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蕊

根據現在的認識,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是一顆大質量恒星的“暴死”。大質量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會經歷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并能夠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變為不可見。超新星爆發能夠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能量,相當于太陽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能量。恒星通過爆炸會將其大部分,甚至幾乎所有物質以可高達1/10光速的速度向外拋射,并向周圍的星際物質輻射激波。由此而引發的一個錯誤的末世論便是:這種爆炸可能發生在2012年,并且危害地球上的生命。然而,由于超新星之間的浩瀚空間和漫長時間,天文學家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帶威脅的恒星足夠接近以至于能傷害地球。
天文學家估計,平均而言,在我們的銀河系每個世紀都會有一個或兩個超新星爆炸。但是,只有當爆炸發生在距地球不到50光年遠時,地球的臭氧層才會受到來自超新星的傷害。在天文觀測中,所有附近的能夠成為超新星的恒星都比這更遠。
任何會成為超新星的恒星附近的有生命的星球的確會遇到問題。超新星輻射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可能會破壞臭氧層,而臭氧層可以保護我們免受太陽光里紫外線的傷害。臭氧越少,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越多。在某些波長內,地面紫外線輻射即使只增加10%,對一些生物也是致命的,包括海洋表面的浮游植物。由于這些生物是構成地球上氧氣生產和海洋食物鏈的基礎,任何顯著的影響都會發展成一個星球范圍內的問題。
另一個爆炸事件,稱為伽馬射線爆發,也常與超新星有關。當一顆大質量恒星塌縮,砸在它自身上,或者當兩個小型中子星碰撞(不經常發生),其結果都是一個黑洞的誕生。隨著物質落向一個新生的黑洞,其中一些加速變為強大的粒子噴射,它能以鉆進的方式,在恒星的最外層開始崩潰前完全穿過恒星。如果其中一個噴射直指地球,軌道衛星在天空中某處就能監測到一陣高能量的伽馬射線。這些突發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威力如此強大,以至于在數十億光年外也能發現。
如果伽馬射線爆發能夠影響到地球,通常也是以超新星的方式,而且只有當它的噴射直指地球時才會發生。天文學家估計,能夠影響到地球的伽馬射線爆發最遠在10000光年外。然而,到目前為止,有記錄的最接近的一次爆發,被稱為GRB031203,是在130億光年外。
至于影響,我們的星球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可能已經經歷過這樣的事件,但我們沒有理由期望伽馬射線不久的將來會在我們的銀河系爆發,更談不上在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