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彬
2012年10月5目,格蘭特-希爾像往常一樣早起,晨跑,走進訓練館。在他40歲生日這天,他絲毫沒有感覺到不惑之年帶來的緊張和壓抑。男人四十一枝花,他擦拭著額頭的汗水,環視訓練館中的新隊友,并與前來道祝福的格里芬嬉笑耍寶了一番。這是希爾進入聯盟的第18個年頭,而等待他的是新一輪的挑戰和體驗。
“雖然我錯過了一些時光,但我正在用其他方式補回來,”希爾說道。這是他在NBA訓練營中度過的第19個生日,跑跳、投籃、拉伸訓練,一切按部就班。每年的這個時間,他都在揮汗如雨,努力讓夢想在新一輪的挑戰中變為現實。從22歲到40歲,熱血少年變成沉穩大叔,但希爾從未孤獨。
當他吹拂著太平洋的海風,回憶18年來的風風雨雨,記憶深處總有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若隱若現。1994年希爾在首輪第三順位被活塞選中,在他上臺之前,賈森一基德已經在第二順位被小牛挑走,不過正是那次擦肩的對視成就了一段偉大的友誼。18年來,他們有過共同分享最佳新秀的喜悅,有過漂泊四方的無奈,當然,最重要的是在不約而同地進入不惑之年時,這對老友都選擇了大都市頤養天年——希爾來到洛杉磯,基德則前往紐約。
夢回1994
三位外線球員占據選秀大會的前三順位,這絕對是NBA的一個怪現象,尤其是在中鋒格外吃香的90年代,狀元、榜眼和探花全部旁落,這著實讓人費解。1994年的選秀大會,格倫-羅賓遜、賈森-基德和格蘭特-希爾閃耀麥迪遜,他們聯手締造了“前三無內線”的詭異景象。除了有悖常理的選秀格局外,1994屆新秀的話題在今后的18年里被反復討論,主要歸功于希爾和基德這對不老的傳說。
1994年,希爾堅持讀完了最后一學年,帶著兩屆NCAA冠軍的無上榮耀離開杜克校園,那時候他已經是風靡全美的超級大學生。甚至在1993年喬丹退役之際,就有美國媒體將希爾加入“喬丹接班人”行列,而讓人驚訝的是飛人陛下點頭認可了這一說法。希爾是一個接近完美的球員,他風度翩翩、瀟灑儒雅,加上才華橫溢,師出名門,幾乎鎖定了當年的狀元秀。
而相比之下,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基德在人氣和履歷上要遜色于希爾,況且他當時只是一個以全能著稱的優質后衛,與名聲大噪的“少幫主”相去甚遠。然而,命運就是這般離奇,在1994年的麥迪遜之夜,格倫一羅賓遜被密爾沃基人欽點為狀元郎,之前呼聲最高的希爾只能在探花椅上品味世事無常。彼時的基德尚有黑發護頂,在大衛一斯特恩第二個讀到自己的名字時,他沖著身后的家人傻傻一笑——夢就這樣實現了。
小牛用榜眼簽押寶基德,活塞將探花椅推給希爾,一如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對手,兩位天賦異稟的超級新星就這樣站在了時代的街口,并被歷史反復定義。事實上,希爾和基德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在喬丹退役后的第一屆選秀大會上,俊朗的希爾和全能的基德傳承了飛人陛下的衣缽,在那個亟須偶像救場的時節閃亮登場,這對廣大球迷而言也是一種信仰的寄托。
他們順理成章的成為各自球隊的核心球員,希爾在底特律享受著飛人的禮遇,新秀賽季場均貢獻19.9分、6.4個籃板和5.0次助攻,他將優雅的暴力美學演繹到了極致。基德則在達拉斯導演著自己的神奇,場均11.7分、5.4個籃板和7.7次助攻,是他扛起了全能控衛的大旗。賽季結束后,在年度最佳新秀的評選中,兩人幸運地成為歷史上第二對共享這一獎項的球員,之前只有1971年的戴夫-考恩斯和杰夫-皮特里做到過。
燃情歲月
“如果沒有傷病,希爾也許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或許,他真的會成為比肩喬丹的天皇巨星。”《籃圈世界》的專欄作家埃里克-皮卡斯曾經如是寫道。也許、或許以及種種如果、假如,在希爾漫長的籃球人生中頻繁出現,他的偉大更多的存在于球迷的假設中,存在于某種幻想——“假如希爾不受傷,如果希爾完好如初,也許……”實際上,希爾沒有老友基德十幾年如一日的穩健,他有過輝煌也有過失意,只是在共同為夢想奮斗的那段歲月里,彼此都書寫過動人的篇章。
