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
摘要管理信息系統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必修課,本文針對了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的問題,結合教學經驗,提出“理論+實戰+實踐”三級強化教學模式,詳細介紹了該教學模式下的多種教學形式及方法。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溝通教學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計算機類、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的必修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開發過程以及各種類型的信息系統等,同時培養學生實際應用、開發與維護管理信息系統的能力,力求通過實際操作管理信息系統,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功能、操作方法以及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維護方法。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信息系統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多的需求具有信息系統項目經驗的人才,因此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競爭力①。近年來,高校已經向社會培養了很多計算機方面人才,但能夠從事專門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高層次人才還是比較缺乏。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本身存在著不少問題,致使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如何提高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質量,是廣大教學工作者廣泛探討的話題。
1 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抽象、理論性強,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管理信息系統綜合了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運籌學和軟件工程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②,具有知識較多、課程理論性較強等特點。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講授法,抽象地對課程的理論知識進行介紹,照本宣科書中理論,會使學生難以理解,教師覺得這門課教起來很困難,學生聽課也覺得枯燥無味,進而失去學習興趣,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2 課程內容陳舊,缺少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早已過時,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理論多而雜,案例分析不是太少就是跟不上時代;二是其中的系統開發方法嚴重滯后,現在國外發達國家信息系統方法論的研究大都是以原型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為主流,而我國的管理信息系統教科書仍然以傳統的結構化開發方法為主線,對原型法和面向對象開發方法介紹較少。這就導致教材內容與現實中豐富的信息系統實踐相脫節,使學生覺得學習用處不大。
1.3 課時分配不合理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課時分配一般是理論課時多于實驗課時,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理論內容的講解,教學方式大多數仍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教材中全是理論,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記憶大量的文字內容,引起了學生的反感③。教師一味講授而較少給學生提供實驗尤其是項目環境,學生也會覺得該課程難于理解、用處不大,導致學生不能真正理解軟件開發的思想和方法,遇到實際問題時依然不會用學到的方法來解決。
1.4 教師缺乏企業經驗和項目經驗
目前,大多數高校教師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缺乏項目經驗,缺乏企業經驗,在教學中很難做到游刃有余。而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特殊性需要教師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企業前沿開發經驗,把最新的開發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激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 改革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方式
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是每一個任課教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同時認真研究、討論和對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認為適合本課程、最能提高學生軟件水平的教學模式是“理論+實戰+實踐”三級強化教學模式,這是一種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
2.1 理論教學過程
理論教學過程是教學基礎,可以采用專家教授、英語教學、問題導向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手段。
專家教授:主要由專家(教員)進行技術內容的詳細講授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示范和舉例,進行小班課堂教學。
英語教學:軟件開發工作需要一定職業英語基礎。重視職業英語教學,在項目實習過程中輕松掌握職業英語。
問題導向學習法:強調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導,教師提出學習的問題和要求,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進行進行思考和探索,教師幫助和指引學生進行探究并給出評價。其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探究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主動地、有目的地探索并回答問題。
2.2 實戰教學過程
實戰教學過程仍然是在校內進行,是在學習了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的實驗課程,可采用案例教學、影子項目等方法。
案例教學:這是軟件工程教育在長期的培訓業務中不斷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套高效而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和討論等活動,項目教師邊講邊練,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完成實際案例中的任務,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這一新的學習方法將為學生提供觀看專家解決現實問題的機會,之后學生還將系統地進行解決特定問題的實踐,以確保他們今后能順利地完成實際工作任務。
影子項目:將全真案例引入到整個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過程中,成立多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有一個項目導師和多名學生,共同完成全真案例的開發工作。這樣的開發過程會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去接觸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跟著這些有實際IT經驗的教師,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同時,有效地積累企業經驗,實現學生與IT職員兩個角色的有機融合。
2.3 實踐教學過程
這個階段是鼓勵學生走向社會的階段,更具現實意義。其中核心教學形式是溝通教學。
溝通教學:重視學生對IT企業文化的認同,對于有一定實際技能的學生,鼓勵自學,提供模擬創業或項目輔導,幫助學生積極探索新領域,了解IT企業文化,通過到IT企業學習,我們希望縮短學生進入職業崗位后相互了解、溝通的時間,以使他們有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
3 總結
“理論+實戰+實踐”三級強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避免了“滿堂灌”,理論、實戰與實踐交叉進行,在實戰和實踐中體驗和學習理論,真正形成了技術應用能力,使得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高,是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學生的核心崗位能力的教學方法。
注釋
①黎孟雄.項目驅動法在“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7.
②金玨.基于ERP沙盤模擬的體驗式教學法在“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8.
③徐怡,李龍澍.軟件工程教學模式芻議[J].科技文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