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才

意念力,又稱念力,它是人體潛能的一個很重要部分。意念力可以通過人體大腦的某種特殊意識,去影響客觀事物的運動規律。事實上,潛是人類原本具有,但卻未被完全開發與利用的一種巨大能量。
從理論上講,每一個意識形態都是一個能量場,但由于級別不同,其表現出的結果也就不同。然而現代物理學認為,只有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才會產生出力。那么,依靠人的意志精神能不能產生出一種力呢?
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診療所里,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指導一批志愿者,用意念假想自己的一根小指可以推動一件巨大的重物。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后,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這些人小指肌肉的力量竟增加了35%。研究表明,僅用思維的方式同樣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及臥床不起的重病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福音。這個實驗也同時證明:精神和物質是不可分割的,精神可以轉變為物質,反過來物質也能夠影響精神。
2007年7月,在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人體科學研究所所長沈今川教授的主持下,內蒙古奇人唐古達·烏爾根,用意念成功地將距自己1米遠的臺燈由亮控制到滅,再由滅控制到亮,整個過程可控制電壓達60余伏。
2011年12月11日,由中國西南邊陲某大學人體科學研究室培訓出來的兩名學生,用意念將倒滿水的一個塑料杯,在三位老師和學生家長及來賓的注視下,竟在桌上平移了5厘米~10厘米。
這兩個實驗再次有力地證明,人在特殊狀態下的意識活動,是可以對客觀物質發生作用的,并能對物質系統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
在20世紀,蘇聯超能力者妮娜·克拉吉娜女士,曾經用意念力使遠方一只青蛙的心臟停止跳動。據說,試驗時在場的一位精神科醫生曾表示懷疑,于是妮娜·克拉吉娜對這位醫生意念發功。5分鐘不到,醫生感到他的心律突然急速增加,并很快就陷入危險狀態。
在法國有個名叫約翰-齊拉爾的奇人,他也擁有超人的意念力。在一次實驗中,他不用手接觸,就將堅硬的鋁合金棒壓彎或拉長,使得在場的科學家目瞪口呆。
在人類認識自然界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對人體生命信息的研究可謂剛剛起步,而大腦作為所知宇宙中最復雜的組織結構,我們更是知之甚少。美國知名學者奧圖博士曾經說過:“人腦好像一個沉睡的巨人,但我們只用了不到1%的腦力。”
在數十年前,英國的喬治·德拉瓦爾經過3年的艱苦努力,發現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事實,那就是人類的意識可以影響植物的細胞。當我們希望某種植物快速生長時,我們可將種子放在自己手里,用虔誠而堅定的態度祈求植物生長,這樣可使你得到意外的收獲。
我們知道,生物的形狀和特征是經過數萬年的演化而確定下來的。但美國的路德·布爾班在他寫的《人類對植物的訓練》一書中提到:仙人掌的針刺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他經常用心或語言對仙人掌說:“不要怕,你不需要針刺,我會保護你……”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仙人掌終于改變了自己的特征,變為無刺。
意識活動是更高、更深、更微觀的物質運動形式,幾乎所有的超能力現象都與意識密切相關。而意念的動力,就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所謂的潛意識,指的就是潛藏在我們一般意識底下的那股神秘力量。
意念力的作用應該是能夠肯定的。它不但在近距離有效,而且在很遠的距離外也同樣有效。美國新澤西州的電子專家皮爾·保羅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同女友駕車到了遠離住所130千米外的地方郊游,當他們感到異常興奮時,意念的作用使住所里加有音頻振蕩器的植物發生了明顯的電流反應。
20世紀中期,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主持下,美國的不少臨床醫師和精神科醫師、生物學家,都積極參與了一項有關心靈治療和祈禱效果的科學研究。
在實驗中,首先排除了暗示效果,采用雙盲法進行隨機的嚴密觀察及統計學處理。實驗報告顯示,在一些癌癥和艾滋病患者不知曉的情況下,由數名治療師進行反復的遠距離祈禱,結果患者的心理指標和免疫狀態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除此之外,另一些實驗還表明,人類的情感不但能夠影響生物體,而且還能夠影響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1972年,在美國的24個城市同時進行過一次有趣的意念、祈禱實驗。實驗在指定的時間開始后,當參與者都感受到和平的情感時,據相關部門數字統計,各城市的暴力犯罪、交通事故等均有所下降。而當他們停止祈禱后,所有這些統計情況迅速發生了逆轉。正如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尤金·威格納博士所說:“人類具有一個非物質的意識力,它確實能影響物質的變化……”
有關意念與大腦之間關系的問題,歷來就是科學界爭論的焦點。350余年前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兒提出大腦與意識的二元論時是這樣,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是這樣。意念在科學上確實是個很難解釋的問題,因為它完全是客觀的、不可思議的,它的很多現象違背了當代的科學理論和常規。
而面對大量不可思議的特異現象,習慣于在常規科學的框架內思考的我們,確實感到苦惱和困惑。但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長河中,許多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是以反常的經驗事實為先導的。當現有的理論不能圓滿解釋某些現象時,應當修改的恰恰是我們頭腦中對外部世界和我們自己的認識,特別是對宇宙時空結構和生命真諦的認識。
近30年來,大腦科學為我們提供了理解和觀察的新手段。現已有大量生物學家,特別是神經學家,開始利用腦部掃描和電子儀器,試圖解開“意識”與人體之間的對話。然而,意念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它又是以何種方式傳播?它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力量?這些問題至今仍舊是個未解之謎。
如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當前發生的許多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中,大多都是以人的意識活動為其特征的,而現代生理學和現代心理學,最缺乏的就是對人類精神意識的正確認識。美國邏輯計算機公司的創建人托馬斯·R.布萊克斯利曾經說過:“在計算機和太空旅行的時代,我們對于自身大腦的認識,就有點像古人將地球視為平地一樣錯誤。”
其實早在1904年,法國的久亞爾就曾對意念力進行了研究,并在那時已經肯定了意念力的存在。他認為:意念力不是純精神力,而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力。
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當你對不可理解的現象感到迷惑之時,真理可能已經披著面紗悄悄地站到你的面前。”
現在,所有已發現的人體意念功能都充分證實,除了我們生活的有形世界外,的的確確還存在著一個無形的世界與空間。這也正如加拿大著名神經生理學家潘菲特博士所說:“人類并不僅是只有物質的軀體,必然兼有無形的非物質體。”
錢學森博士曾說:“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體科學的研究是非常難的。就我現在的認識,也可以說,其難度是最大的,是今天科學技術的珠穆朗瑪峰。”在我們的宇宙中,人類除了對自身和大腦的認識還不夠外,實際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謎團沒有解開。然而,科學不正是在人們曾認為不可思議的那些現象中開始探索前進的嗎?在當前有許多科學家也同樣認為,對大腦意識問題的研究探討,很可能是自然科學中最大、最難的課題。但是,對大腦意識問題的解剖和認識,也將是我們人類智慧升級和挖掘潛能的重要前提!
(裘楓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