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中關村管委會與海淀區政府聯手在示范區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共同規劃打造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特色產業基地,促進高端產業集群式發展
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基地作為中關村示范區著力打造的兩大特色產業基地,日前正式揭牌。華勝天成、朗德華信、華力創通、四維圖新等11家企業首批簽約入駐。
作為率先掛牌建設基地的兩大產業,移動互聯網產業、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是中關村最具競爭力的產業。通過特色產業基地的建設,上述兩大中關村主導產業將實現地理意義上的集聚,充分發揮上下游企業的競爭力,進而打造2至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這兩大專業產業基地將與中關村科學城形成南北呼應的發展格局。
據悉,在中關村的優勢產業領域,未來還將建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云計算等專業產業基地。
中關村: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心
此次掛牌的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位于中關村軟件園和上地信息產業園,以環保園與溫泉園地塊為產業拓展區。首批簽約入駐的企業包括華勝天成、朗德華信、云端時代等移動互聯網產業企業。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已形成完整的綜合性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心。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關村示范區聚集了產業鏈相關企業6000余家,從業人員約40萬。
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完整,取得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聚集了移動終端軟硬件、移動娛樂、移動資訊、移動商務、移動社交等各個領域重點應用的領軍企業。中關村是TD-LTE通信標準誕生地和三大運營商總部所在地,聚集了我國最多的移動應用開發者,百度、新浪、搜狐等用戶數最多的互聯網企業,聯想、愛國者等國內最大的數碼品牌,奇虎、網秦等最大的安全服務商等。
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將充分利用中關村在移動互聯網產業相關應用領域的顯著優勢,圍繞中關村軟件園和上地信息產業園,形成與中關村科學城“南北呼應、定位差異”的移動互聯網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成為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
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將致力于把中關村軟件園和上地信息產業園建成國家級移動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翠湖環保園和溫泉園打造成移動互聯網產業制造中心,在中關村科學城形成移動互聯網產業人才智庫。基地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將中關村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示范性標桿基地,力爭到“十二五”中期,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規模躍上新臺階,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全面建成影響全球、輻射全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
北斗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優勢明顯
中關村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基地位于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園,結合中關村壹號園及其新擴區,以“北清路-七北路”為軸線。首批入駐企業包括四維圖新、華力創通、和芯星通等企業。
中關村聚集了北斗和空間信息產業的戰略資源。不僅有總參測繪局“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總參測繪局衛星導航辦公室)、衛星導航定位總站等政府機構,此外還有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二代導航專項總體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斗導航應用重大項目辦公室”、中關村航天科技創新園等豐富的研究資源。
同時,中關村還聚集了一批北斗系統民用研發和產業化的領軍企業,北斗星通、華力創通、四維圖新、超圖軟件、合眾思壯等5家企業已經成功上市。在全國研制北斗芯片并中標總裝備部北斗民用產業化芯片項目的6家單位中,有4家在中關村,分別是華力創通、和芯星通、泰豪聯星、中科院微電子所;擁有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分理服務資質的單位中,中關村有6家,分別是神州天鴻、北斗星通、國智恒、中寰衛星、航天東方紅和中興恒和。
中關村在空間信息技術創新方面全國領先。在科技部和國家測繪局“2011年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評獎中,中關村企業的創新成果占獲獎總數的65%。在芯片研發環節,和芯星通的“多系統多頻率高性能導航定位SoC芯片”獲得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東方聯星的“高性能多模兼容衛星導航芯片”獲得衛星導航定位優秀工程和產品獎一等獎;在數據處理方面,四維圖新和高德軟件的互聯網地圖調用量占我國互聯網地圖調用總量的90%以上;在終端方面,北斗星通開發出國內首款多系統多頻率衛星導航高性能SoC芯片,華力創通成功開發出北斗/GPS多頻精密導航基帶芯片。中關村企業在空間信息領域有關北斗芯片技術、嵌入式算法及軟件技術、高端產品研發及制造、地理信息與導航地圖、應用軟件技術、系統集成技術、遙感對地觀測設備研發與制造、以及數據處理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國內領先優勢。
中關村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將充分利用中關村在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領域的顯著優勢,致力于把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園建成國家級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示范基地,中關村壹號園及其往北新擴區打造成為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制造中心,在中關村科學城形成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人才智庫。
基地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建立一個產學研合作推動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的機制;集聚一批國內外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龍頭企業;產生一批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技術創新成果;搭建一個國內領先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成一個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示范基地。
培育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移動互聯網、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具有集聚發展的鮮明趨勢,中關村在這兩個產業領域已集聚了關鍵環節的領軍企業、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標準、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明顯的區域競爭優勢,適時在示范區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基地,是中關村示范區促進重點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而采取的重要舉措之一。
未來,基地將進一步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重大標準創制、科技成果轉化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有效發揮移動互聯網、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領域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和整合基地內產學研用資源,探索建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模式,加速研發成果產業化,有效發揮基地作為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和首都創新引擎的重要作用。
四維圖新副總裁張亞飛表示,當代社會的競爭是產業集群的競爭。以導航產業來說,在產業鏈上有芯片、電子地圖、軟件、硬件、服務等多個環節,僅靠一家企業無法上下游“通吃”。這就要求產業鏈上的企業分工合作,專心致志做自己擅長的領域。“入駐產業基地,上下游的企業形成了地理意義上的集聚,這有利于上下游的企業分工合作,形成集團作戰。”
朗德華信、云端時代等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入駐產業基地,主要是看中了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人才、技術集聚的優勢。合作和協同,將壯大中關村產業集群的實力。根據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將分別實現5000億元和1000億元的產業總收入。
記者了解到,未來三年,中關村將進一步加強特色產業基地的規劃、建設和布局。在中關村的優勢產業領域,未來還將建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云計算等專業產業基地,壯大產業集群的實力。最終的目標是在中關村示范區培育2至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
近期,中關村創新平臺擬推出和全面實施“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工程”。將中關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三個層次有所側重地、重點突出地促進發展,形成“641”的產業培育格局,即支持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下一代互聯網、生物、軌道交通、衛星及應用等六大優勢產業引領發展,推動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四大潛力產業跨越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高端發展。
鏈接:
中關村前三季度總收入超1.5萬億
據2012年1至9月統計數據顯示,中關村示范區經濟總體運行保持良好增勢,總收入、工業總產值等產業規模擴張速度雖略有放緩,但利潤和稅費等產業效益指標的增長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總收入規模超過1.5萬億元,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中關村示范區工業總產值為4212.4億元,同比增長13.9%,占全市近四成,自年初以來增速一直高于全市10個百分點左右;利潤總額991.9億元,同比增長22%;企業利潤增長帶動稅收增長,實繳稅費1068.8億元,已超過2011年全年925.8億元的規模,是中關村示范區批復前2008年全年規模的2.1倍,且保持了連續四個月70%以上強勁增長。
中關村北部產業帶平穩快速發展。前八個月中關村北部產業帶實現總收入6553億元,同比增長22.8%,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南部產業帶實現總收入3518億元,受諾基亞等大型企業影響,總收入同比下降3.9%。
中關村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到全市四分之一強,發明專利擁有量占全市六成以上。前三季度示范區企業專利申請量17811件,同比增長27.3%。
另據了解,中關村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建設加快推進。中關村科學城簽約項目建設單位46家,已完工和使用的新建及改造工程11項。未來科技城的神華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神華研究院、中國商飛一期科研樓已經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