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曼麗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發展要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教師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就會積極地、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1.讓學生喜歡英語老師,重視非智力因素——情感效應,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一定要培養與學生的情感,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呢?我認為只有把愛通過行動、表情傳遞給學生,才會使之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才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笑是最有感染力的表情。課堂上教師的微笑就像一縷陽光,帶給學生溫暖。同時,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愉悅、支持和鼓勵,也就能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學習。因此我永遠是以微笑面對他們。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當好組織者外,同時也應該是參與者。教師投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會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從而更愿意接近教師,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自然會圓滿完成。例如在組織競賽或游戲中,我和學生一樣興高采烈地加油、鼓掌,甚至參與到其中,這樣激起了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如果學生表現得出色,則我除了用語言表達鼓勵、贊揚之外,還經常用手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膀,使他們倍感親切。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喜歡我,從而喜歡我所教的科目——英語。
2.導入新課新穎有趣。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導入新課能迅速穩定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為整節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方法要新穎,要努力創設有趣的情境。在教授“Hot Dog and Donuts”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我手拿donuts說:“This is myfavorite food .Would you like some donuts?”一個男生站起來說:“Yes,Id like some donuts.”我把donuts送給了他,他說:“Thanks!”我說:“Youre welcome!”這時全班同學都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目光。大家爭先恐后地說:“Id like some donuts.”我把donuts分送給幾個同學,重復同樣的對話。然后我讓大家把課前準備的食物拿出來,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此時,大家學習熱情高漲,對新單詞donut,hot dog,以及“Youre welcome!”等句子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還能模仿著自由運用。
3.組織游戲教學。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融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學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例如:我在教授人體部位的單詞face、mouth、nose、ear時,將幾個學生叫到黑板前,讓他們做“Touch your face/mouth/nose/ear”等動作,做對了,下面的學生說“Yes”;做錯了,下面的同學就說“No”。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些單詞。
4.利用實物教學,調動學生參與意識。
我充分利用實物教學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將摸、聞、聽、觸結合起來。如教學sweet,sour,spicy,chocolate,sandwich,a hot dog 等單詞時,我讓學生看著真實的物品學單詞,并且摸著、說著、品嘗著,加以有趣的動作,把學生拉進現實中,并讓他們真實地表演出來,這樣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就連平時不愛動口動手的同學也高興地表演起來。學生把課堂當做娛樂的場所,課后回味無窮,也由此對英語產生了興趣。
5.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做個教學的有心人,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出接近生活的模擬語言情境,從而使學生觸景生情。其次,要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自我表現的自主性,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創設交際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shopping時,我要求學生自己設想一個有關shopping的對話,要求他們從家里帶來各種顏色、不同大小的衣服、水果擺在課桌上進行買賣。課后,學生學會有余味,樂在其中,完全融入情境。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達到了實際教學目的,同時,這種情景練習使學生興趣盎然,上課注意力集中,在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中掌握知識。在這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們帶著愉悅的心情參與到學習中,久而久之,他們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6.使用多媒體。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由開始時在優質課、示范課上的“表演”,正式向課堂教學邁進,尤其是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英語課堂上營造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口、腦并用學習過程中增強興趣。學生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培養英語交際能力得以體現,文化背景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滲透。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更能增強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要開發和利用新的教育資源,尋找和捕捉信息技術教育的契機,認真備課,深入研究教材,賦予現行教材內容以新的活力,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英語課的趣味性。利用錄音媒體,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利用投影媒體,創設直觀形象的語言交際情境;利用電視錄像,創設逼真的語言交際情境;利用計算機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為信息技術教育創造更高的價值。
7.發揮課外學習環境的激趣功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們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周邊環境的作用,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如讓每個學生給自己和父母都起一個英文名;重視教學環境的布置,讓墻壁幫助學生學英語;看英文電視節目,聽英文廣播節目,開英文party,等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英語課上興趣濃厚,而且在課外也能利用環境學英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