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
摘要:文章概述了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的含義和優勢,分析了當前圖書館學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初步提出并探討了圖書館學人才培養新方式—產學研結合的培養方式,并指出該方式的優勢,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圖書館學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
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形成了由???、本科、碩士、博士教育組成的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為圖書館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極大地促進了圖書館學專業的學科建設。然而,隨著信息數字化、社會需求多元化、價值取向實用化的發展,傳統的圖書館學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圖書館事業的需要。為適應強大的信息革命浪潮,培養應用型人才,我國圖書館學教育應轉變辦學理念,尋求更新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大力提高圖書館學專業教學水平,增強圖書館學專業人才的綜合實力,向各類型圖書館和其他信息產業輸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
一、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概述
(一)產學研與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的含義
“產學研”合作,是指生產單位,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過程或活動。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對培養方法和培養過程的組合,是構建以目標體系為導向,以過程體系為基礎,以課程體系為主體的全新的人才培養方式。這種人才培養方式可以培養出適銷對路的專門人才,將科研單位、大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行業結合起來,并且把學生放到第一線去,甚至與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共同培養人才,才能達到培養出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二)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的優勢
1.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為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大為提高,使學生不滿足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希望圖書館學專業的教學更能適應圖書館管理一線的需要。
2.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實施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改變以往單純以書本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讓書本的知識更加鞏固,把書本中的知識和知識創新、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提升全面專業素質的同時又有利于個性的發展,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
3.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學生畢業后能否順利就業,可以反映出一個學校適應社會需求的程度和教育質量的高低,也可以反映學校在人才培養方式上的成敗。由于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早地接觸社會,在實際工作中增長才干,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在人才市場上可以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并且對未來充滿信心。
二、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及方式不合理
我國的圖書館學教育中往往很容易陷入“空談理論,脫離實際”的誤區?!耙婚T課程,一個教師,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圖書館學教育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被動教學方式上,這種方式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特長的發揮,限制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因此,改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當前我國圖書館學教育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核心課程受到擠壓
90年代以后,圖書館學的核心課程越來越少,甚至連課程名稱都在向“信息”傾斜。核心課程是圖書館學專業是形成專業知識基礎、支撐專業教育的主體結構的核心,是學科專業教育定位之根本所在,它們構成專業必修課的主干課程,是專業的優勢特色,也是專業教育強大生命所在。在適應信息社會化的當代,各教學單位對本科教育的課程設置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管理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等課程在圖書館學教育中的增加,使得圖書館學核心課程不斷被擠壓,專才教育與通才教育矛盾凸現。
3.市場經濟沖擊導致生源不足和人才流失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用主義備受崇尚,而圖書館學畢業生社會地位低,經濟待遇差,學生不愿意選擇圖書館學專業。圖書館學教育是針對特定的機構設計的窄口徑專業,畢業生就業渠道狹窄,社會需求不足,適應能力也差,最終使圖書館學專業生源不足,質量不優,教育規模越來越小,圖書館學教育滑坡。市場經濟的發展已經嚴重的導致了圖書館學專業生源不足,人才大量流失。
三、圖書館學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的構建
(一)人才培養體系
1.目標體系
圖書館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素質高”的原則,構建圖書館學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用來培養“有理論、有技術、會操作、善管理”的一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適應信息行業和圖書館事業發展為目的。按業務素質、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來確定圖書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人文修養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2.過程體系
