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向煒 李導航
2012年3月16日,中美就FH-1100系列渦輪直升機的產權及技術專利轉讓進行了簽約。未來,這款先進的美國直升機將在中國華北的某個基地生產,產量預計每年300架,兩年后首批國產FH-1100有望下線。此次簽約對于緩解我國民用直升機數量上的不足,提高直升機的救援能力有著重大的意義。
我國民用直升機的現狀
直升機按用途可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民用直升機是指用于客運、貨運、吊裝,以及搶險救災和醫療救護等民事活動的直升機。我國的民用直升機主要應用于搶險救災、公安執法、緊急救護、線路勘探、交通運輸、行政公務、空中指揮、邊防巡邏、社會安保、航拍航測、護林防火、海上石油開采、吊裝吊運、旅游觀光、飛行員培訓等領域。近幾年,自然災害的頻發和國內外重大活動的增多,更是給我國的民用直升機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例如,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民用直升機在開辟空中通道、救援人員、運輸和空投物資、運送傷員和災民、航拍航測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再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民用直升機主要用于空中治安巡邏監控、交通疏導監控、空中指揮、反恐防衛和航拍等領域,為確保奧運會安全順利的舉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專家統計,美國在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1萬億美元時,共擁有民用直升機8000 多架;2000 年,當我國的GDP超過1萬億美元時,民用直升機的數量卻只有80余架,僅是美國當年的1%左右。若按日本每12.1 萬人擁有1架民用直升機的比例計算,我國應該擁有10.74萬架民用直升機。但實際情況卻令人擔憂,我國現有的民用直升機數量離這個數字相差很遠。截至2010年底,我國擁有米-171、S-76、直9等民用直升機30余種,但在中國民航注冊的直升機只有206架。其中,可用于救援的直升機170多架,平均每2000萬人才擁有一架。而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每50多萬人就擁有一架。民用救援直升機數量上的嚴重不足在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和南方大范圍冰雪等災難救援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根據我國的傳統,軍隊是救援的主體力量,出動的救援直升機大部分為軍用直升機。但由于軍用直升機的調用程序比較復雜,其到達現場最快的也超過了48小時,晚的甚至超過了96小時,大多數直升機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機。因此,從實際情況來看,民用直升機應該在救援任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在汶川地震中,可用的民用救援直升機僅有62架,遠遠不能滿足救援的需求。據相關人士介紹,如果按照發達城市緊急救援30分鐘到達、欠發達城市45分鐘到達的要求,在全部使用民用救援直升機的前提下,我國至少需配備1200多架民用救援直升機。
先進的FH-1100直升機
FH-1100直升機是由美國希勒公司研制的民用直升機,該機是在OH-5A直升機的基礎上改進的。OH-5A是為迎合美國輕型軍事偵察直升機的規范而設計的,但由于在競標中未能中選,因此沒有進行批量生產。1965年2月,FH-1100直升機正式在美國投入生產,1966年6月生產出第一架。
FH-1100為單旋翼帶尾槳渦輪直升機,旋翼直徑10.80m,尾槳直徑1.83m,機長(包括旋翼和尾槳)12.60m,機身長9.08m,機寬(旋翼折疊)1.32m,機高2.79m,空重775kg,最大有效載荷680kg,最大標準燃油數量208kg,最大起飛重量1587kg,最大巡航速度(高度1525m)216km/h,實用升限為5790m,航程632km。動力裝置為一臺313千瓦的艾利遜250-C20B渦輪軸發動機,并配備大名鼎鼎的勞斯萊斯引擎。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座椅采用并列式布局,后排設有3個旅客座椅,貨運時后排座椅可折疊。根據任務要求與可能,FH-1100直升機可裝備GPS導航定位系統、地形跟蹤多功能雷達、態勢感知數據鏈、話音保密通信和衛星通信等先進的導航和通信設備。當FH-1100用做緊急救援時還可加裝救生絞車、吊椅、吊籃、救生網帶、軟梯等救援設備;擔架、急救箱、手術臺、手術燈,以及包扎、輸液、輸血等醫療器械。
需緊緊抓住的契機
此次簽約的FH-1100系列渦輪直升機在我國批量生產并形成一定規模后,在公安、基建、消防、農業、急救等領域將大有作為。但是,我國民用直升機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應該看到,我國民用直升機的發展還面臨著大量的問題。其一,機型配備不合理,應用范圍偏窄。目前,我國用于海上石油服務和航空護林的民用直升機約占民用直升機總數的63%,但用于其他領域尤其是救援領域的直升機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其二,起降點數量少,密度低。從航空基礎設施方面看,中國現有通用航空機場70個,臨時起降點329個,而美國有超過2.9萬個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其三,直升機飛行員匱乏。在通用航空產業發達的美國,持有效飛行執照的人數接近60萬名,其中直升機飛行員超過3萬名。目前,我國從事通用航空經營活動的企業僅有88家,航空培訓機構和俱樂部不到20家,通用航空飛行員3076人(含持有私用駕照的806人),其中直升機飛行員僅有大約650人。其四,專業保障能力不強。目前,我國民用直升機維護和維修的基礎設施和人員也嚴重不足,亟需建立起配套齊全、運行良好、專業高效的民用直升機服務網絡,就像汽車行業的“4S”店一樣遍布全國各地。
如果以上這些問題不解決,就算引進再多的國外先進民用直升機,也不能徹底改變我國民用直升機產業整體落后的局面。因此,此次FH-1100民用直升機的簽約可以看作是我國民用直升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契機,把它當做“催化劑”,全方位地發展我國的民用直升機產業。
【責任編輯】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