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明
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較晚,職業高中教學有別于基礎教育,目的不是升學,而是就業,為社會培養合格勞動者。為此,職業高中教學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滿足社會與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學教師應時刻思考,如何更好更快地適應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為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發展打基礎,為國家培養出跨世紀的創造型技術人才。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職業中學化學教學改革。
一、鉆研教材,根據學生所學專業,靈活使用安排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行職高教材針對學生所學專業難免有不足之處,為每一專業編一套實用教材是不現實的。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所學專業,找出與化學相關的知識點整合到教材中,重實踐、重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探索新問題,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外與課內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內知識,使學生每掌握一個新知識,都能得到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化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與化學有關的現象隨處可見。如: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后為何有黑色斑點生成;家庭裝修的各種金屬器具一段時間后為何變得暗淡;新裝修的房間為何選擇綠色環保性材料?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為何禾苗長得非常茂盛?等等。提出這些問題肯定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解《金屬的冶煉和性質》一課時,我帶領技工班學生到附近鋼廠、冶煉廠參觀工藝流程,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課外安排學生分組活動,如讓學生測量各種體液及常見液體的酸堿度——pH,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比較各種液體的pH:體液的pH與人體的健康有什么關系;洗發液的pH對頭發有什么影響;土壤的pH對作物的生長又有什么影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查閱了資料,進行了實踐,表現得興趣盎然。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了解化學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了解化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并從電子計算機、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技術、海洋工程等領域,擷取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的材料,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求知欲,增強應用化學知識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自覺性。
二、課堂教學需要針對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個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不可能夠用一輩子,如果沒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尤其是職業技術中學的學生,更應具備知識、技術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認識到認知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自學方法的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學會達到會學。簡單填鴨式的方法束縛了他們的思維,阻礙了他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職中學生普遍基礎知識差,學習興趣不高,課堂紀律松散,在化學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每一個學生的課堂表現,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及時給予學生學習幫助和鼓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著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訓練。物質的物理性質可讓學生閱讀自學,物質的用途可引導學生結合化學性質,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總結得出。例如氯氣、甲烷、乙醇等知識的學習,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討論相關性質,共同設計實驗方案,明確了方法、步驟、裝置等,以利于掌握這些物質的性質。
三、加強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實踐性強和技能訓練要求高是職業教育的顯著特點之一,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實驗教學,通過化學實驗引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動手能力。職業中學的化學教材安排了必要的演示實驗,同時注意在學生實驗中加強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職業中學大多數比較重視專業實驗,這就需要化學教師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做好實驗,做到確保演示實驗,力爭完成學生實驗。教學中可將某些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可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自主操作實驗。還可安排一些家庭實驗,促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設計實驗,創新。可有計劃地給學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實驗題目,教師指導,讓學生自己制訂實驗方案,選定、安裝儀器,配制藥品,進行實驗并寫出實驗報告,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還可通過如用檸檬酸和小蘇打為原料制甜汽水,用有機溶劑溶解化纖廢品制取簡單黏合劑,配制農藥防治病蟲害等簡單實用技術,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勤于動手,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將一些實驗設計成探究式實驗,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做,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恰當地選擇教學媒體。
傳統的教學手段是黑板粉筆,幻燈投影片,這些手段簡便快捷,隨時可以按照課堂情況書寫內容,易學易用,經濟高效,但有局限性,不能展現化學中的微觀問題,且容量小。職業中學化學教學中適宜用多媒體,將微觀物質結構、難以實現的化學實驗、復雜的化學工藝流程等理論性強、抽象難懂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雖然用計算機模擬一些復雜的化學實驗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但模擬實驗無法全面體現化學實驗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學實驗,在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合理選擇和運用教學媒體,優化知識信息的傳輸、交換和儲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彌補其缺乏的感性認識,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將傳統的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術改革職業中學教學方法是極富發展前景的探索和促進教育現代化的活動,它的宗旨和任務就是為國家、為民族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合格的勞動者,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緊缺型技術人才,為二十一世紀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軍事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服務。探索教育現代化、探索教學改革,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責任和使命,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職業教育創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