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中
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在世界數一數二,但中國的股市走勢似趕不上世界很多國家或地區(特別是歐美),而它們恰恰又是發展速度趕不上我們的。好像很不符合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的一般觀點。但人們沒有注意到從美國金融危機時的保八(其實那時已經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了)到今年歐債危機時人大會上宣布的增長7.5%的目標,不是中國被迫降低發展速度(如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那樣),而是主動下調。這是從經濟戰略角度而論的。從軍事戰略角度而論,更好理解,是主動后撤,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更好地進攻。其實,主動下調,對股市而言,這也只是長期因素;而以高管變現為特征的產業資本的減持則是中期因素(同時也是短期因素,近年的減持是以往的20倍,且主要是小非的減持);直接的短期因素是公款高檔消費限酒令和三板上市問題。剛出臺的證監會《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對發行“三高”作出了針對性限制,因而是一個有利于股市的長期因素。這恰說明股市的發展是一個多種因素博弈的結果。
深層動因是:中國是社會主義的無神論人本國家,人們都明白我國和歐美那樣的神本國家國情各不相同,當然發展也會各有差異。但是在經濟國際化、一體化的觀點面前,人們就往往會以股市走勢不盡相同的實際情況來指責中國的股市走勢。然而人們恰恰忘記的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共通性只表現在經濟社會,且這種共通性卻又建立在所有制主體和框架不同的基礎上。所以,股市走勢雖會互相影響,但不是本質的。各自相對獨立的走勢卻是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真實反映。
其次,中國股市的規律受其自身文化傳統的不可回避的影響。中國股票的歷史不比西方短,但股票市場的歷史卻比西方短。雖然解放前,特別是二十年來的股市,受西方影響發展為投機炒作市,而投資分紅的理念卻是根深蒂固的。這不僅是一般資本投資逐利回報的要求,更是中國股票一開始的、非社會發行的本質要求,而且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當我國股票市場受西方影響演變為虛擬經濟后,使這種沒有神教教規節制的、瘋狂無度的斂財、騙財成愈演愈烈之勢,使事實上以錢炒錢的惡劣負面影響構成對實體經濟的空心化威脅。因為它鼓勵的不是勤勞致富,腳踏實地地創造性社會物質財富,而是攀比誰的手段更虛、更假、更黑、更能以卑鄙的神化欺詐騙局攫取巨額不義之財。一句話,比的是誰更能不勞而獲、巧取豪奪。故而,今年再次強調分紅并建設制度分紅,不僅正本清源,而且切實起到還股市以本來面目的作用。股市發展也將隨著經濟速度的主動下調而調整。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最后,中國股市調整和西方股市的虛張聲勢形成鮮明對比。明明經濟不景氣,惡性循環,復蘇忽明忽暗,卻利用人們對股市“神賜財富”的渴望和虛望,人為拉升股市,給人以經濟好轉之錯覺。這樣,利用做空機制,照樣撈錢。美國人看到有人在9.11前做空道瓊斯指數而大發“神”財后,竟把股市、匯市、期市結合起來。利用10年伊拉克戰爭,把石油從每桶30美元炒至110美元。不僅大發戰爭橫財,還在股市、匯市獲利頗豐。利比亞內戰也是這樣,俄羅斯和中國投了棄權票都吃了虧。故敘利亞問題上,中俄未再上當。美歐金融債務危機的直接繼續將會是經濟危機。這種苗頭已在挪威、比利時、意大利和法國等國所謂排外性的個人殺人案和美國“占領華爾街”系列行動中初現端倪。這種情況下,更顯歐美股市虛張聲勢的本質。
(作者系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民盟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