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建設,不僅要從根本上解決收入上的三個差距這個中國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更是要解決政治權利上,特別是在話語上存在的嚴重貧富差距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關鍵是打破權貴精英集團及其操控的媒體對改革話語的壟斷和霸權
沒有意識形態就意味著沒有軟實力。口號性的東西不叫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就是社會成員自身認可和接受,并且內化于心的觀念。缺乏意識形態,維持秩序的成本就很高。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意識形態的約束而光靠制度是根本維持不下去的。
近年來,媒體日趨娛樂化、暴力化、操縱化。沒有思想內容的電視劇在消解主流意識形態,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的主要矛盾,如三個差距問題,被引導到娛樂上。歷史虛無主義通過學界、教育界和媒體,占領了啟蒙課堂。面對強勢話語集團不斷發動的一場又一場文革體的意識形態批斗和人身攻擊,一些人在重大政治問題上保持沉默。與此同時,也要警惕有人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通過操控媒體和輿論,以權謀私,把媒體當成權力斗爭的武器,破壞黨的內聚力。
中國未來改革的設計必須走群眾路線,聽取民眾的呼聲,必須打破少數權貴精英在改革問題上的話語霸權和黑箱作業。為此,要確保人民群眾切實的言論表達自由權利。黨和政府要鼓勵而不是限制人民群眾在國家未來發展方向、政治與經濟改革等大事上自由表達思想觀點的權利。只有人民群眾的呼聲在媒體上合乎比例地得到自由傳播,黨的高層方能準確了解民意,真實把握中國社會現狀和民心趨勢。中國共產黨亟需夯實自己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黨的領導干部不要恐懼網絡和微博上的群眾言論。對于群眾的憤怒言論,不要堵,不要采取鴕鳥態度。大多數民眾對黨和政府發自肺腑的激烈批評,表明他們對黨和政府還存有期盼,他們是在爭取一個惠及大多數中國人民的改革,而不再是僅僅為小集團致富的改革。
為此,黨和政府要出臺政策和劃撥資金,幫助那些沒有資金創建報紙、頻道、網站的弱勢群體,創建自由傳播觀點的媒體平臺,使黨和政府能聽到與中國人口成比例的不同的改革訴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建設,不僅要從根本上解決收入上的三個差距這個中國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更是要解決政治權利上,特別是在話語上存在的嚴重貧富差距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關鍵是打破權貴精英集團及其操控的媒體對改革話語的壟斷和霸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建設就是國家軟實力建設的核心,是營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道德高地。
2004年,美國學者雷默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括為與“華盛頓共識”相對立意義上的“北京共識”,拉開了世界各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高度關注的序幕。中國與世界進入了一個社會與思想發展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與世界面臨許多共同的課題,東西方舊的發展方式和范式需要提升、變革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并不是西方所理解的中國復制了西方模式,而是兩方面的結合,不僅在經濟領域創造性地與世界接軌,同時在政治社會發展上試圖創新西方模式。其發展模式超越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鴻溝,打破了舊有市場經濟話語體系,證明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普世行為的共同敘事話語。
中國能否破解國家的貧富差距和城鄉二元對立導致的人格分裂難題是對世界現有發展模式的挑戰。如果新的知識和新的觀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挺拔勝出,人們將有一個嶄新的視角思考中國和世界的前途與命運,人們現有的政治經濟社會知識范式將發生扭轉乾坤的巨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將成為影響世界發展的強勢話語。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導)
責編/高源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