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悟然
摘要:現階段,機械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當定位于培養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所以,生產實踐教學已經成為機械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基于此點,本文對機械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機械教學生產實踐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205-01
長期以來,在機械類專業教學中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主,往往忽視了生產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加之大部分院校由于經費緊張影響了對實踐教學的投入,致使機械專業實踐教學缺乏相應的硬件設施投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難以培養學生成為能夠滿足社會和市場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因此,以機械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為切入點改革現有實踐教學模式已經勢在必行。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教師應當在機械理論教學中適當插入實踐教學環節,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提高機械類專業教學效率,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加深對知識的記憶。首先,在基礎理論教學中融入機械認知實踐環節。如,教師帶領學生參觀或拆裝典型機械,包括差速系統、內燃機、制動系統、包裝機械、牛頭刨床、汽車轉向系統等,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物操作相對應;其次,在理論教學中增加現場教學內容。將原本在課堂上進行的有關零部件類型、結構等方面的教學內容轉移到實物或模型現場進行教學,既有利于在不增加教學設備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實踐教學比重,又有利于增強理論教學的直觀化、形象化,提升理論教學效果;再次,在機械類專業教材中滲透實踐教學環節。根據教材實際情況,在每一章節的理論教學完畢之后,增加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讓學生動腦、動手來增強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2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生產實踐教學提供有力保障
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這也是加深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理解的一種有效途徑。實訓基地的建設應以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為出發點,將實訓的過程與生產、管理、服務及建設等環節緊密聯系到一起,以此來形成一個仿真或真實的職業環境。各院校在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應按照具體學生人數及教學資金的實際投入情況,來購置設備和分析軟件,為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實訓基地的建設不要僅作表面功夫,應講求一定的時效性,必須根據學生實際的專業需求及相關專業特點,進行認真規劃逐步完善。學校要堅持走校企合作之路,與企業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環境和充足的實訓崗位,滿足學生實習教學需要。實訓基地的師資力量也比較重要,學校和企業應為學生配備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高的實習指導教師,這樣可以在學生進行實踐時給予其正確的引導。此外,在課時以外的時間里,學校也應以興趣班、技能大賽班等形式經常性地開放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按照自己的興趣到基地中進行實踐操作和技能訓練,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充分地體現出實訓基地建設的真正作用。
3專業課程設計與生產實踐相協同
專業課程設計與生產實習是在完成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教學之后而安排的生產實踐性教學環節。通常情況下,專業課程設計被安排于生產實習環節之后,這主要源于在機械制造技術教學中所學習到的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加工方法選擇、夾具定位原理、機床和刀具的選擇等知識均會在生產實習環節加以應用,使理論知識實踐化。所以,在此環節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專業課程設計,能夠使學生根據課堂教學中所獲取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生產實習中所掌握的實踐技能,實現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設計出具有實用性、合理性、創新性的工藝裝備和規程。此外,學校鼓勵學生自主進行產品零部件開發,從零件結構設計環節到加工環節均由學生獨立完成,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生產實踐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通過讓學生合作完成訓練內容,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集體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
4改革生產實習方式,實施多層次實踐教學
校外生產實習一直是各大院校實踐教學的難點,由于絕大多數企業不愿意耗費人力、物力支持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所以致使機械教學中生產實習環節往往流于形式。針對這一現狀,學校應當改革生產實習方式,實施分段式、多層次的實踐教學模式。學校可將生產實習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組織學生進行專業實習。由學校安排到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內參觀、學習,讓學生重點了解機械制造的工藝、技術和流程及專業工種操作技能。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第二階段,開展頂崗實習,根據學生專業特點,由學校安排到與專業相近企業頂崗實習,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第三階段,展開自主實習,在完成前兩階段實習基礎上,學生可根據自身發展意向,自主選擇機械制造類企業進行實習,這種實習方式對于學生畢業后自身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各階段實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實習報告。
參考文獻
[1] 吉衛喜,顧瑾,孫大躍,等.加強工程實踐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 江南大學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
[2] 劉吉兆,李天生,黃開有,等.機械類應用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0).
[3] 郭鐘寧,駱少明,張湘偉.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