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以此烘托環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年級人教版第一單元作文以寫景為主,批改同學的作文,感觸很深,最大的感覺是學生無法把握什么是寫景,無法把美寫出來,或寫得不具體。寫景記敘文是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的記敘文,是小學生經常練習并要求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類型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寫景作文是接觸得比較多的,但是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出特色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細致地觀察
觀察和感受景物不僅要用眼睛仔細觀察,還需要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角度、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能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著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寫出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廬山的樣子。再如:葉圣陶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準確寫出了溪流經過時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他寫林海,工于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這一囊括比喻、擬人、反問三重修辭格的句式,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美。他寫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恰當的比擬,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在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么樣子,近處看它是什么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么樣子,從下看是什么樣子等。比如:《鄉下人家》中“幾場春雨過后”,“在夏天的傍晚出散步”,“秋天到了”,采用的就是時間順序;《觀潮》一文對潮水的描寫就采用了由遠到近的空間順序。
三、展開合理的想象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作者從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使景物內容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從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林海,聯想到廣廈、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此句將大興安嶺同祖國各地緊緊聯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認識到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親切、舒服”之感頓涌心頭。
四、注意情景交融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而寫,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處理好“景”與“情”的關系。景與情貴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達到水乳交融、不可分離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覽全文,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贊美之情。作者正是憑借這真摯的感情,謳歌了大興安嶺,謳歌了綠色寶庫——林海。他告訴我們,大興安嶺不僅是良材產地,還是科研基地。人們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給大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這說明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興國安邦”的意義,其結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無窮,耐人尋味。
五、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
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只有將靜態描寫景物形態特征和動態描寫利于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爬山虎的腳》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的“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就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描寫手法體現爬山虎葉子的不同特點。又如:《鳥的天堂》中作者第一次經過大榕樹時,對榕樹的描寫采用了靜態描寫;第二次經過大榕樹時,則采用了動態描寫,讓文章更加具體、生動。
六、充分運用修辭手法
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寫景片斷都是非常具體、形象的。許多作家不約而同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景物時,適當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能把景物描寫得更加生動。如:“春天,她像童話里的仙女。山頂的嫩綠色的落葉松,像仙女的紗巾。山間的綠樹,像仙女的綠袍,其間盛開的白色梨花,就像點綴在綠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櫻桃花叢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腳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黃色繡花鞋。”這里的比喻淺顯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擬人結合在一塊使用,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更加顯示了出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總之,寫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根據所寫景物的特點,有所側重地選擇景物描寫方法,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平時要多觀察、多練習,把你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色寫出來,讓讀者感到鮮明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