修訂成本控制標準,改進各項成本控制制度,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2 對于小型制造企業而言,其業務較簡單,故成本控制的程序可簡化如下
(1)根據定額制訂成本標準,并據以制訂各項降低成本技術組織措施。成本標準是對各項費用開支和資源消耗規定的數量界限,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據。沒有這個標準,也就無法進行成本控制。
(2)執行標準。即對成本的形成過程進行計算和監督。根據成本指標,審核各項費用開支和各種資源的消耗,實施降低成本的技術組織措施,保證成本計劃的實現。
(3)確定差異。核算實際消耗脫離成本指標的差異,分析成本發生差異的程度和性質,確定造成差異的原因和責任歸屬。
(4)消除差異。組織群眾挖掘增產節約的潛力,提出降低成本的新措施或修訂成本標準的建議。
(5)考核獎懲。考核成本指標執行的結果,把成本指標的考核納入經濟責任制,實物物質獎勵??茖W地組織成本控制,可以用較少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耗費,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 成本控制在企業發展中的主要作用
3.1 成本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企業的產品成本降低了,才可減價促銷,經濟基礎堅實了,才有余力去提高產品質量、進行產品創新,增強企業的活力。許多企業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失控的情況下盲目發展,一味在促銷和開發新品上冒險,一旦決策有誤,企業無力抵抗,很快就會走入末路。而對于企業來講,對外有同業的競爭、稅收等壓力,對內有職工改善待遇和股東要求分紅的壓力。企業只有利用降低成本這個“利器”同時還要提高產品質量、創新產品設計和增加產銷量,才能抗住此壓力。
3.2 成本控制是推動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動力
成本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帶動和促進整個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水平對產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響。
3.3 成本控制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堅強保證
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經濟效益,能夠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企業要謀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得進行成本的控制和節約,使利益上升。企業如果不把成本擺在重要位置,在同行業中必將被淘汰。企業無法生存,也就談不到發展,所以要將企業做大做強,必須進行成本控制。
4結語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下,為了緩解任務開發的難度,改變“只見干活不見效益”的狀況,維持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應堅持成本核算制度,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合理合法地拓寬增效途徑,最大限度地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逐步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增效能力。成本管理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而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的核心。企業應高度重視成本控制,從每一個細節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實現成本的持續降低,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最終走上質量效益型企業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王宗湖.成本會計[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8.
[2] 陳浩.試論企業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財稅,2005.
[3] 李婷.成本管理精細化與企業發展[J].新疆財會,2011,(3):65~67.
[4] 戴洪友.淺談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J].北方經貿,2011,(8):128.
[5] 王文婷.論加強企業成本控制[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