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崢
上證指數調整下跌至3月29日的低點2242點,媒體及市場很多投資者普遍存在的看法是,大盤指數及個股已經下跌那么多了沒有必要再殺低。投資者幻想著大盤指數及個股迅速地空翻多,常常是心理驅使而非從市場技術面趨勢出發。
清明假期后大盤指數總體趨勢怎么看?毫無疑問,技術面趨勢就是看淡后市——很痛苦的煎熬式的看空市場中期價格波動趨勢。因為未來數月內,A股除偶然性地受突發性利好消息刺激而反彈上漲數日外,絕大多數時間內很可能是一種極難熬的極度低迷震蕩盤跌趨勢。
上證指數3月29日的低點2242點不是底部,1月6日的低點2132點也不是市場的底部,今年內有效跌破2132點的可能性很大。今年1至2月份2132點到2478點的波段反彈上漲沒有改變原有大盤下降調整趨勢通道。因此,大盤指數及絕大多數個股未來數月內的中期大趨勢方向必然再度尋底,即市場會不創出新低點。從技術分析角度而言,不太可能產生大級別波段反彈回升走勢。
對技術分析來說,不用去管現在是基金還是游資在主導市場趨勢,也不用去管消息面利好利空對市場究竟有多大影響,只需要知道市場價格波動的方向是向上還是向下。無論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在股市實戰操作中最終都要面臨“買”或“賣”的問題,換言之,最終是要體現在具體買賣交易操作行為上,所以從實用主義的思維角度講,直接觀察及跟蹤市場價格趨勢的本質、原始狀態,就成為了整個交易操作策略及買賣操作行為的重中之重。
通過一定的K線模式及價格形態趨勢分析,來獲得交易操作的預期答案,是所有技術分析手段的最終目的,但用技術分析判斷市場價格波動軌跡,不是為了分析而去分析。因此用市場本身給出的K線價格走勢來解決市場本身不斷演變的趨勢,恐怕是技術分析中最好和最直接的分析方法。
當前上證指數價格波動本身提醒著我們,市場中級趨勢是在調整盤跌,不具備買賣操作價值,逢日線級別反彈上漲走勢減倉或輕倉是上策。在2478點以來的盤跌趨勢中,市場仍會出現一些抵抗式下跌的小反彈。如清明節后4月5日的反彈,本質上是一種技術性超跌后對短期均線回抽性質的上漲,其特點是時間短暫、漲幅有限,而且多數是60分鐘小時圖級別趨勢的反彈上漲,不具備市場趨勢逆轉的技術面基本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上證指數的盤跌趨勢中,所有盤中反彈走勢中的做多買盤力量對市場相當敏感及謹慎,體現為市場略有風吹草動,發現大盤指數不對勁,就會率先賣出離場,即飛毛腿式的撤離市場。這說明當前滬深市場中長期戰略性做多買盤力量并沒有大規模介入,這也是近一年多來市場的數次反彈上漲都是較短命而且漲幅極有限的重要原因。
沒有任何個人及機構投資者能準確知道熊市大底部在那里,我們最多只能不斷懷疑和推測,但永遠無法百分百肯定。到目前為止,在上證指數短中期均線系統全部呈空頭排列向下,日線MACD、KDJ及RSI等指標運行在弱勢區的市場背景下,可以較有把握肯定的是市場低迷盤跌趨勢沒有根本性改變,上證指數在年內最終跌破2132點是大概率事件,真正想大波段式抄底介入股市起碼應該在市場有效破位2132點之后。
熊市調整大趨勢市場中不會因為連續反彈上漲數日就變成了多頭牛市,也不會因為一些政策性利好消息而輕易改變原有波動價格趨勢。下跌趨勢里的反彈上漲是留給投資者減倉用的,不是用來搶反彈賺差價的。未來數周內,如果出現大陽線式的急漲,是賣出減倉良機,不要把盤跌趨勢里反彈當作大底部的牛市回升,否則反彈結束市場再次破底,豈非屢做屢敗?
大盤指數價格波動的大趨勢如洪流,無人也無基金或機構能抗衡,順之者才能昌盛,認清市場趨勢并順勢而為,才能將熊市調整下跌的風險降到最低。上證指數周K線的KDJ指標已死叉向下滑至50中位線以下的弱勢區,市場盤跌走勢格局非短期內能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