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病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4027人進行的調查顯示,99.7%的人感覺身邊就有扛病的人。58.4%的人感覺當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不重視身體健康。
圖片名:1501 圖片名:1502
調查
陜西延安某建筑工程公司職員謝飛,一個月前查出因扁桃體發炎引發牛皮癬,這讓他后悔莫及。他的嗓子不舒服有兩年多了,但總覺得是小毛病,一直扛著,實在難受了就買點兒含片和消炎藥吃。后來,他嗓子頻繁腫痛,不得已才去醫院,醫生建議摘除扁桃體。就在他猶豫是否做這個手術時,他的腿上開始長牛皮癬,醫生告知就是扁桃體發炎引起的。
像謝飛這樣扛病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網,對4027人進行的調查顯示,99.7%的人感覺身邊就有扛病的人。58.4%的人感覺當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不重視身體健康。受訪者中,70后占41.8%,80后占29.0%,90后占3.2%。
原因
當前人們扛病的原因有哪些?調查中,58.8%的人首選“看病難,嫌麻煩”;55.9%的人選擇“自恃年輕力壯”;55.8%的人認為是“看病貴,怕花錢”;51.8%的人認為是“害怕耽誤工作”;24.5%的人認為是“沒有醫保或醫保金額少”。
廣東佛山某家具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楊正彬,每次去醫院都發怵,因為無論掛號、候診還是交費、做檢查,都要排隊,所以不到扛不住時就不會去醫院。他說,一線工人扛病更是常見,“工人是拿計件工資的,活兒多時晚上要加班到10點。而且,一個小感冒去趟醫院就得花300多元,他們承受不起。而且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是在老家上的醫保,在佛山看病不能報銷。”
危險
在醫學上大約有1/3的病是可以自愈的,1/3的病是可以通過治療治愈的,1/3的病是現代醫學治不好的。一般人往往判斷不準究竟自己患的病屬于哪類。另外,一些人自認為年輕、身體好,有病扛一扛就好了,也會產生不好的“示范”效應。每個人的病不一樣,體質不一樣,盲目扛著可能會加重病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扛病”的同時上網查相關知識,來自診,殊不知,過分相信網上的東西和自己的判斷,容易出現大問題。比如,上世紀60年代出現的“反應停”事件,受害人群就主要是醫生、教師、工程師等知識水平較高的群體,她們聽信宣傳,在有妊娠反應時吃這種藥,結果生了很多畸形嬰兒。在當今信息時代,如何提高健康素養,做一個理性的健康消費者,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怪圈
現在很多人身體不健康,主要是作息不規律所致。一些人一心撲在工作上,積勞成疾,一些人則通宵泡吧、玩網游,始終讓身體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大大增加了患病的概率。
現在有不少人三四十歲就發生心臟病猝死,讓人惋惜。什么時候才能走出“年輕時用命換錢,年老時用錢換命”的怪圈?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要少吃肉、多吃蔬菜、少喝酒、不吸煙,養成一個好習慣終生獲益。
事實上很多慢性病都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應該做合理的安排,盡量固定作息時間,抽空選擇喜歡的運動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