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針對城市規劃管理和監督管理的現狀,本論文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城市規劃管理與監督管理的模式與方法,給出了具體的規劃管理和監督管理執行措施與建議,對于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方式、運行效率和實施效益等都有著較好的指導與借鑒意義。
關鍵詞: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管理體制管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235-01
城市規劃與管理作為政府的一個重要職能,是運用行政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對城市的規劃進行管理,這是時代進步理論知識和管理實踐相結合的典型應用。現在很多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規劃管理與監督管理,因此,本論文嘗試從行政管理學的角度,從城市規劃管理和監督管理的體制與方式入手,詳細探討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模式與方法,以期從中能夠找到合理有效的城市規劃管理的方法,并以此和廣大同行分享。
1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1 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城市規劃論證不充分、不合理。“規劃規劃,墻上掛掛”、“政府換屆,規劃改樣”等問題并未得到根治。
二是高大全思想盛行,各地競相攀比高、大、全。
三是建筑師缺乏話語權。建筑的決策權不在建筑師的手里,建筑師往往只能起到參謀、陪襯的作用。
四是非洋莫取。近年來,我們對外國人的建筑方案奉若神明,總認為洋和尚會念經,瞧不起中國建筑師。
五是被破壞的近現代建筑和被不斷復制的假古董。在城市大發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歷史意義的近現代建筑。相反,各地卻熱衷于造假古董,“明清一條街”等不一而足。
六是建筑質量問題。據有關資料介紹,國內建筑物的平均壽命只有30多年。
七是獻禮工程、政績工程、標志性工程仍大量存在。不少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論證和準備,匆匆上馬,剛剪完彩又花大錢改造,老百姓受不了,國家也受不了。
1.2 城市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我國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出現了我國城市管理很多無法可依的現象。
二是我國城市管理“人治”現象較為普遍。
三是城市管理民生參與的途徑和渠道十分有限。
四是城市監督體制淪為形式,城市的規劃管理往往是個別領導個人意愿體現,而城市監督機制對于城市規劃管理的監督則流于形式。
2城市規劃監督管理體制與方法探討
2.1 城市規劃監督管理完善建議與措施
(1)推行城市規劃管理委員會制度
在現有的城市規劃管理的基礎上,逐步推行城市規劃管理委員會制度,從各行各業、各行政管理部門抽調一部分人員組成規劃管理委員會,任期3年或者5年不等,如要對城市規劃管理做出修改,必須經過規劃管理委員會的同意方可實施。這樣,就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個別領導隨意修改城市規劃管理的現象,真正發揮了城市規劃管理的職能。
(2)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管理法律法規。
結合現有的城市規劃管理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群眾參與城市規劃管理的辦法,城市規劃管理監督辦法的落實等,只有把法律法規完善起來了,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法治”而不是“人治”,進而保障了城市規劃管理的法律效應。
(3)拓展群眾參與城市規劃管理途徑與渠道。
大力拓展目前人民群眾參與城市規劃管理的途徑與渠道,例如可以開通市長熱線,擴大市領導接待信訪群眾的比例和時間,設立百姓問題專欄等等。只有大力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才能夠實現人民城市人民管。
(4)實施管治結合制度。
對于城市規劃管理,一方面要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同時也要和治理結合起來,對于老城區的改造,污染工廠的取締,農業用地的歸還等等,都要依靠強有力的治理措施保障實施。治理與管理雙管齊下,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城市規劃管理的良性運行。
2.2 規劃審批后的監督管理具體措施與建議
(1)對于房地產公司違章建筑的監督管理措施。
隨著經濟發展迅速,開發力度加大,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缺乏法制意思,為利益驅使,加上有關部門執法力度不夠不嚴,從而滋生了違法建筑的現象,嚴重破壞了城市規劃,擾亂了正常的城市建設管理秩序。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取締制止。
①在依法打擊和整治違法建筑行動中,做好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工作,提高房地產開發商守法意識,使其知道違法建筑屬違法行為,以及違法所應負的后果,積極引導違法房地產開發商主動拆除違法建筑。②加大打擊力度,依法拆除違法建筑,統一執法尺度,一視同仁,堅決做到發現一間依法查處一間,并對違法建筑者處以重罰。③對違法建筑現象的監督和防范要持之以恒,執法切勿一陣風。有關部門可以公布舉報電話,重獎舉報者,以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監督和抵制違法建筑非法占地行為。
(2)對于社區個人和私宅違章建筑的監督管理措施。
對于社區個人和私宅的違章建筑,目前最常見的違章建筑是樓頂公共平臺搭建和加層。為此,可將規劃執法工作走進社區,結合社區管理工作一并納入落實違章建筑的監督管理工作中。
①規劃執法部門可制定方案,狠抓落實,遏制違建,嚴控到位,實施制度化、規范化。②與社區搭建服務平臺,形成聯動機制。通過舉辦現場咨詢會,大力宣傳城市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發放《社區居民公開信》,引導居民自律;與社區簽訂《共建協議》,同時做好辦證、報批服務的引導工作,減少違法搶建行為。③將進社區工作向精細化推進:建立巡查制度,規定規劃執法隊員每周至少主動聯系社區一次、定期開展巡查,并形成書面記錄。④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規劃、城管、國土、居委、物業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針對出現的問題共同探討對策,提高工作實效。⑤建立督察考核制度,規劃執法內部將隊員進社區工作績效作為隊員考核項目,公開舉報投訴電話,使“規劃管理進社區”工作接受社區居民監督。
3結語
城市規劃監督管理是政府進行城市管理的重要職能之一,不僅要落實城市規劃管理職能,而且也要從監督機制落實,只有管理與監督兩手抓,才能實現城市規劃管理的合理化、合法化實施。本論文就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體制問題,探討了城市管理的模式與方法,給出了一些建議措施,對于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與監督管理的效率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當然,更多有效的管理措施還有待于廣大城市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夠最終實現城市規劃管理的水平更上一層樓,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最終獲得廣大老百姓的滿意。
參考文獻
[1] 陳峰.轉型時期的城市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轉型[J].規劃研究,2004(8):9~19.
[2] 約翰.利維.現代城市規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 石楠.試論城市規劃中的公共利益[J].城市規劃,2004(6):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