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正
摘要: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各大城市的現代化建設,而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現代建筑項目的設計規模、施工高度也將逐步加大,由此即對建筑產品的消防設計、火災救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高層建筑火災隱患與預防措施作簡要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隱患消防設計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077-01
高層建筑項目的設計與施工,其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在居住空間、使用功能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建設企業在不斷更新、改進相關設計的同時,更多的應用了新的材料、技術以及工藝,倘若在具體設計、施工中未能考慮建筑產品使用期間的消防能力,多樣化的空間結構與帶有化學成分的易燃材料,將為發生火災時的救援、滅火工作帶來困難。此外,高層建筑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受消防管理、使用方法等多種因素影響,也存在一定的火災隱患,直接威脅到了百姓的人身、財產安全。
1高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
1.1 消防設計不規范
由于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難以直接使用消防車來撲滅樓層較高的火源,從而對于建筑自身的消防設施有著一定的要求。然而,雖然國內所有高層建筑的設計與施工,均增設了較為完備的自動報警系統、消防栓設施、廣播系統、防排煙系統、自動噴灑設備、安全疏散通道、應急電力系統與照明設備等,但在實際的使用中,由于缺少專業、系統、完善的檢修維護,這些消防設施自身的質量與穩定性難以保障,而一些消防通道、隔離門的附近甚至人為堆放了一些雜物,或是長年處于常開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不僅無法及時滅火、控制火勢,同時也將阻礙樓內人員的疏散。
1.2 不合理的平面布局
長期以來,國內許多高層建筑項目在前期設計中,為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經濟效益,過多的注重了建筑平面布局的“美觀”,加上施工現場的環境限制,導致高層建筑的周邊區域存有步行街、坡道、高冠樹木、臺階、高空供電線路及設備等。基于此種平面布局、場地環境,在高層建筑的長期使用中,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將難以進入有效滅火范圍,即使能夠進入火災現場,也將受到建筑周邊設施的干擾,嚴重削弱了消防工作的時效性,導致火災規模擴大、滅火救援困難。
1.3 建筑材料不合格
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現代企業為了從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在不斷豐富建筑功能、結構形式的同時,以縮減項目投資、采購資金的方式來擴大經濟利潤,從而難以保證施工用料的安全性、科學性,倘若采用了易燃材料進行建筑外圍結構的施工,“11·15”上海靜安教師樓這樣的大型火災事故仍有可能發生。此外,由于缺少專業、系統的培訓,一線施工人員缺乏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識,而工程設計師也僅考慮了業主在外觀、功能等發面的要求,以至于建筑材料在質量、規格、特性等多個方面的不足,埋下火災隱患。
1.4 消防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國多數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較為復雜,而消防設施的種類也相對較多,從而造成消防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對于特定高層建筑的消防管理,通常是由社會機構、物業公司來執行,由于這些組織機構內部的人員流動較為頻繁、專業資質難以保障、責任意識較差,從而導致消防系統、設備的檢修維護不到位,發生火災時的組織疏散、救援處理也相對遲緩,加上一些業主沒有及時支付物業管理費,使得消防系統處于長期閑置、癱瘓狀態。
2高層建筑火災隱患的防范措施
2.1 嚴格規范高層建筑設計
高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項目的結構設計、消防設計不規范所導致。對此,應加對工程設計環節的監督、管控,建立相應的建筑安全責任制與圖紙復審機制,并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勘察、測量,在充分了解、掌握環境條件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工作。對于建筑內部結構的設計,應嚴格依據我國有關的消防技術規范,以專業、標準的方式劃分防火區域及隔離;對于建筑施工、裝修所用的材料,應盡可能的選擇無毒、無害、不易燃的產品,對于特殊區域、關鍵結構的施工用料,應事先做好防火測試,從根本上避免火災隱患的產生,提高實體建筑的耐火等級。全部設計完成后,應將具體的圖紙、方案報送至有關的公安消防部門,待通過專業、系統的審核與驗收后,才可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此外,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以隨機抽查的方式,對各項設計的完成情況、變更事項加以評定,避免參建單位、在崗人員為謀取利益而隨意篡改設計。
2.2 合理選擇建筑外圍保溫結構
對于高層建筑的外圍結構、保溫層,可燃性材料的使用將進一步擴大火災發生后的規模與擴散程度。因此,應重點加強建筑外圍機構的生產加工、長期使用中的管理、控制,由建設單位、工商管理、質量檢驗部門等有關單位協同合作,進一步統一、明確高層建筑外圍材料的設計標準、技術規范,將具體的監管、質檢工作落實到外圍材料的選擇、采購、生產、加工、使用等多個階段、環節,積極推廣、應用砌塊構建夾層保溫材料。從根本上保證外圍結構材料的質量安全、防火耐用。
2.3 積極組織開展消防宣傳、訓練工作
由于高層建筑的火災救援難度較大,為保證火災發生后的有效疏散、安全撤離、正確處置,消防安全工作應更多的依靠自身的應急力量。對此,作為高層建筑使用期間的主要管理機構,物業管理公司應加強重視其內部主管人員與相關在崗職員的安全教育、消防訓練,在不斷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以講座、傳單、板報等多種形式,提高業主的安全防范意識。在此基礎上,可定期組織全體業主開展火災演習、教授滅火方法等活動,從整體上提高消防應急能力、減少業主的不安全行為。
2.4 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要定期對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進行維修、保養和測試,使其處于良好狀態。物業、使用單位等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制定嚴格的用火用電管理制度和緊急安全疏散方案。高層建筑內設置公眾聚集場所的單位,要嚴禁在營業時進行設備檢修、電氣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維修作業。在焊接切割作業時,必須經過嚴格審批,在落實防火措施后方能作業。電器的使用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從事這些場所的重點崗位、重點工種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技術操作訓練和消防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持證上崗。
3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不僅需要從源頭抓起,進一步規范項目設計、施工中的業務操作及方法,同時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從整體上提高火災防范、救援疏散能力,保證業主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彭毅彬.淺談高層建筑火災預防及疏散逃生方法[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1).
[2] 周軍.中小型城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建筑, 2006(4).
[3] 高云,張浩,弋俊楠.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