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 王玄培
摘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也是高校辦學的核心價值理念。而在過去一些以效率為目的的經驗教育管理模式中,尤其是在現代的以傳授知識為本的管理理念影響下,我國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重制度而忽視人,重學識而忽視人性化管理的情況并不鮮見。故而,研究和構建“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提高高校教育的綜合管理效能,營造人性化的校園文化,對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教育管理以人為本管理模式
1 “以人為本”教育管理的內涵
近年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我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廣泛實施?!耙匀藶楸尽钡慕逃芾?,是指在教育管理中一切從“人本”的角度出發,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潛能,使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擁有能夠全面發展的綜合素養。那么,“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筆者認為:(1)重視人的主體性?!叭吮尽崩砟畎讶说男枰旁谑孜唬⒅貜膬刃募ぐl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這個前提下,單純依靠物質手段的“刺激”,雖然并不被排斥,但卻相形見絀。(2)注重人性化管理?!叭吮尽崩砟铌P注學生、老師及學校員工的心理、行為,強調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所有這些,均比剛性管理更人性化,更貼近人心,更能盡可能大限度地使主體發揮出原本具有的自愿性和自覺性。(3)重視民主管理?!叭吮尽崩砟顝娬{自主管理和參與管理,鼓勵師生員工參與決策與管理。這些均可以調動師生員工的主動性,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4)注重協調人際關系。“人本”理念通過潛移默化的浸透,從縱向和橫向上融合著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關聯,進一步強化了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筆者認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將這一理念浸透到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去,讓管理者在實施管理行為的過程中重視被管理者的價值,激發被管理者的智慧,提升被管理者的素質,從而促進被管理者的全面發展。
2 “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構想
2.1 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
民主制定規章制度,是高等院校施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活動中應在具體管理行為中, 即高校的管理制度、行為準則等方面的要求應體現“以人為本”。只有通過“人本”管理制度的實施,才能使以人的知識、智力、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為核心內容得到彰顯,進而使“以人為本”目標得以實現。具體說來,以民主化的決策機制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建立公開的、科學的評價機制不啻是重要的模式之一。
2.2 實施“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
學生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體。從學校的角度來講,除了傳授知識培養人才之外,還必須尊重并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且唯有如此,教育管理者才能實施重視、尊重、團結和依靠人的管理思想,才能尊重、鼓勵、關愛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這是因為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學生是終端的管理客體,各項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最終應該且必須作用于學生。因此,成功的教育管理者應該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獨立性。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上,讓學生在“人本”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感受校園文化,鼓勵課程的選擇區別,使個性中的優化成分得到張揚,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服務于社會等奠定良好的學識基礎、思想基礎和性格基礎。
2.3 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
為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切實落實,該“理念”在體現于學生管理中的同時,亦要體現在對教師的管理中。
常理告訴我們,教育中的第一資源是教師人才的資源,只有具備一流的教育隊伍,才能為社會為人類提供優秀人才的教育服務。在高校教育中,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學校實現管理目標、促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自然地占據著主體地位。那么在高等教育領域,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教研學術氛圍和良好卓越的教學成效呢?筆者以為,充分運用“人本”管理理念是重要一環。譬如尊重資深教師并給予他們更多關心,讓他們運用已有的教學經驗自覺地承擔顧問和指導作用;對中年教師而言,要創造機會讓他們挑起學術科研重擔,為他們提供充分的資金、場地等條件,并在肯定業績的基礎上,凸顯他們在高校中的骨干作用;就青年教師來說,學校應為他們提供成長與發展的渠道,采取各種激勵措施調動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真正成為學校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等等。這些均為“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的重要細節。
2.4 營造“以人為本”的學校文化氛圍
高等院校是人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中心和優秀人才的搖籃,它既積淀大量的傳統文化,形成龐大、深厚、牢固的文化傳統,又站在時代的潮頭、科學的前沿,汲取并傳播最新的思想,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創新文化,因此,高校中文化氛圍的營造對高校發展至關重要。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要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從原有的與時代節拍不相符的教育管理觀念、做法中解放出來,在確立“以人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建立一種以人性化溝通為基礎的,一切制度服務于人的“人本”教育管理模式。如此,理念方能變成模式;模式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運用,價值取向才可得到彰顯和落實。
3 結束語
正所謂“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保◥垡蛩固拐Z)毋庸置疑,學校是為學生而施教,而學生不是為學校而“生存”!所以,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中,管理就是服務的認知,是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的自然延伸。學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使教育在科學的管理過程中因人的全面發展而獲得良好發展,使管理因人的自我價值充分實現而獲得真正價值。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鍛造有學識的,思想成熟,行為理性,人格健全的,具有較為完善的人文素養的人才,已成為高等院校不可懈怠的使命!為此,高校教育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進而完成培養優秀的、完善的、學識與心智成熟的,良好個性能夠得到張揚與彰顯的創新人才,實現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