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闊林
高中體育教學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背景下,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和正確的競爭意識,拓展學生發展的個性空間。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思想基礎。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其次,要讓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還培養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再次,要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認識體育運動鍛煉的根本目的,強調人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滿足與自身發展。這些先進的理念和思想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且對于學校的體育發展有重要意義。
2.轉變教學觀念,增加各方面投入
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指導的教育教學觀,端正辦學思想,既要抓升學率,更要抓普及率,注重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學校體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對體育教學的指導和管理,全面落實學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和社會要重視體育,要去除功利思想,把鍛煉學生身體和意志、學會鍛煉方法、養成鍛煉習慣作為學校體育的基本目標。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充分發揮能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才能把課上好。學校體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因地制宜開展多種體育活動。此外,學校應進一步加大對體育設施的建設,逐漸增大對體育教學經費的投入,提高場地器材的規模、數量和質量,為強化體育教學效果和增進學生健康提供必要的物質保證。
3.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不再只限于強身健體、掌握技術、預防疾病,更多的是緩解學習上的緊張,擺脫生活中的煩惱,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從而獲取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因而,中學體育教學內容要以具有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的傳統項目為主,并逐步開發一些新項目,如:拓展訓練、登山、攀巖等。同時,中學體育教材也要打破單一的運動知識、技能教學內容,建立以健身、休閑為主要內容的教材體系。
在訓練中,教師要有意用科技手段進行指導、診斷,提出改進意見。其中,多媒體教學就是教育教學的一種很好的手段,是重要教學工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中學體育理論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形象的演示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體育理論學習效果。此外,還可以組織類似于拓展訓練的團體項目,通過訓練增強團隊協作的意識,培養堅韌的性格,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質。
4.拓展教學時間,培養學生興趣
體育教學不能只是在課堂中進行,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學生課后合理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經常開展體育活動,包括田徑運動會,球類比賽,拓展訓練營,野外訓練等項目,真正使學生認識到終身體育運動的重要性。所謂終身體育教育思想,是指在體育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和學習為主導的一種思想。也就是說,人們在自身的生活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享受運動的樂趣。因此,學校體育應朝終身體育的方向發展,成為終身體育的啟蒙或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過程。
5.寫好教學反思
5.1寫體育教學反思有利于體育教師養成分析反思習慣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教學反思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每一次認真的教學反思,都是總結經驗,改進不足,自我提高的過程。課前備課無論多么詳細、多么周密,都處于教學預設階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總會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如:學生情緒變化、學生參與程度、師生互動情況,等等,不可能與課前教學設計一模一樣。因此,我們在每一節體育課結束后,都需及時進行體育教學發思,積極反思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及時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在反思、實踐、再反思過程中,逐步養成自覺反思習慣,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5.2寫體育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體育課堂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學,是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目的的,教學環境從教室移到操場,學生活動范圍變大,且活動興趣各不相同,使體育課堂教學具備復雜性、多變性的特點,教師在備課時是很難準確預料和判斷的。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總會有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舉動,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或突如其來的插曲,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雖然在體育課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而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功效的驚人之作,但更多的隨機應變后使教學留下了不堪回首的敗筆,難免會留下諸多遺憾。通過課后反思,我們可以對每節課作出正確的評價,找到反饋的信息,思考課堂教學實踐中每一個環節,使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更科學、更合理、更積極、更有效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體育教學反思則在一定程度上能讓我們輕松應對體育課堂上出現的各種意外,合理運用課堂上各種動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保持可持續性教學效應。例如:學生對學習廣播體操積極性不高,練習中無精打采、有氣無力等,甚至有些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害怕上體育課。我們在進行教學反思時就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學方法陳舊,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可能是連續學習廣播體操,失去了好奇心和新鮮感,等等。只有找到問題所在,及時改變調整教學策略,并關注學生情緒變化,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欲望,形成積極的心理,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
6.建立合理的考評機制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教學應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對學生成績作多維評價,充分發揮考評在體育教學運行中所起的導向、調節、激勵、鑒定作用。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既要考核體能鍛煉的結果,又要重視學生在心理、價值觀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福軍.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