從共享新人王開啟炫彩篇章,希爾和基德就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創造著不可復制的經典。很多人說希爾進入角色太快,他的天賦讓上帝都為之一顫,他是NBA歷史上第一位新秀賽季便榮膺全明星票王的球員。說他鉆了喬丹退役的空子也好,說是聯盟的重點包裝也罷,但在加盟活塞的最初幾年,格蘭特-希爾的名字的確響徹全美。“他有著傲人的天賦,而且技術如此全面,如果讓他來做我的接班人,我沒有疑義。”喬丹的評價幾乎讓希爾球迷瘋狂到爆,但這僅僅是他征服NBA的開始。
1996年,剛剛二年級畢業的希爾已經是兩屆全明星票王,夢三隊沒有理由不拉他入伙,在巴克利、馬龍和奧拉朱旺身邊,年輕的希爾沒有絲毫壓力。在家鄉父老面前,美國隊用八場疾風驟雨般的表演衛冕奧運金牌,初次征戰國際賽場的希爾6場比賽場均得到9.7分、3.5次助攻和3次搶斷,意料之中的驚艷。而轉戰NBA,進入生涯第三個賽季的希爾愈加全面,三雙信手拈來,場均數據達到21.4分、9.0個籃板和7.3次助攻,那一瞬間“大0”羅伯特森、魔術師和皮蓬如浮云般飄過,希爾就是NBA當代的全能標桿。
當希爾在底特律微笑著刷下一場場華麗到掉渣的數據時,基德已經從達拉斯啟航飛往菲尼克斯,與希爾不同的是,基德的成名之路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事實上,他僅僅在達拉斯效力了兩個半賽季,在當時聲名鵲起的“3J”組合中,基德與吉姆-杰克遜的矛盾昭然若揭,最終他被送往鳳凰城,并真正成為聯盟頂級控衛。從1999年到2001年,基德在太陽完成了助攻王帽子戲法,并名正言順地成為聯盟第一控衛,三年里他的助攻數據分別為:10.8、10.1和9.8。
就像是命中注定的情節,基德在邁入生涯第一個高峰期的時候也迎來了一次“夢的洗禮”,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他隨夢四隊征戰悉尼,8場比賽交出場均6分、5.3個籃板和4.4次助攻的成績單,幫助美國男籃完成奧運三連冠。不過略顯遺憾的是希爾錯過人生中僅有的一次與基德并肩作戰的機會,而這一次擦肩而過終究成了兩人生涯走向的分界點:2000年之后,希爾被傷病纏身,險些退役了事,基德則幾經輾轉,邁向人生巔峰。
相望江湖
“10年來我一直在跟腳踝做斗爭,我克服了這么多困難,終于有機會再次站上球場,對于我來說這比任何團隊或個人的成就都重要。”在加盟快船的新聞發布會上,希爾如是感慨。他略顯慚愧地撫摸著自己的光頭,微笑著回答記者的提問,話語中流露出對18年生涯的無限感懷。不知不覺間,這已經是他進入NBA后的第四個東家,從活塞到魔術到太陽,最后在快船落腳,他的生涯軌跡如同~個開頭向上的拋物線,焦點則是他脆弱的腳踝。
希爾在活塞的最后一個賽季打出了場均25.8分、5.3個籃板和6.6次助攻的巔峰數據,但這并沒有打動喬-杜馬斯,活塞老總受夠了球隊連年止步季后賽首輪的糟糕表現,加上希爾在該季扭傷腳踝且有惡化之勢,這更加堅定了杜馬斯交易的決心。最終在2000年夏天,活塞與魔術完成交易,希爾前往奧蘭多與麥迪會和,活塞則得到阿特金斯和大本等人。曾幾何時,希爾和麥迪的搭檔讓無數人垂涎,“史上最具天賦的鋒衛搭檔”、“塞喬丹+皮蓬的無敵組合”,所有你能想到的溢美之詞統統拿出來拋給他們,但四年后,麥迪含著眼淚告訴所有人:“我已經受夠了等待。”
一切美好的設想終歸成為了設想,2000-2004年,希爾僅出戰47場比賽,魔術總經理甘比爾憧憬的
“魔幻組合”淪為麥迪的孤膽拯救,T-MAC拿到了得分王,入選了全明星,但這并不是他想要的。麥迪含恨離開后的三年里,希爾有過靈光乍現的復出,但那仍是曇花一現,2007年季后賽首輪被活塞橫掃后,魔術管理層拒絕了與希爾續約。他選擇了菲尼克斯作為人生的第三站,就像十年前好友基德在鳳凰城演繹的一樣,希爾涅槃重生了。
“我和賈森(基德)在菲尼克斯有過多次會面,我喜歡這里的氛圍,”希爾說,“35歲之后還能站在球場上,我感覺自己在逆生長。”這就是鳳凰城的魔力,希爾如此,基德亦如此。
2001年,基德在太陽來到生涯巔峰——連續三年蟬聯助攻王,帶著這份耀眼的成績單他加盟籃網,并最終率隊連續兩年躋身總決賽之列。在基德的幫助下,籃網連續六年殺進季后賽,并成為東部最具觀賞性的進攻型球隊。不管是早年的基德+馬丁組合,還是后來的籃網三叉戟,都承載了球迷無數回憶。