圖書館本科教育為四年制,按照循序漸進的將此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一年級重視圖書館學專業認知培養,引入一些基礎入門課程,二年級重視分析及表達能力(專業基礎)的培養。用兩年的時間完成第一階段,學完本專業職業基礎和職業技術課程,同時有必要的穿插一些實習課程,讓學生了解、熟悉圖書館員職業的工作內容,形成專業平臺。第三、第四學年為第二個階段,在這一個階段應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方向,安排他們進入相應的圖書館各部門工作和學習。這兩種體系的結合,剛柔并進,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主體性的發揮。
(二)圖書館學專業課程的設置
1.構建課程體系
我國圖書館學系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較多的設置了一些基礎課程。但在具體進行課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整體性、系統性和動態性原則,在保持原有的專業必修課基礎上,適度增加相關方面的課程,擴大專業選修課,鼓勵學生在學好專業必修課的基礎上跨系、跨專業、跨學科選課。同時要充分考慮社會需求、科技進步、學生利益、教師結構、學科發展、知識體系等多種因素,增設信息科學方面的課程,如信息經濟學、國家信息資源管理學、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學等課程。
2.學科的建設與鞏固
加強學科建設,促進圖書館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這兩個基本方面的完美結合就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科建設。所以要明確苦練內功,著重內涵發展的思路,積極進行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鞏固學科優勢,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前沿領域,增強學科競爭力。與科研工作和實踐工作緊密結合,以創新為目標,通過組織重大科研項目,集中力量建設若干個新的學科平臺,鞏固學科的發展的增長點及其它地位。
(三)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
1.建立實訓基地
圖書館學教育培養的人才應該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其實訓基地的建設應注意高層次性、多樣性、穩定性和連續性。高層次性指實訓基地在圖書館界具有較高的地位?;诖耍瑧獮閳D書館專業的學生選擇一些管理嚴格、聲譽良好、規模較大的圖書館單位作為實訓基地,這樣有利于達到學生能力和素質同步培養的目標,實現傳統教育向創新教育的轉變。多樣性是指實訓基地類型的多樣化。目前高等院校圖書館學專業實訓基地主要是學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因此,應加大實訓基地的覆蓋面來增加圖書館學專業的綜合技能,采取集中和分散、定期和不定期等多種實訓形勢,鞏固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
2.工讀結合
在強化圖書館學教學與圖書館學專業學生實習方面,實習與學生課程沖突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解決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課程教學與實習融為一體,真正實現工讀結合。具體說就是將與實習有關的課程調整到實習過程中,由專業老師帶隊,由實訓基地圖書館部門組織業務人員講授,形勢主要可以有集中現場式課堂講授、專題報告、專題討論、案例評判等,課程考試由基地與學校共同組織,通過這種方式來調查專業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實踐教學基地,學生真刀真槍的鍛煉,收到了很好的實習效果。
(四)優化師資隊伍
1.調整師資隊伍
我們常說“信息鴻溝” 這個詞,在圖書館學教育中也存在著巨大的“信息鴻溝”。如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教師15人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有一流的試驗中心和國內本學科最豐富的資料室。而西部某大學圖書館學專業教師原有10余人,經各種原因的流失,現在僅僅剩下5人,其中副教授有2人,講師一人,沒有任何專門的實驗室和資料室。在如此懸殊的條件下,怎么會不產生教育水平的差距。在大學本科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主體,而教師又起著決定性的引導作用,所以圖書館學本科教育必須需要優化師資隊伍,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高層次人才,改變師資隊伍的結構。
2.加強教師職業精神教育
于良芝博士在其著作《圖書館學導論》中說:“盡管英國圖書館職業自二十世紀后半葉以來曾經瀕臨窘境,它的成員經常囊中羞澀,它的教育機構經常生源不足,它的圖書館經費經常短缺,它的職業精神卻使它一如既往地提供著世界上最優秀的圖書館服務,也使圖書館成為英國社會最受尊重和愛戴的機構”。這種職業精神對我國圖書館學教育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教師要有強烈的職業精神,只有具有職業精神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開展職業精神教育,培養他們職業認同感,讓他們真正了解圖書館事業的重要性,增強職業責任感。加強圖書館學專業教師的職業精神教育對圖書館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結語
在信息社會背景下,我國圖書館學專業人才培養既要大膽創新進行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又要在改革中多一些理智。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它一方面促進了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還帶來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這種人才培養方式是一種開放型的教育方式,突破了我國現行的教育方式,使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在與社會廣泛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相信新的人才培養方式不但能保證圖書館學專業人才隊伍的質量,而且能夠激勵更多的人來接受圖書館學教育,為圖書館學教育帶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劉宏巖.產學研合作是高等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6(03):1~2.
[2]張煉.產學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有效模式[J]. 發展研究,2000(03):23~26.
[3]李范珠,張如松,趙寧,俞文英. 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型人才[J]. 科技管理研究,2007(12):195~196.
[4]李朝云.我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1998(09):35~37.
[5]安玉潔,段瑩,靳曉恩.信息社會化中圖書館學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06(08):38~41.
(作者簡介:張 香(1981.7-),女,漢族,就職于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畢業于長春大學管理學院,從事圖書館館工作5年有余,分別在圖書館采編部、流通部、期刊部任職,現為助理館員,于2011年獲得先進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