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
筆者有幸參加“全國第五屆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觀摩展示活動”并觀摩了浙江省選送的祝芳老師施教的“水平五羽毛球模塊二——判斷與移動”的課,現將觀摩的感覺、感觸記錄下來,以拋磚引玉。
一、知性的課
授課教師對教材解讀到位,羽毛球是一項以“移動與發力”為基礎技術、以“牽制與反牽制”為基礎戰術的運動。判斷是移動的前奏,是學習羽毛球技術的基點;判斷是一個從“感官觀察——思維判斷——動作反應——位置移動”的過程。所以,本課以落點判斷為先導、腳步跟進為主導、發力擊球和隨后復位為提示的,是一堂知性的課。
二、理性的課
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以專業人員身份,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陪伴學生學習,這樣的教學“不僅授以魚,更要授以漁”。
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有準確的分析,能準確掌握學生的基礎水平和最近發展區,做到“意識與技術共進、技術與體能共進”,是一堂理性的課。
三、細膩的課
(一)目標設置合理而細膩
1.智力方面:“知道判斷與移動在提高羽毛球技能中的地位與作用,能說出三種以上提高判斷與移動的練習方法”。通過有意設置“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的訓練,提高了智力水平,讓人更聰明。
2.技能方面:“在不同球路的組合練習中,能跟蹤判斷來球并應用學過的移動步伐擊球過網。能力好的同學能將球擊到有利區域,發展速度、靈敏、協調等方面的身體素質”。通過“模仿與創造”的技術練習,發展了身體機能,讓人更靈動。
3.情感方面:“樂于承擔練習中的各種角色,能邊想邊練,在合作中獲得進步與快樂”。在練習中體驗“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提升了人際交往能力,讓人更和諧。
4.體力方面:在練習中刺激人體機能,使其發展,讓人更健壯。
(二)策略細膩
教學策略分替代式的整體生成、產生式的體驗習得。祝老師在直接傳授的基礎上,創設“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學習、聯系生活”的學習環境,充分展示課堂教學的效能。
“步伐操”:動感帶勁,簡單直接,入情入境,“真準備”。
“喂球”:良好的來球,便于找落點,降低技術難度,關注移動步法,感受成功樂趣,提升學習信心,“好方法”。
“三人行”:練習有密度、觀察有參照、技術有比較,“有創意”。
傳道有術、授業有方、解惑有法。本課教學策略選擇獨特新穎、運用自如,是一堂細膩的課。
四、平實的課
無論從教學設計、過程展示還是教師的言行,我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堂“細膩而不花哨”的平實課,給觀摩教師有“還能這樣設計”啟示、“我也能上”的效仿。
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本次觀摩展示活動傳導了體育教學“意識先導、技術跟進、體能保障、情感次生”的新理念。
(浙江省仙居縣湫山鄉中心學校31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