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明
縱觀近些年來生物高考試題,在知識方面注重了生物學的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規律等方面基礎知識的考查,并突出了高中教材的重點和主干知識。在能力方面重點考查考生比較、判斷、推理、分析和綜合等能力,特別是在實驗上進行了突破性嘗試。因此解題方法和技巧上要進行強化訓練,以適應高考。尤其是非選擇題,學生普遍感到困難,失分多。
近些年非選擇題題型大致分三類:文字敘述題、圖表題和實驗題。文字敘述題和圖表題基本上是提供信息,提出問題,要求考生利用提供的信息,進行比較、判斷、推理、分析和綜合,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以文字敘述來提供信息的,而后者則是以圖表形式提供信息的。下面提出解題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期拋磚引玉。
一、文字敘述類非選擇題解題的一般規律
1.讀題,提取信息。這是解題的第一步。信息不僅來自題干,還來自小題;既有外顯的又有隱含的信息,因此要仔細分析。有時從要回答的問題入手再讀題,直接提取有效信息。
2.審題,明白題意。明白題意就是弄清題中告訴你什么,要你回答什么。
3.知識定位。知識定位就是圈定知識范圍,從而確定思考的范圍和途徑,避免盲目思考,毫無頭緒,一籌莫展。
4.聯系搭橋。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搭橋。用比較、判斷、推理、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圍繞已知和未知進行全方位思考,找出相互聯系的知識。
5.組織答案。要求:切題正確,回答到位,答案全面,用字(詞)科學。切題正確,就是針對題目要求回答,避免答非所問。回答到位,就是答案要有因有果,說理清楚,要說到點子上。如果已知和未知間沒有直接聯系,必須經過幾個因果關系的知識才能間接聯系,那么答案就要一層一層說清楚。
二、圖表類非選擇題解題的一般規律
圖表類又可分為坐標類、表格類、圖示類和圖解類等。在考題中出現較多的是前兩類。下面就這兩類進行探討。
1.坐標類。坐標曲線圖像題是能力要求較高的一種題型。它要求學生不僅對曲線表達的含義能正確理解,而且能用生物學語言準確描述,通過分析曲線圖象從中找到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規律,同時可以考查學生將圖像轉換成文字,或把文字轉換成圖像的能力,乃至圖像間相互轉換的能力。
坐標曲線圖像的類型很多,有坐標識別型、單一曲線型、多重曲線型等。重要的是要能夠通過數據、圖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找出規律和事物之間的聯系。無論怎么復雜,關鍵都是數和形。數就是圖像中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形就是曲線的變化趨勢,乃至將來動態。正確的解題思路,可分三步(其他與文字敘述類方法相同)。
第一,理解坐標圖中縱、橫坐標的含義,找出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系相關的生物學知識。
第二,找出關鍵的數,即重要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及各點表示的生物學意義。
第三,揭示各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其含義。
一般橫坐標是自變量,縱坐標是因變量。坐標上的曲線實際上是“橫坐標”對“縱坐標”的影響結果。描述曲線可以是“橫坐標的變化對縱坐標如何影響”,或反過來“縱坐標隨橫坐標的變化而如何變化”。
以上三點實際上就是文字敘述類非選擇題的解法中的提取信息,目的是正確理解圖表所提供的信息,并運用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或原理做進一步的分析和判斷;能夠對數據進行加工或換算,能夠根據數據做出適當的推論,等等,方法與文字敘述類基本相同。
2.表格類。這是一類把許多生物學數據及其他資料用表格形式進行統計,呈現給考生的一類考題。表格一般有橫向(行)項目和縱向(列)項目,同向項目可以是性質相同或不同的類別。縱橫交叉處就是對應的數據或其他資料。有效信息就在其中。解題思路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弄清表格設置的目的;行和列各有哪些項目(包括單位、說明);行、列各有什么規律。
第二步:理解表格的行、列含義。表格有陳列類、比較類等。
第三步:挖出表格隱含的信息。即聯系生物學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訴你什么?題目要你回答什么?
三、實驗類非選擇題的解題的一般規律
實驗考題主要有實驗分析題和實驗設計題,實驗設計又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兩類。因為是書面考查,所以主要考查實驗原理、假設、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預期結果與分析。下面對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作如下探討。
1.單因子變量原則。控制其他因素不變,而只改變其中某一因素,觀察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如高中生物第一冊“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和“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高中第二冊“觀察二氧化硫對植物的影響”等實驗就是單因子變量的實驗。
2.設立對照原則。對照是實驗控制的手段之一,通過設置對照實驗,可以消除無關因子對結果的影響,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常用的對照實驗有以下幾種類型。
(1)空白對照和條件對照。空白對照是指不做任何實驗處理的對象組。條件對照是指雖給對象施以某種實驗處理,但這種處理是作為對照意義的。
(2)相互對照和自身對照。相互對照是指不另設對照組,而是幾個實驗組相互對照。自身對照是指不另設對照組,實驗與對照在同一對象上進行,即自身前后的對照。
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除了實驗變量外,其余實驗組與對照組都應該是相同的。一般要做到:生物材料相同,包括所用生物材料的數量、質量、長度、體積、來源和生理狀況等方面特點要盡量相同;實驗所用的器具和裝置要相同;實驗的試劑要相同(包括成分、濃度、體積、量等);條件控制要相同,如溫度、光照強度、pH值、攪拌等都要一致。
3.平行重復原則。控制某種因素的變化幅度,在同樣條件下重復實驗,觀察結果影響的程度。
以上是我對部分非選擇題的解題的看法,敬請各位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