只不過,基德厭倦了這種復讀機式的比賽模式,籃網年復年的鎩羽而歸讓他決意離開,在35歲生日到來之前,他搞定了前往達拉斯的機票,最終回到小牛懷抱。“我只想奪冠,別無其他,”基德在加盟小牛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道。幸運的是,基德在38歲的時候實現了夢想,他成為歷史上總決賽先發年齡最大的控衛,2011年,他站在諾維茨基身邊,驕傲地捧起總冠軍獎杯。
“是的,我恭賀了他(基德),但我非常非常嫉妒,”希爾笑著說,“我和賈森同一年進入聯盟,看到他拿到總冠軍,我心里也非常高興。”2011年,基德在奧布萊恩杯閃閃金光中品讀人生的價值所在,希爾則悄無聲息地同太陽簽下了一份老將合同。但在菲尼克斯的家中,兩位年過三旬的老友定下契約:“希望我們能一起打到40歲,”隨即莞爾一笑,舉杯對飲。
不老傳奇
1994-1995賽季,希爾和基德分享年度最佳新秀獎,沒有想到18個賽季后,二老都還留在NBA,而且受到冠軍熱門球隊的追捧。一如當年在新人王領獎時表現出的默契無間,在選擇生涯最后一站的問題上,希爾和基德也展示出了惺惺相惜的姿態。他們都加盟了以年輕人為核心的球隊,而且是全美第和第二大的城市,這難道是天意?
“我還有打球的欲望,我仍熱愛籃球,我喜歡競爭和勝利。是的,我還能打。”40歲生日這天,希爾對記者如是說。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在拉斯維加斯的訓練營中,希爾身邊是比自己年輕旬的保羅,是可以稱呼自己叔叔的布雷克-格里芬,和他年紀最相近的奧多姆也要小他7歲。“跟這些年輕的球員在一起打球真的很有趣,我感覺自己變年輕了。”希爾笑著說。他的確有資本看淡年齡和傷病,在太陽的五年生涯,他領悟了很多,也釋然了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從不同角度看事物。是感恩,是將心比心,是智慧。我認為這適用于生活也適用于比賽。所以你會感激一天兩練以及一些小事,因為你知道你不會(一直)經歷這些。“正是這種心無旁騖的心態幫助他戰勝了傷病的困擾,并在進入不惑之年后,仍能場均貢獻10.2分。”
“我喜歡同格蘭特一起打球,祝他40歲生日快樂,我期待有一天能像他一樣在球場內外都取得成功。”保羅的祝福讓希爾感到一絲溫馨,在面對新隊友奉上的三層蛋糕時,他靜靜地許下了人生最重要恐怕也是最后一個和籃球有關的夢想——圓夢總冠軍。
希爾吹滅40歲生日蠟燭,正式頂著不惑的光環在聯盟飆汗,作為他的老友,基德也不會落伍。2013年3月份老將基德也將正式與39歲說拜拜了,“冠軍是我堅持打到現在的唯一動力,盡管在2011年我已經實現了這一夢想,但我還想繼續贏下去,”基德說,“我現在渾身充滿了能量。”
2011年的冠軍搭檔錢德勒得知基德加盟后興奮不已,“那正是我們需要的,我們會圍在他身邊聽他講話,這對我們意義重大。”而對于新東家和新搭檔,基德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和阿瑪雷一起打球,我希望能像納什一樣把球交到他喜歡的位置上。讓他不必打得太累,盡量讓他得到一些輕松的上籃機會,一些接球就投的好機會。”而對于紐約一哥安東尼,基德也表示:“梅羅是世界上排名前五的球員,對我來說就是幫助他將球放進籃筐,他是那種知道該如何打球的家伙。”
基德說到做到,在加盟尼克斯的首秀中,他便幫助球隊大勝衛冕冠軍熱火,23分鐘貢獻12分、4個籃板、3次助攻和2次搶斷,你能看到這個39歲老頭的生涯極限?實際上,數據無法完全體現老基德對于球隊的影響,暫停時的叮囑和指揮,更衣室內的領導和喊話,這些都是目前尼克斯所需要的,幸運的是,基德全部帶來了。
崛起的快船,翻身的尼克斯,當2013年夏天,這兩支球隊在季后賽中風光無限時,千萬不要忘了那兩個滿臉滄桑的老家伙。希爾和基德,在不惑之年隔空相望,腦海中泛起的回憶沖淡了憂傷,一起走過的18年不羈歲月,他們用信念和夢想寫就不老的傳奇。
祝福他們,不惑的青春,永世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