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民

摘 要: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國建設隊伍在瀝青路面結構的設計、材料、施工、試驗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但是隨著交通量的日益增長以及車輛的大型化發展,瀝青路面遭受嚴重的破壞。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因其具有優良的抗高溫、抗水害、抗車轍性能以及良好的均勻性,能有效減少路面離析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建設中。本文主要介紹了SBS改性瀝青superpave在徐州繞城高速公路的應用,以期對今后高速公路建設有所裨益。
關鍵詞:SBS改性瀝青superpave高速公路
中圖分類號:U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b)-0130-01
徐州繞城高速公路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為28m,設計速度采用120km/h,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I級。路面結構:主線路面結構采用4cmSMA-13型瀝青碼蹄脂上面層+6cmSUP-20型中粒式瀝青中面層+8cmSUP-25型粗粒式瀝青下面層+SBS改性乳化瀝青封層+36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cm二灰土。
1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的先進性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是美國公路戰略研究署(SHRP)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作為SHRP的研究成果,其包含集料標準、瀝青標準、礦料級配曲線構成規定以及混合料的體積設計等內容。
2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施工工藝
根據徐州繞城高速公路的氣候條件、交通重載量、路面類型、結構層受力以及施工方法等特征,按照美國superpave以及《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相關要求,通過細致的技術論證決定,通過在K204+985~K205+325右幅、K170+200~K170+410右幅分別試拌、并成功進行了Superpave20、Superpave25試驗路鋪筑,經相關指標檢測、試驗滿足要求后,確定了下列施工工藝。
3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技術要求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路面技術要求如表1所示。
3.1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的拌和
本次工程使用ACP-T4000拌合設備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攪拌,經檢測各項結果符合設計要求。(1)SBS改性瀝青superpave的配合比。1#碎石∶2#碎石∶4#碎石∶礦粉=36∶42∶12∶10,調節拌和機冷料斗送料轉速。(2)拌和過程。由ACP-T4000間歇式瀝青混合料拌和機進行試拌,嚴格掌握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以及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集料溫度比瀝青高10~15℃,熱混合料成品在貯料倉儲存后,其溫度下降不超過10℃。拌和時間由試拌確定為60~70s。必須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和料,并以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
3.2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混合料的運輸
(1)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涂一層隔離劑,并避免有余液積壓在車廂底部。運料車的中部有專用溫度檢測孔。(2)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汽車前后中移動三次裝料,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攤鋪機前方應有五輛運料車等候卸料。(4)運料車配有蓬布覆蓋設施,用以保溫和避免污染環境。(5)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3.3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混合料的攤鋪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混合料的攤鋪前要做好攤鋪準備,攤鋪選擇在當日高溫時段進行,路表溫度低于15℃時不宜攤鋪。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采用2臺福格勒Super 2100-2攤鋪機梯隊攤鋪。為防止瀝青層在拼幅梯隊攤鋪縱縫處重疊,不利于水穩性及排水,兩臺攤鋪機拼幅施工中采用不等寬攤鋪,攤鋪下面層時兩臺攤鋪機內外側攤鋪寬度分別為5.5m、6.5m,中面層為6.5m、5.5m,使(上)中、下面層攤鋪接縫相互錯開。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整修,只在特殊情況下,如局部離析,需在現場主管人員指導下,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予以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檢測松鋪是否滿足設計高程,以便隨時進行調整。攤鋪前熨平板預熱至規定溫度。攤鋪機熨平板拼接緊密,不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鋪面拉出條痕。
3.4 SBS改性瀝青superpave混合料的碾壓
碾壓主要分為初壓、復壓以及終壓三個階段:(1)初壓,初壓速度控制在2km/h左右。初壓應緊隨攤鋪機后,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初壓的溫度控制在150℃以上,碾壓時從外側向中心進行,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及時檢測平整度、橫坡,必要時予以適當修整,初壓的最低溫度不低于130℃,并不得產生推移、發裂。(2)復壓,復壓速度控制在3.5km/h左右。復壓應緊接在初壓后進行,碾壓應以達到要求壓實度,并無明顯輪跡為準。(3)終壓,終壓速度控制在3km/h左右。終壓緊接復壓后進行,終壓后表面溫度不低于90℃,碾壓完畢無輪跡。
參考文獻
[1] 張劍華,張金飛.高性能瀝青砼施工技術[J].交通標準化,2010(7).
[2] 路秋平.SMA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探索——以常州快速公交一號線改造工程一標段為例[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12).
[3] 李慧.高性能瀝青路面在我國的應用現狀[J].科技信息,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