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芳
摘要: 寫作是富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作文貴在創新。要想寫出獨特的作文,關鍵在思維的創新。立意創新要求我們運用發散思維看待問題;選材創新要求我們表現自己的生活,展現自我風采;文體創新要求我們張揚個性,扮靚自我。
關鍵詞: 作文創新立意選材文體
文章應該表達自己獨到的東西,是個性的直接外現。也就是說,文章從立意到選材,從形式到手法,都要有創新,不落前人窠臼,任何一篇名作都不具有這樣的特點。
一、立意創新:發散思維
作文的第一步便是審題立意,以議論文為例。立意的優劣是一篇議論文成敗的關鍵。要提煉出準確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作者就要在思考時打破框框,具有創新思維。
議論文中的供料作文,要求作者通過分析材料,提煉符合材料本意的觀點。“窮人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普遍肯定窮人的做法,從中提取出“窮人有骨氣”的觀點,這是符合材料本意的。吳晗在《談骨氣》中用此材料,目的是號召我們向窮人學習,從中汲取力量,發憤圖強,戰勝我國經濟上的暫時困難,有其特定的時代意義。我們固然不能丟掉這種精神,但今天的我們若碰到了類似情況,則是不是一定要以他為榜樣呢?經過思索后,新的觀點應運而生。比如:成大事者應當能忍一時之辱。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戰敗被俘,卑躬屈膝,以圖東山再起;漢代司馬遷忍辱著《史記》,太史公的名聲隨這部皇皇巨著流芳百世。二戰后,日本國內滿目瘡痍,人們心頭籠罩著戰敗的陰影,但日本國民以難以置信的忍耐精神投入重建家園和恢復經濟的建設中。幾十年后,日本工業迅速崛起,日本國民不買一部美國車,卻讓日產汽車行駛在美國的每一條道路上,日本人就是用這樣的方式還美國人以顏色。
還是“窮人不受嗟來之食”這則故事,施舍者可能也是出于一片好意,可是他態度不好,我們應當從中吸取哪些教訓呢?學生也可以很快提煉出“幫助別人要注意方法,不可傷人自尊,弄巧成拙”之類的觀點。這些觀點獨具慧眼,另辟蹊徑,這樣的作文必然別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二、選材創新:展現自我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只要你的作文展現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才情,自己的喜怒哀樂,哪怕不那么高尚,甚至還有些幼稚,都可以說是創新的材料。
1.“唯我有”的生活
作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用心對待生活,仔細觀察生活,真切感受生活,用“我”的筆寫“我”的生活。考文《我的家庭》寫一天早晨,“我”買8根油條,店主給了10根。“我”認為賣者沒發覺,旁人沒發現,真走運。身為團支部書記的姐姐批評“我”貪小便宜,主張退回去,賠禮道歉。母親是醫生,先進工作者,認為多要不對,但不是自己有意的,送回去多難為情,下不為例。廠長兼黨委書記,市優秀企業家的爸爸認為不是自己有意拿的也不對,要從思想上認識此事性質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責己要嚴,拿起2根油條送了回去。父歸,“我”不哭了,媽不著急了,姐不生氣了,大家都笑了。這樣的材料來自生活,可以說沒有第二個人有同樣的材料,因此它是富有創新意味的。
2.“唯我有”的風采
文章要表現“我”的個性,“我”的追求。滿分作文《我心飛翔》開頭:蝸牛說:“雄鷹展翅可以登上金字塔頂,而我心飛翔,亦可攀上金字塔頂徜徉。”小溪說:“雨珠奮力可以擠破白云降落,而我心飛翔,亦有飛上云顛俯視山川的婀娜。”綠葉說:“紅花耀眼出眾,獨當一面,人人贊不絕口,而我心飛翔,亦會甘為人梯默默耕耘,贏得贊譽聲聲。”或許,雄鷹的矯健、雨珠的輕逸、紅花的美艷都在你想到的情理之中,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蝸牛、小溪與綠葉雖微小,卻也可成就一番偉大……三個比喻材料令人讀來為之一震,嘆服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3.“唯我有”的眼光
素材避免雷同,角度追求創新。滿分作文《穩中求勝》作者選取宋江和劉備的“沉穩從志而來,沉穩從難而來,沉穩從無欲而來”論述中心論點“為人沉穩,穩中求勝”。選材慧眼獨到,準確典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三、文體創新:扮靚自我
近年來中考高考作文都有“文體不限”的要求,認識到了“文體不限”并不等于不要文體,記敘文要像記敘文,議論文要像議論文,文體要規范,而文體規范并不是不要個性特色,不要文體創新。如果在規范的前提下進行文體的創新,花開別樣紅,想必更“討喜”。
2009年南京中考作文題為《今天真好》,有一篇滿分作文以環境保護為立意。應該說這樣的立意算不上多新穎,但這位同學運用書信體,變換敘述角度,以“地球媽媽寫給人類的一封信”的形式詮釋這一主題,不僅顯得情深意切,而且形式上大膽創新,這樣的寫法更容易打動讀者。
文體創新的手段很多。如果你長于編故事,就可選小說、童話、故事新編、科學幻想等;如果你長于抒情,就可選詩歌或散文詩;如果你長于設置情節沖突,就可考慮戲劇或影視劇本。不管你運用哪種體裁,都必須熟知要借用的體裁格式,嚴格遵守所借文體的規范。
文體創新最忌諱嘩眾取寵,那種沒有深刻立意、缺乏真情實感、只追求華麗外表的文章不但不會受到青睞,反而會弄巧成拙。因此,文體創新需慎之又慎。
立意創新、選材創新、文體創新歸根結底還是思維的創新。如果每個人都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思維角度,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寫作態度,寫作還會是件難事嗎?不,不會,我們會愛上寫作。
參考文獻:
[1]中國文學史.
[2]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3]2009江蘇中考滿分作文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