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開化縣位于浙江省西部,皖、浙、贛三省七縣交界。因其景色秀麗、林木茂盛、資源豐富,素有“綠色明珠”之稱。
近年來,開化提出并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城市化、生態旅游等快速發展,為開化經濟發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生態立縣 綠色崛起
浙江省開化縣位于浙江人民的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是我國17個具有全球意義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被國家環保部劃定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地理區位十分重要。確保一江清水出開化,保障錢塘江流域乃至華東地區生態安全是開化的政治責任更是歷史使命。
近年來,開化縣深入貫徹“嚴管林”方針,深入開展“平安林區”建設,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實現了森林資源明顯增長,根據森林資源動態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全縣森林面積達到268.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森林蓄積量達到958萬立方米,公益林面積113.5萬畝,均位居全省前列。開化縣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縣、全國綠化模范縣、浙江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示范縣、中國白頸長尾雉之鄉。
歷年來,開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在全國最早提出并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2010年通過國家生態縣的考核驗收。開化縣縣委書記方健忠在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報告中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樹立“保護生態既是重大政治責任,更是綠色競爭優勢”的理念。
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為抓好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縣政府成立了以副縣長為組長的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按照國家林業局的要求與各鄉鎮簽訂了《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書》,把提高森林覆蓋率、森林保有量、執行采伐限額、林地保護管理等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納入鄉鎮人民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明確各鄉鎮人民政府是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第一責任單位,鄉鎮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是主要責任人;縣林業部門是主要責任單位。縣林業部門和各鄉鎮政府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開展綜合治理,確保森林資源合理利用,穩步增長。各鄉鎮政府配備專門從事林政資源管理的工作人員,各行政村明確一名主職干部負責本村的林政資源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護林聯防機制,強化村規民約執行力,健全完善縣、鄉、村、組四級護林網絡。
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是嚴格控制森林資源過量消耗、提高利用效益的關鍵措施,是實現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雙增”目標的關鍵。根據“穩步推進,逐年削減”的方針,開花縣委、縣政府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將全縣“十二五”采伐限額削減40%的目標,屆時全縣實際執行林木采伐計劃僅為13萬立方米左右。縣林業部門對主要公路沿線森林劃定限伐區42.1萬畝,占全縣森林面積的15.6%,強化培育和保護,嚴格限制公路沿線限伐區的林木采伐和撫育采伐。
此外,開化縣還開展了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編制實施《開化縣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管理試點實施方案》,選取了5家經營面積在3000畝以上的大戶和4個具有代表性地行政村開展試點,探索森林經營管理的新模式,實現森林資源管理方式逐步從采伐指標管理向依據森林經營活動進行采伐利用管理轉變。
建立縣林業主管部門、鄉鎮、村級組織與農戶相結合的雙重管護制度,按聯系片(村)落實鄉鎮干部和村干部的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各村護林組織和護林公約,進一步強化村民自治、村規民約的作用,切實加強了對林木采伐的監督管理。
加強森林災害防控
強化森林消防體系建設。全面啟動了森林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工程,加強了森林防火通訊體系、預警預報體系和指揮撲救體系建設,制訂和完善了森林火災報告制度、值班制度和森林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出臺了《開化縣森林防火行政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開化縣森林防火管理辦法》等制度。
狠抓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全面加強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實施開化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及松材線蟲病綜合預防體系、錢江源松材線蟲病重點預防區預防體系等建設項目,構建預測預報網絡,制定實施了《開化縣突發性重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應急預案》,實行專業防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指導林農廣泛開展有害生物防控。2012年,開化縣的林業有害生物測報準確率98.27%,產地檢疫率97.5%,無公害防治率100%,沒有發生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切實保障了森林生態安全。
“愛鳥周”拉開
野生動植物保護戰
開化縣深入開展了“愛鳥周”暨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活動,提高群眾愛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加強了野生動物棲息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切實維護黑麂、白頸長尾雉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地,成功申報“中國白頸長尾雉之鄉”。
2001年以來,縣林業局共救護各類野生動物1萬余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4只。嚴格管理狩獵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準運證等證照的審批辦理,加大對經營野生動物的市場和賓館、酒樓、餐館的監督檢查力度,開展非法獵具的排查清理工作。
展開“百日天網”
整治林業秩序
近些年來,開化縣林業部門加強了木材流通和林地管理。認真執行木材憑證運輸制度,運輸木材(含木竹成品、半成品)必須憑木材運輸許可證運輸。規范木材運輸監督檢查行為,加強路上巡查,嚴格簽證制度,嚴禁非法運輸的木材進入商品市場和集散地。開展整治木材收購、運輸秩序專項行動,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場所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木材伐區、木材轉運場所及木材加工經營場所等區域的非法收購、無證運輸、超限運輸木材等違法犯罪行為。嚴格執行林地征占用定額管理制度,制定出臺了《開化縣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林地使用管理。征占用林地必須按規定程序上報審批,經縣林業局審核同意并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開展征占用林地專項清查行動,對非法侵占林地的單位和個人責令立即停止施工,限期恢復植被,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2009年以來,開化縣共審批征占用林地項目101起,面積222.1公頃,征收森林植被恢復費1059萬元。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局《關于開展“百日天網行動”的通知》精神,開化縣林業局組織縣森林分局、林業執法大隊開展以“兩打擊一整治”為主要內容,集中力量,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非法收購、運輸木材和非法獵殺、收購、運輸、銷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整治非法征占用林地行為。2012年8月1日開始,森林公安、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共出動車輛291(臺次),人員1232人(次),其中森林公安民警906人次,林業執法人員326人次,檢查木材經營加工場所62處,清查征占用林地場點35處,清查野生動物區域及經營場所34(個),排查群眾舉報線索15條,立案調查破壞森林資源、野生動物、違法侵占林地案件共71起,其中刑事案8起,(其中濫伐森林案件6起,野生動物案件1起,非法占用林地1起),采取強制措施5人,移送起訴5人;查處林業行政處罰案件63起(其中濫伐林木案件5起,非法收購無合法來源證明木材案件8起,非法運輸案件15起,非法占用林地35起),行政處罰63人,違法侵占林地面積4.278公頃,依法收繳木材186.8立方米,涉案價值130760元,罰款697500元。
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以來,開化縣這顆“綠色明珠”愈發綻放出璀璨之光。對于開化縣的人民,綠色是一種責任。正如縣委書記方健忠所說:“保護生態既是重大政治責任,更是綠色競爭優勢。開化地處錢塘江源頭,是浙江乃至華東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生態、建設生態不僅關系到自身發展,還關系著整個錢塘江流域的生態安全。保障源頭生態安全,送出一江清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責編: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