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鑫
摘 要:針對城市化進程對鎮江市水生態保持造成的“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方面的負面影響,提出了以“規劃、整治、管理”策略為指導的水生態保持對策。通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實現水生態系統的合理保護和修復,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生態城市化進程水污染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b)-0146-01
隨著地區經濟高速發展,鎮江市所處地區的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傳統的水利格局發生了劇變,城市水利特征明顯。主要的表現為水資源質量下降、城市水災加劇、水生態環境惡化等。深入探究鎮江市城市化進程中水生態保持出現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維持鎮江市水生態平衡、實現地區經濟和水生態保持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鎮江市水生態概況
水生態從狹義上來講包括兩方面:一是自然環境中的水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下處于不斷轉化和循環而形成的動態平衡系統,成為水自然循環系統;另一方面是湖泊和河流等水系所包括的湖泊、水流、灘涂、濕地、沿岸土地以及水系中的水生動植物和附近的陸生動植物構成的生態系統。
1.1 水域特點
鎮江市地處長江三角洲,所在區域水系豐富,布滿江河干流,長江與運河交匯,秦淮河、沿江、太湖湖西等水系齊聚這里,水塘濕地分布均勻。豐富的水系形成縱橫交錯的水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支撐了整個城市景觀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平衡。
1.2 水資源特點
鎮江市屬于典型的長三角河網區,水資源基本可以滿足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由于受到氣候、地理位置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鎮江市水資源具有以下特點:(1)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勻。7~9月汛期降水量占到全年的80%左右,而在空間分布上,水資源呈現由西北向東南遞減的趨勢。(2)地下水資源量少,地表水資源豐富。鎮江市的地下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僅23172萬m3,而地表水資源的總量則高達93038萬m3。(3)水質污染嚴重,水資源供給不足。而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口飛速增長,工業和生活廢水排放入水道,嚴重污染了水道的水體質量,造成水資源供給不足。
1.3 水環境狀況
鎮江市縱橫交錯的河流使水環境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相互連通的水系統,一個水道受到污染,就會影響整個水網系統。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當地的水環境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經調查統計,鎮江市水環境主要受上游工業和生活廢水污染,主要污染物有氰化物、揮發性酚、硫化物等。水環境的污染程度同樣和季節有關,夏秋豐水期水量增加,污染程度較低,春東枯水期污染則較重。
2 城市化進程對鎮江市水生態的影響
從新中國建立之后,鎮江市就開始大力發展水利,先后進行了古運河堤壩的修筑、農田灌溉系統的建設、水利項目投資等一系列的工程。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管理水安全、水環境和水資源的使用。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水利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基礎建設逐漸滯后,城市化進程對水生態的影響開始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水安全
由于鎮江市水利工程建設時間較早,其格局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很多工程設施都是興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管理體制缺失、經費不足等原因,已經年久失修,老化、損壞嚴重;隨著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大興土木導致原有的原有的地形和土地用途改變,很多河流和灘涂被填埋,原有的水網系統被打亂,造成雨季嚴重的城市內澇。這些影響造成城市的水安全降低,隱患增加。
2.2 水環境
鎮江市環境保護局2008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在當地的河流中,京杭運河、古運河、長江等四條水道污染指數超過1,屬于中度污染,句容河和沿江的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1.322和1.273,屬于重度污染。根據近幾年的檢測數據,鎮江市水體的污染程度還在逐漸加重。
究其原因,鎮江市水體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有兩點:水環境污染監管不到位,具有地方針對性的管理條例不全面;污水處理系統建設落后,水污染治理工作不到位。嚴重的水環境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2.3 水資源
城市進程對鎮江市水資源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水利工程落后、水資源浪費等方面。由于水資源工程年久失修,節水技術不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鎮江市水資源重復利用率只有55%,與其他城市有較大差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資源的浪費也更加嚴重。當地的人均日用水量遠超出全國平均水平,而工業和農業用水效率則低于全國水平。
3 鎮江市水生態保持的對策
通過對鎮江市城市化進程對水生態保持產生的影響和其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是在制度和科技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應當發揮當地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相關的制度,制定合理的目標,采取科學的策略,科學進行水生態保持。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建立科學的指導思想
為了達到城市水生態保持的最佳效果,應當建立“規劃、整治、管理”為一體的水生態保持思想,系統地統籌“水安全、水環境和水資源”系統建設。通過詳細的“規劃、整治、管理”策略,來保障城市水安全,改善水環境,提高水資源總量和利用率。
3.2 制定明確的目標
水是鎮江市重要的自然生態資源之一,應當從城市規劃的高度對水的利用、管理和保護作出定位。從“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方面出發,制定明確的目標,如防洪排澇體系的建設、水資源利用和配置協調、水體污染指數指標、水事管理制度和體系等等。在科學的指導思想下,有目標地進行水生態整治和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改善水生態保持狀態。
3.3 完善治水結構
通過借鑒國外和國內其他地區的先進水利管理模式,對原有的水利管理部門進行改造和擴充,增強其綜合職能,對全區的水利資源利用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把水污染治理和水利管理作為市政工作的重要部分,建立專門的治理小組;完善水政管理執法隊伍,把水利管理職責明確分配給各個部門,并將治理效果和部門的績效掛鉤。通過完善相關機構,為水生態的整治和保護提供保障。
另外還需要進行強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劃撥充足的資金,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體制,引入社會監督等方面的工作,為水生態保持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結語
水生態是地區自然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社會和人民的寶貴財富。為了降低城市化進程對地區水生態保持產生的影響,應當采取正確的策略,通過必要的措施,建立“規劃、整治、管理”為一體的水生態保持體系。
參考文獻
[1] 柏櫻嵐,王如松,姚亮.北京城市生態占水研究[J].生態學報,2011,5:4416~4425.
[2] 賀金紅.渭河水生態系統修復模式設想[J].陜西水利,2007,6:388~394.
[3] 顏雷,田庶慧.水生態環境修復研究綜述[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1,0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