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蓮
摘要: 作者從教學實際出發,認真總結了歷屆高考的經驗教訓,并合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制訂了一套完整的高三教學計劃,通過每一個步驟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完全掌握高中所學知識。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高效教學專項訓練
高三是最緊張、最忙碌的一年,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要進行各種考試,進行高考復習。那么如何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成績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抓住要點、重點,根據歷屆高考試題特點,找準復習方向,進行高效教學。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歷屆高考在重視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都突出以測試語言運用能力為主的原則,形成了以篇章閱讀為主的試題布局。我以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為重點進行有效的復習教學。
一、邊教學邊復習,以新帶舊,復習總結。
在進行高三正常任務教學的同時,穿插對高中內容如語音、詞匯、語法和慣用法等語言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和系統化訓練。每單元除精選課本上的詞匯、語法、填空或閱讀理解習題進行即時訓練外,還要適當穿插語法專項、句型翻譯、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強化習題。并告訴學生:詞匯、短語的學習不能脫離語篇。要求同學通過誦讀課文、范文,試著造句加深對詞語與重點句型的印象。
二、詞匯量的大小決定了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有效的詞匯教學是關鍵。
在平時教學中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將零散的、孤單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已學知識網絡化,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摸索出、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提高復習效率。
1.“點”。歸納常用、常考重點詞匯的基本用法、語法特點、適用條件及相關知識點,特別是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動詞,如need,consider,suggest,expect,prefer等。例如suggest,可表示“建議”,也表示“暗示”“表明”等意;還有suggest doing的結構,以及做賓語從句時要用虛擬句型suggest that sb.(should)do的結構,而作“暗示”、“表明”時則要用陳述語氣;據此還可以聯想到賓語從句中用虛擬語氣的相關動詞insist,demand,order,advice等。
2.“線”。對有共同用法特點的詞匯進行歸納、串聯,形成知識鏈。如,既可作實義動詞又可作系動詞的詞有:sound,smell,taste,get,become,turn,grow,come,fall,go,remain,look,appear,seem等。又如常用動名詞(不能用不定式)作賓語的動詞有:mind,enjoy,finish,imagine,suggest,avoid,practise,delay,appreciate,risk,等。
3.“面”。由點及線,由線及面,培養發散思維和知識遷移能力。對搭配能力強的詞匯在復習時讓學生先進行歸納復習。如復習Put用法時,馬上想到Put away,put aside,put sth.in order,put on,put up with,put through等,再區別記憶。
三、認真總結高考各題型的特點,挖掘出題規律,以求專項突破。
高考試題類型有單項選擇題、完形真空、閱讀理解、短文改錯、書面表達等。下面重點談談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這兩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1.閱讀理解。學生掌握英語語言能力,可以從其閱讀能力上直接體現出來,并且考查學生閱讀能力一直是高考英語測試的主題。這要求教師盡量采用整體教學法,積極培養學生獲取課文中重點細節的能力;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提供的線索做出簡單判斷和推理的能力;理解圖表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基本意圖和基本態度的能力;預測下文的能力;分清文章中的事實和觀點的能力;根據上下文、詞綴推測生詞詞義的能力,等等。
在進行專項復習中,讓學生限時閱讀,培養快速閱讀的技巧。對于學生無法讀懂的文章,采用泛讀和精讀相結合的辦法,通過對語義的解析,使他們理解語篇。閱讀訓練的重點是主旨大意和推理能力的培養。同時,規定學生課外的閱讀量,使他們熟悉各種體裁的文章,提高閱讀能力。同時注意文章的時效性、題材的多樣化。特別關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健康與飲食、環保與節能內容的文章。
2.書面表達。寫作的過程與達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高中整個課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背誦每篇課文中的典型句式和表達好的句式。在高三的作文講解中,也要重視對學生組句成文、文法知識、各種文體的行文方法的指導,并進行范文引導和習文點評。同時通過漢譯英、詞語造句的練習強化學生對句法和文章結構的理解與認識。適當布置練習篇章寫作作業,循序漸進,由仿寫、改寫、縮寫、擴寫,直到學生能逐漸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寫出整篇佳作。這樣,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逐步積累題型訓練經驗,獲得答題技巧,提高語言交際運用能力。當然,對學生在寫作中的常犯錯誤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規范使用大小寫和標點;注意人稱、時態的一致;書寫規范,卷面整潔;把握五種基本句型結構,避免中式英語,等等。對此,在平常訓練中要常提醒,多練習。
四、提前高考模擬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知識專項訓練結束后,要進行必要的考前適應性訓練。培養學生審查試卷和填涂答題卡的習慣,提高良好的適應考試的能力,使學生在考試中能夠發揮正常水平。時間分配上,建議單項選擇用12分鐘,完形填空用18分鐘,閱讀理解用40到45分鐘,單詞拼寫和改錯題用10分鐘,寫作(包括閱讀填空)用25到30分鐘,填涂答題卡用5分鐘(建議每做完一個大題填涂一次,避免出錯和沒時間填涂)。
總之,高三的教學重點就在于通過第一輪對基礎知識的系統復習、歸納、整理、深化,第二輪的專項訓練和第三輪的模擬訓練,完成由知識向應用能力的成功轉化,使學生具備參加高考的能力和取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