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堂
摘 要:地鐵給排水系統是一個關乎地鐵運營環境、保證運營安全、提供乘客方便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往往由于設計人員的認識問題影響著地鐵給排水設計的水準。在設計過程中要盡量避免設計的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因此要注重細節設計。本文通過作者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有關管道安裝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以和同行們交流學習。
關鍵詞:孔洞倒流防止器水管地漏
中圖分類號:TU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b)-0036-01
地鐵給排水系統設計主要為滿足沿線各車站及區間生產、生活及消防的需要,設給水、排水及消防系統。其中給水系統可供各站正常生產、生活、消防用水;排水系統主要排除各車站、區間內產生的生活污水及生產、沖洗、結構滲漏和消防廢水以及敞開部分的雨水等。
在設計過程中如何盡量避免設計的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需要設計人員平時不斷地積累。一個地鐵項目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設計完成后和施工過程中還要有回訪和現場的巡查,從施工現場反饋的問題中提煉有價值的內容,幫助我們提高改進,從運營驗收部門反饋意見查找我們設計的不足。下面結合具體實際工程談談消防給水設計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孔洞預留問題
軌道交通等地下工程一般是土建先行施工,由此要求我們在土建先期施工時預留所需要的孔洞。例如某輕軌工程全線共性問題是施工單位將預留孔洞普遍留小,圖紙上標注預留孔洞為DN150管的防水套管,有的施工單位理解為留DN150的套管,實際在后期安裝過程中無法滿足DN150消防水管穿過,造成套管留小。從現場看,存在施工單位看圖技術水準問題,也存在設計表達或設計交底不清問題,建議今后設計直接標注套管規格。防水套管目前有國標圖集,但對于每個設計人員存在理解不同,往往在設計過程中大家把握的尺度不一樣,也容易造成預留套管全線各式各樣,因此最好在設計之初,專業負責人提前做好套管預留的統一。
地鐵主體結構都是鋼筋砼結構,對結構的安全性和防水等級要求很高,消防給水在土建設計時除注意管道孔洞外還要注意消火栓箱預留槽,由于建筑圖紙一般在設計過程中要反復修改,因此要注意及時跟進,對于每一版建筑圖的調整都有可能影響消火栓箱的擺設。消火栓箱槽預留時,要區分是在砌塊墻還是鋼筋砼墻,當需要在砌塊墻上留時還要提醒建筑專業在箱體背后做好防火封堵。
2 倒流防止器設置問題
地鐵車站給水引入管為防止管內水回流污染城市自來水一般都設有倒流防止器,北方某城市地鐵項目由于防寒和自來水公司管理等因素,將倒流防止器放在車站風道內。某地下站設計的倒流防止器除風道內有消聲器地方要考慮水管穿過外,因倒流防止器要落地安裝,由于施工圖設計時建筑圖沒有反映消聲器安裝位置,但與相關專業配合時,發現該站倒流防止器按在消聲器和人防封堵結構之間只有不足2米長空間,無法保證倒流防止器安裝需要,需要將防止器移位置,因此在防止器設計時,要考慮有足夠空間,長度不宜小于3米。另外倒流防止器需要排水設施,在風道內安裝時,由于人防問題,在風道內有人防門檻或風道與主體連接部位有風閥遮擋,因此其排水比較困難,在設計時宜提前充分考慮排水溝或地漏等排水設施。倒流防止器安裝時,防止器前宜設過濾器。安裝在地下當靠近人防段時,防止器前后閥門使用明桿閘閥,可考慮與人防段防護密閉閥門結合考慮,當用在非人防段只考慮檢修使用時,防止器前后宜使用帶開啟角度和鎖閉功能的蝶閥。倒流防止器的安裝考慮空間尺寸,一般≤DN100非保溫管道需保證有長度不小于2500mm,寬度不小于500mm的空間,>DN100非保溫管道需保證有長度不小于3000mm,寬度不小于500mm的空間,有電伴熱保溫的,其寬度需要增加100mm。
3 設備房間內水管布設問題
消防水管設計布管時,注意在環控機房內的水管位置,消防水管布置在控制箱上做法不符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3.5.7條要求。某地鐵站已安裝后的消防水管,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由于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變化,引起管壁結露,使得管壁上的露水滴到下面的控制箱上或者管道有穿孔破漏造成不安全隱患。據調查在已經開通運營的某地鐵有這樣的個別現象,通過運營考驗在后期使用一段時間后也進行了改造。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在綜合管線設計時宜和電力或環控專業做好溝通,提前落實環控設備控制箱位置,在控制箱上部不能布置水管,避免出現上述問題。
4 地漏設置問題
地鐵設計規范規定在地下車站站廳層邊墻角下,每隔50m宜設一個DN75~DN100的地漏,排水立管接入線路排水溝。地鐵車站站廳層長一般200米左右,中部為進出站公共區兩端為設備房間還包括出入口風道等,站廳層一般有一個坡向一邊的坡度。在設置地漏時需要注意車站的地面找坡方向,在設計中,可能有的設計人員往往不注意這些,按照規范隨便設了幾個地漏,但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發現雖然有了地漏但是地面經常還是有水不能暢通排出去。地下車站一般結構抗滲等級很高,主體結構一般不會有大面積滲漏,主要的滲水點往往是在主體結構沉降縫(或變形縫)處,在地下水比較豐富地區沉降縫封堵不好容易滲漏,若地漏設置距離比較遠或在反坡方向從而導致車站排水出現問題。因此,在設計中,地下車站站廳層的出入口、風道和主體結構的連接處必須設置地漏,地漏的設置需放在車站下坡低點一側。
5 結語
地鐵給排水系統是一個關乎地鐵運營環境、保證運營安全、提供乘客方便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往往由于設計人員的認識問題影響著地鐵給排水設計的水準。在本人參與過的已開通和正在建設的地鐵當中,從運營部門反饋的問題中給排水專業的問題占據了相當一部分,主要表現在車站內跑冒滴漏現象時有發生,糾其問題的根源,用與時俱進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問題,也不難發現我們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創新有待提升,雖然地鐵設計要精打細算考慮工程的投資,但也要從以人文本的設計理念出發,不斷使我們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1] GB50057-2003,地鐵設計規范[S].
[2] GB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S].
[3] 陳秀生,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2冊建筑給水排水第二版[K].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