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兩個建設項目榮獲“全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示范工程”稱號
近日,國家檔案局公布了“全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示范工程(第一批)”(以下簡稱“示范工程”)的評選結果,全國共有91個建設項目被確定為“示范工程”,我省有2個項目列入名單,分別為:宣化熱電廠“上大壓小”熱電聯產新建工程、青島至銀川國道主干線河北省清河(冀魯界)至石家莊段高速公路。
近年來,我省檔案部門堅持把轉變檔案發展方式作為第一任務,把提升檔案工作的貢獻率作為第一標準,切實加強建設項目檔案管理。2009年,省檔案局聯合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印發了《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檔案驗收管理辦法》,以此為契機,全省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一手抓指導,一手抓驗收,以“建精品工程,創一流檔案”為目標,密切聯系項目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合力推動建設項目檔案工作持續發展。此次,我省被確定為“全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示范工程”的2個項目,即全省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典型代表。 (河北省檔案局 劉志方)
唐山市檔案學會召開企業檔案管理經驗交流暨學術研討會
唐山市檔案學會近日召開了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暨研討會,14個縣市(區)和部分企業共計36人參加會議。
會上,學習了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分組討論會上的發言提綱。開灤集團檔案館、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檔案館、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檔案館、蒙牛乳業(灤南)有限責任公司檔案室等優秀企業的檔案室(館)分別介紹了各自的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經驗,并互相交流學習借鑒。
市檔案局李麗局長作總結講話,要求各單位會員,特別是縣市(區)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要求企業檔案工作一要主動為企業改革發展服務,二要積極推進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推進企業檔案管理規范化、信息化、科學化,努力開創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唐山市檔案局 賈潤賢 劉翠紅)
承德市檔案館將承德方言土語手稿征集進館
近日承德市檔案館將反映承德民族特色的方言土語手寫稿征集進館。這部分手稿是由戎志軍女士利用17年的時間搜集整理的,資料共3305條。每條方言土語上都用漢語拼音標注發音,對具體含義做了詳細解釋,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匯,還附有例句。
自古以來承德就是一個多民族居住地,滿、漢、回、蒙、鮮等民族文化的融會貫通,特別是此地在清朝年間的歷史淵源,使得許多滿洲話沿用至今并且流傳極廣,再加上承德當地本來就有的一些方言,就逐漸形成了承德人自己的地方話、家鄉話。承德方言土語手稿中的語詞、語句深刻印證了承德地方語言的厚重純樸、細膩微妙,不僅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本地區人民的生活習俗、民俗風情、民族特色,而且它是承德本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學術歷史價值。(承德市檔案局 宋媛媛)
保定市檔案局做客“陽光直播室”電視專欄
近日,保定市檔案局做客“陽光直播室”電視專欄。市局局長張冰水帶領全局人員參加了節目。張冰水局長首先介紹了市檔案局(館)的工作職能、檔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全市檔案工作的總體情況,然后張局長及工作人員詳細回答了主持人關于檔案的作用、檔案的收集管理、編研、業務指導、教育培訓、檔案與民生關系、對違反《檔案法》行為的處罰、查閱檔案須知等方面的提問。節目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使更多群眾了解到檔案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提高了檔案工作的群體意識,暢通了民意溝通渠道,有利于樹立檔案部門服務群眾、陽光施政的社會形象。保定市檔案局將以此活動為契機,認真履行工作職能,積極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為建設“京畿強市、善美保定”做出更大的貢獻。(保定市檔案局)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到撫寧縣檔案館采訪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準備拍攝一部反映中國警察制度發展的大型紀錄片《文明的腳步》,介紹中國警察機關的前身工巡局。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北京地面社會治安非常混亂,清政府成立了工巡局,負責北京社會治安和城市建設管理。影片需要反映工巡局的職能作用,牽涉到清朝末年撫寧縣臺頭營周各莊發生的一起轟動全國的大案。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記者劉無、何磊兩次到撫寧縣檔案館采訪案件經過。
清朝光緒二十七年春,周各莊李際昌一家十二口人一夜之間慘遭殺害。光緒三十年三月,管理工巡局事務步軍統領那桐接管此案,工巡局會同刑部審理此案。1904年10月31日,主犯王維勤在北京菜市口被凌遲處死。當時法國使館士兵拍攝了凌遲的全過程,并印發明信片廣為散發,在西方世界引起極大轟動,紛紛要求清廷廢除這一殘忍的刑罰。1905年4月25日,經法律專家沈家本奏請,清廷廢止了這一酷刑。王維勤因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批被凌遲的人。
(撫寧縣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