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瑞 黃敏瑞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園林的設計方法,提出了加強立意,在設計過程中加入生態因素與抽象藝術,使園林建筑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更具藝術性與生態性。
關鍵詞:園林建筑園林設計研究探討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b)-0043-01
園林建筑是供人們觀賞或者休憩的建筑物,主要建造在城市的綠化地段和園林中,常見的園林建筑有廊、亭、閣、樓、廳堂等。通過園林建筑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觀景的場所和視點,以及活動與休憩的空間。而園林設計則是用技術和藝術的手段處理建筑物、自然、人們活動之間的關系,達到一種景色如畫、生態良好、和諧完美的境界。
1 園林建筑的目的
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創造出健康文明、環境舒適、景色如畫的游憩境域。園林建筑是一門空間藝術,反映了社會意識形態,滿足了人們地精神文明需要。同時,園林建筑又是一項社會福利事業,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實景,滿足了人們的娛樂、休息等物質文明需要。所以,園林建筑既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明需要,又滿足了人們的物質文明需要。
2 園林設計的技巧與方法
2.1 加強園林設計的立意
匠者重技巧,意者重立意,立意與技巧是相輔相成的,要統一在一起,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面。技巧和立意均佳,那就是上乘之作;而技巧再好,若立意平淡,那也只能歸屬于中乘。立意的成功與否對整個園林的設計至關重要。一個優秀的園林設計不僅要有好的立意,而且還要善于抓住設計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園林建筑功能問題既能得到較好地解決,又使園林建筑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情景交融,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在我國古代,經典園林中的亭子數不勝數,但是卻很難找到式樣與格局完全相同的亭子,它們總能因地制宜地選擇建筑樣式,巧妙地配置植物、水景、山石等以組合成特色各異的空間。在現代園林建筑當中,不能夠簡單地模仿、套用,把一些花墻、漏窗、坡頂等加以樣式化,到處的使用,這是不可取的。在實踐中,真正的藝術在于它的創新,一些簡單的模仿、套用都會削弱它的藝術感染力。在園林建筑立意中,強調景觀的效果,要突出藝術境界的創造。但是,絕不能夠忽視自然環境條件與園林建筑功能,否則立意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園林建筑設計中也就無從著筆。例如承德避暑山莊,它里面有七十二景,七十二景的布局都不相同,就是在立意上結合地形特點與功能,采用了自由、對稱等各種各樣的空間處理手段,才能夠使全園各景特色各異,總體上的布局既富于變化又體現了統一。同時,園林設計的創造性也與設計者如何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氣候、地形、山石、水源、綠化等,從總體的空間布局到建筑細節的處理都要仔細推敲,才能夠達到所謂的“得意隨形,因境而成,景到隨機”的藝術境界。
2.2 生態設計
生態園林是傳統園林的發展和繼承,遵循生態學的設計原理,建設多功能、多結構、多層次的科學植物群落,達到藝術美與生態美的完美結合。生態設計要遵循景觀性原則與統一性原則。景觀性原則是指園林建筑要表現出植物的美感,體現出藝術性和科學性的和諧。根據人們對植物的觀賞要求與美學原理,對生態園林建筑有個整體把握,對所創造的植物季節景觀與動態變化有預見性。統一性原則是指在設計時既要體現出差異性,又要使它們保持統一感,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體。差異性是指植物的種類、質地、線條、色彩及比例要有一定的變化和差異。在生態園林設計前,首先要進行實地測量勘察,充分地掌握氣候條件,根據綠地功能的不同需要,突出設計特色,堅持經濟合理、適地適樹的設計規劃。其次,生態園林中植物的選擇。在植物的選擇上不能過分追求奇特、新鮮,應做到植被、灌木、喬木比例搭配合理。植物除了具有吸塵、降低噪音、殺菌等,還要根據實地條件選擇功能。如行道樹的遮陰,要選擇遮蔭效果較好的闊葉樹木;防風林的防風,要選擇抗風性強的紅樹、棕櫚科植物、海檬果、木麻黃等。再次,植物的結構層次。植物的結構層次應采用草、灌、喬相結合的結構,要以喬木為主植物。喬木栽植密度不宜過大,株距為5~7米,為下面的花草、灌木留出生長空間。既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又要堅持植物品種的季節性和多樣性,做到春天繁花似錦,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紅葉滿目,冬天蒼翠迷人。最后,植物的種植。在種植前仔細分析土質,以確定是否符合種植條件。地形的建立一方面要以設計為準,同時根據實地視覺效果等不斷修整,解決單調、呆板的問題。在種植植物時,要根據所種植的植物確定種植方法。
2.3 抽象設計
當前園林設計中對抽象形式的應用,是深入地探求園林的功能及其基本要素的基礎。抽象式的園林建筑不是真實具體地去模仿自然景色,而是要把自然景色加以高度的概括,經過提煉、集中、變形后進行再創作,使其具有濃厚的規律性與裝飾性。它的線條要比自然式的流暢,有律可循;比規則式的活潑,變化多段。但是也沒有從絕對意義上排斥圓形、方形等。抽象式園林建筑的優勢在于它有律可循但不呆板,自然但不散漫,變化多端且諧調統一,富于裝飾性但沒有流于公式化,富于時代感同時具有詩情畫意和具有創造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將抽象元素如虛與實、線與點點綴、貫穿于園林景觀之中。如園林中的廊,它作為一個狹長的線狀空間,有著引導人流作用的同時,又具有分隔空間的作用,同時具有空間的曲折與流線的曲折。實主要指的是墻垣,虛主要指的是透空的廊子與門窗孔洞。如在景觀平面中,將山石、道路、建筑為實,而溝渠、水體為虛、虛實相映成趣,交相輝映,在人們的視覺上形成一個圖與底的畫面。其次,梯形、三角形、菱形、圓形、四方形等它們有著自己的作用、影響和生命。在設計過程中,水體、裸土、草坪等,采用穿插、割裂、交錯、拼合、透疊等手法,在偶然與隨機中透出有秩序有組織的景觀。例如深圳的南國花園廣場,它利用桃形、圓形、橢圓形形成動態的旋轉序列,采用大塊色彩、大塊空間的對比,使用帶有裝飾趣味及流暢的曲線,組成了一個優美的圖案。最后,抽象雕塑的應用。彭一剛的書中曾經提到,在多數場合下,人們對于山石的欣賞主要還是限于它的形式美。從這種意義上講,山石所起的作用頗近似于近代流行的雕塑。
3 總結
在園林設計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文關懷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園林建筑是改善與美化環境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藝術手段,模擬生態系統,構建功能最優、生態多樣、層次多元的綠地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 楊新兵,魯紹偉,靳芳,余新曉,陳麗華.我國城市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5(1).
[2] 劉勇,楊瑩.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風格比較[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
[3] 宋麗娜,陳亮明,唐麗.淺談古典造園思想在現代園林中的作用[J].山西林業,2008(2).
[4] 黃秀生.自然·人·建筑——上海廣粵花園住區設計隨想[J].住宅科技,2005(1).
[5] 李瑞君,陳孝勇.園林設計中的體會與心得[J].陜西林業,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