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村級檔案是村級組織在管理農村各項事務工作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反映村務和村民工作、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種門類和載體的歷史真實記錄。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民和農村各類經濟和社會組織利用檔案解決問題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但當前村級檔案管理的現狀明顯跟不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嚴重影響農村工作和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因此,加強村級檔案管理勢在必行。
一、當前村級檔案工作的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和農村各項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給新形勢下的村級檔案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村級檔案管理工作還遠遠地落后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村級檔案工作發展不平衡
在經濟較發達的省、市、區幾年來陸續制定出臺了本轄區內鄉鎮機關檔案工作規范、村級檔案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鄉鎮領導普遍重視農村檔案工作,并給予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持,村領導檔案意識較強,在每個試點村設立供農民查閱檔案和已公開現行文件的場所,建立村務公開檔案專題目錄,設立“檔案開放日”,為農民群眾提供查閱服務,促進了各種門類和載體檔案的有效管理。而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部分村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檔案工作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有的地方的檔案工作甚至還是一片空白。
2.部分地方村級檔案管理混亂,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大量的村級檔案資料需要收集、整理、補充
一些地方由于只注重收集,不注重歸檔,檔案沒有分類或分類不清;一些專業檔案統統歸入文書檔案,造成管理不適,利用不便;有的雖已用檔案袋保管了,但沒有抄寫目錄,不知道袋子里裝了多少材料、都什么內容。找一份材料有時要翻遍所有的袋子;還有的由于收集過來后未做整理,不少檔案原封不動裝在袋子里,時間一長造成破損、甚至發霉。隨著村委會成員的更換,許多有價值的材料也隨著丟失。
3.部分地方村級檔案工作的各種制度沒有落實,檔案人員、機
構、庫房存在較大不足
雖然在一些村已制定了檔案管理制度,但由于受一些條件的限制,仍有部分村沒有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檔案工作還只是停留在表面。檔案人員由村委會成員兼任的現象比較普遍,個別的村還存在檔案由村支書、村主任保存或在會計家中,限制了村務公開的透明度,使村民擔心集體資產的流失,對村組織不放心等等。
二、阻礙村級檔案工作發展的主要原因
1.村級組織檔案意識薄弱
村級組織由于沒有歸檔意識,造成許多有價值的檔案資料流失。有的地方由于只注重會計檔案的歸檔,甚至認為只要把會計檔案建立起來保存好,以備今后查考即可,使反映本村工作和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價值的材料被遺失,從而無從查證。
2.缺少一定的檔案管理基礎知識,沒有有效的檔案管理方式和手段
有些地方由于只注重檔案的收集,不知道如何規范化地去管理檔案,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對于收集來的檔案資料不知如何處置,存在檔案隨意存放的現象,造成管理混亂。
3.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影響了村級檔案工作的開展和檔案人員的積極性
在一些地方由于經濟不發達,使得保管檔案的基本條件沒有保障,個別地方目前還是檔案室一室多用,甚至是一櫥多用,由于根本不具備保管條件,嚴重影響檔案的安全保管。
三、搞好村級檔案工作的對策
1. 統一認識、高度重視
村級檔案是記載農民、農村歷史的最真實的記錄,是難得的珍貴檔案,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收集和整理,損失將無法挽救。當前應當把涉及農民各方面利益的文件,不管是農民自己形成的,還是黨政部門、各種社會組織形成的,都收集齊全,歸檔管理。對一些嚴重缺乏的檔案資料,村委會要想辦法進行調查,走訪有關同志,確保檔案資料的齊全完整。民政部門作為基層政權建設的職能部門,要把做好農村檔案工作列入指導村委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業、林業、組織部門要配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同做好村級檔案工作。縣、鄉(鎮)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深入一線,搞好業務指導工作。要嚴格按照標準,逐項抓落實,盡快使當地的村級檔案工作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發展軌道。
2. 要進一步強化鄉、村兩級檔案部門的檔案利用功能和服務功能
鄉、村兩級檔案利用的重點是鄉、村兩級的干部和群眾,要把利農便民,方便本鄉、本村利用作為村級檔案工作的重點來考慮和安排。堅持“以人為本”,用有效的辦法解決各村檔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問題。縣、鄉(鎮)、村檔案部門應圍繞鄉、村的中心工作和農村干部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主動向有關方面提供檔案信息,或者利用檔案辦一些小型的展覽,在鄉、村行政中心和農村集市上展出,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傳本鄉本村的重點工作,宣傳鄉、村的發展變化等,通過各種宣傳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利用管理檔案的意識和自覺性,讓普通農民知道哪兒有什么檔案,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利用檔案去解決。
3.領導重視和支持是做好村級檔案工作的關鍵
建立和健全村級檔案工作必須要解決好機構、人員、庫房等實際問題,這是檔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組織保證和客觀條件。要配備專職或兼職檔案員,要有專用的檔案室,要有足夠用的檔案保管柜。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單靠說是辦不到的,必須要得到村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要積極爭取鄉鎮有關部門的支持或可以試行“村檔鎮管”的辦法,確保檔案的安全保管。
4.村級檔案室的基礎業務建設一定要規范
村級建立檔案室在庫房、設備等基礎設施方面可低于檔案館的要求,但其基本的模式應該類似于檔案館。(1)要建立健全檔案工作制度。如檔案工作崗位責任制、各種文件材料歸檔、保管、利用、鑒定、銷毀、統計等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按規范的要求及時收集整理檔案資料。(3)建立科學的分類體系。要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按形成檔案的內容和成分劃分,然后再按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這項工作要在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行。(4)完善檢索體系,實行現代化管理。檔案保管的目的是利用,為了方便各單位和村民查找利用,村級檔案部門要編制科學、實用的檔案檢索工具,有條件的變人工管理為計算機管理,更好地為農民和農村工作服務。
(作者單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四六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