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樸
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委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在中央7號文件頒布實施五周年和黨的十八大盛大召開之際出臺了,作為“中央7號文件”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配套具體操作性文件和延續,“意見”的出臺無疑讓廣大學校體育工作者歡欣鼓舞。
“意見”本身就當前我國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五個方面、十七個具體內容做了詳細的規定和要求,既包含了宏觀層面的認識、思路和目標,更點明了具體操作層面的重點任務和監測評價制度,同時附以管理層面的組織領導機制。可謂全面之中突顯側重,高度之上更可操作。這里,為讓更多的人來理解它從而更好地落實,我們僅從現實層面對“意見”的延伸談幾點認識,權作認真學習之后的補充意見吧。
先說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層面。黨和國家對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認識想必無需我們再說什么了,從建國以來的首次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到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頒布,包括“意見”出臺背景、過程、形式等本身就說明了國家層面的認識水平。而下到具體的學生家長和體育教師,我相信也不用說什么認識高度的問題了,即便望子成龍的家長心理底線還是孩子的健康,而體育教師職責也好,飯碗也好,其認識水平更無需做太多工作。唯一需要說明的應該就是學校負責人即校長這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點。雖然在加強組織管理方面點到了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校長,但在認識高度上還應該為一些校長們洗洗腦。
當然,落實的幾個重點任務可謂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但如果我們從地域的視角設身處地想一想,這些任務的完成對有些地區諸如西部、諸如農村等而言是不是現實?是不是能夠僅憑“意見”就可以實施?不要忘了,這些區域的受教育對象可占據著中國青少年學生的大部分,也就是說他們的明天、他們的體質直接影響著中國的未來。關于實施好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關于加強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健全學校體育風險管理體系等等,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問題,在北京、在上海,在經濟發達地區,在一二線大中城市,是可以解決和落實的,甚至目前問題都不是很大,但再往下,到西部、到農村、到貧困地區,要落實“意見”中的上述重點任務,恐怕不僅僅是認識上的問題,還應該再有些實質性的東西了。
好在“意見”中的監測評價體制讓我們為之眼前一亮,這個意義不只體現在落實“意見”效果的監測評價,還在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一種促進。無論是對于校長還是地區,也無論任務是落實還是完成,都是如此。恰逢十八大召開之際,中央7號文件五周年頒布之時,“意見”的出臺應該是逢天時、遇人和,也一定預示著“意見”的頒布實施將對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起到積極而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果說對“意見”還有什么意見的話,那就是應該再早些、更早些頒布和實施。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學》編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