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斌 王建光


本屆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把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貫穿于人大工作始終,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和市委人大工作會議要求,堅持尊重代表的主體地位,堅持為代表服務的宗旨,建立并不斷完善代表工作相關制度機制,努力提高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服務保障的水平,廣大代表的履職積極性和履職能力不斷提高,代表主體作用得到了較好發揮。
初步形成常委會代表工作格局,為進一步發揮好代表主體作用完善了機制,夯實了基礎
本屆以來,在歷屆市人大常委會努力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常委會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基本形成了由常委會統一領導,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及各部門分工負責,人事代表工委統籌組織協調,市與區縣、鄉鎮人大和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上下聯動,人大代表踴躍參與的代表工作格局。
常委會對代表工作進行統一領導,將之作為常委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性工作,緊緊圍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重點,明確代表工作要求。本屆以來,修訂了代表法實施辦法、代表議案規定、代表書面意見規定等地方性法規,制定、完善了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制度、代表書面意見督辦制度、代表專題調研制度、代表履職學習制度、代表參與信訪制度等,統一部署代表集中視察、主任會議督辦、代表履職經驗交流等各項工作。
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及各部門分工負責落實具體工作,形成代表工作合力。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結合工作重點,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和工作特點,為代表廣泛、深入、全面、積極地參與工作搭建平臺,真正將代表當作“主角”而不是“點綴”,邀請代表參加常委會立法、監督、調研等各項工作;認真辦理代表提出的議案和書面意見,研究并汲取代表提出的真知灼見,保護好代表履職的積極性,發揮好代表的主體作用;為代表履職提供支持和服務,增強代表履職針對性和實效;常委會工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從經費保障、信息服務、學習組織、會務安排、后勤服務、意見傳遞、安排參與信訪等多方面為代表知情、參與活動、依法履職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保障。
人事代表工委根據代表工作機構的職責要求,將為代表履職提供服務保障作為自身工作的“生命線”。在常委會的領導下,認真做好統籌組織協調工作,按照常委會的要求,謀劃和組織好需要多個委員會和部門通力合作的活動,保持與代表的聯系溝通,加強同各委員會和部門的協調,保障代表履職活動有序開展。
市與區縣、鄉鎮人大和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上下聯動,夯實代表工作基礎,深化代表履職效果。開展市人大代表聯系區縣人大代表、區縣人大代表聯系鄉鎮人大代表,社區(街道)代表聯絡室和鄉鎮人大為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服務,為代表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的政治要求轉化為法定義務提供保障;各區縣人大常委會、鄉鎮人大和各社區(街道)代表聯絡室積極發揮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優勢,豐富代表小組活動內容,組織安排代表專題調研、代表聯系社區等活動,使代表活動深入基層,更為扎實有效。
代表踴躍參與、積極履職,有效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是常委會代表工作格局的出發點和歸宿。五年來,代表共提出了157件議案和4957件書面意見;3000多人次代表參加專題調研,形成106篇有情況、有分析、有可行性意見和建議的調研報告;共有4萬多人次代表參加了常委會、各專門委員會和區縣人大組織的視察、調研、執法檢查、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履職活動。2010年以來,代表每年集中開展兩次聯系社區活動,反映了數千條群眾訴求,并積極推動有關問題的解決落實。
常委會代表工作格局對常委會代表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為代表積極依法履職創造條件,有力保障了代表履職活動的有序開展;廣大代表的履職意識不斷增強、履職能力不斷提高,也促進了市人大常委會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
“全覆蓋”設立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進一步保障和深化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
隨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人大代表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的要求和期待也越來越高。人大代表能否全面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能否深入基層積極依法開展履職活動,是開展代表工作非常重要的著力點。從2004年開始,本市先后有12個區在社區(街道)探索建立代表聯絡服務機構。市委高度重視在本市社區(街道)設立代表聯絡服務機構工作,2010年12月24日正式批復了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的報告,同意在全市統一設立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服務機構。2011年4月,市人大常委會下發《關于推進和規范本市社區(街道)設立人大代表聯絡服務機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人大代表聯絡室的性質和職責。2011年6月底,全市有社區(街道)建制的15個區99個社區(街道)全部統一掛牌設立了人大代表聯絡室,不僅從體制機制上填補了本市社區(街道)層面沒有代表工作機構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常委會代表工作格局,也為各級人大代表閉會期間開展履職活動提供了可靠和規范的服務保障。截至2012年一季度,全市各人大代表聯絡室基本實現了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和場所配置“三落實”。一年多來,市人大常委會兩次組織召開本市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工作專題會議;舉辦了兩期代表聯絡服務機構負責人培訓班。
代表聯絡室的規范設立和有序運行,使人大代表在社區基層履職出現了可喜的“五個變化”:人民群眾找代表更便捷了,向政府職能部門反映問題的渠道更暢通了;代表履職的信息更多了,履職的底氣更足了;市人大代表與區人大代表的聯系更緊密了,市人大代表的議案和書面意見更貼近實際、針對性更強了;代表小組活動與社區中心工作結合更緊密了,社區(街道)經濟社會建設更有推力了;代表書面意見的辦理和反饋,更及時更有效了。
改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督辦代表書面意見工作,進一步督促解決落實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
本屆以來,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完善代表書面意見辦理的相關法規、制度和機制,積極創新主任會議督辦代表書面意見的方式。2009年以來,由原來一位分管副主任帶隊督辦幾件重點書面意見,改為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各位副主任分別帶領相關委員會和提出書面意見的代表,到承辦代表書面意見數量較多的單位進行督辦,進而圍繞本市中心工作、常委會重點工作和代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聚焦部分專題進行督辦,不斷增強督辦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市人大常委會對主任會議督辦書面意見工作高度重視,使書面意見督辦成為常委會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提升了“一府兩院”及各承辦單位對加強書面意見辦理工作的重視度;督辦工作在方案設計、內容安排和活動組織等方面都將代表作為督辦的主體,代表參加督辦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本屆參與主任會議督辦的代表達489人次,364人次在督辦座談會上發言;督辦工作在著力聚焦重點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督辦覆蓋面,道路交通管理、養老事業發展、調結構促轉型、現代服務業、促進穩定物價、學前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公共交通、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城區蘇州河以北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題督辦增強了督辦工作針對性,有利于打破部門界限,助推各承辦單位之間形成合力,共同解決代表和市民呼聲較高的、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的問題,提升書面意見整體辦理效果。
本屆以來,常委會通過創新主任會議督辦,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開展27次主任會議督辦活動,共有242件書面意見辦理結果得到不同程度推進。在督辦涉及的1639件書面意見(占本屆代表提出書面意見總數4957件的33.1%)中,解決采納率達58.3%。答復為“解決采納”的比初次答復時增加了191件,“解決采納”比例提升了11.7%。答復為“留作參考”的比初次答復時減少了124件,“留作參考”比例下降了7.6%。書面意見的解決落實有力地促進了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