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希望全國林業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學習陳立軍先進事跡,以林為業,扎實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
德國林業在持續提高森林平均蓄積量和生長量的同時,保持了與自然生態、社會環境多種要求的高度協調,在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法規、公眾林業教育、城市森林建設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中國林學會理事長江澤慧
候鳥的大量捕殺,將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破壞生態鏈的重要環節。候鳥與景觀有密切關系的就是濕地生態,作為濕地生態圈的重要一環,候鳥越來越少,對濕地景觀的影響最大,一些濕地生態景區失去候鳥的停留,基本上失去了作為景區的最耀眼光芒。
——中科院廣州地理研究所黃少輝
讓勞動者從容地享受假日休閑的樂趣,既關系到公眾的權利和福利,也有助于釋放全社會巨大的內需潛力。只有在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公共政策等方面多方發力,才能讓更多中國的假日休閑更加理性和從容。
——媒體評論員湯嘉琛
要聞
“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大型圖片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辦
2012年10月26日,在全黨全國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際,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共同舉辦的“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大型圖片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展期一個月。本次展覽分為序篇和9個主體部分,全面展示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平凡歷程,集中反映了黨的十六大以來科學發展的成功實踐和國家建設、人民生活的歷史性變化。在9個主體部分展廳里,一張張照片、一幅幅圖表、一件件模型和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現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工作和對臺工作、全方位外交、黨的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
國家林業局舉辦自然保護成就展
10月25日,“喜迎十八大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成就展”在國家林業局開展。本次展覽主題為“保護珍貴自然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拯救穩步推進,野生植物保護拯救取得新的進展,自然保護區建設成績斐然,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檢測防控體系初步形成,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產業健康發展,為全球生態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和廣泛稱贊。
本次展覽以豐富、詳實的圖文資料,全面展現了十年來我國自然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
聯合國:2030年城市將更大更環保
日前發布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預測,到2030年,城市覆蓋面積將擴大150%,其中大部分擴張將發生在中小城市。這為創建更環保、更健康的城市提供了機遇。報告稱,一些簡單的規劃措施就可以幫助減輕城市污染并保護動植物,例如建造更多的公園、樹木或屋頂花園等。而這些措施的效果在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新興國家更為明顯。
第四次全國氣象科普工作會議召開
由中國氣象局、科技部、中國科協及中國氣象學會聯合舉辦的第四次全國氣象科普工作會議,2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會上指出,氣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要部分,是做好公共氣象服務工作、發揮公共氣象服務效益的重要環節。要以提高全民科學素 質和公共氣象服務效益為目標,著力發揮氣象科普工作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作用,提高氣象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構建氣象科普社會化工作格局,提升氣象科普的 能力和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不斷開創新時期氣象科普工作新局面。
中國最大淡水湖進入低水位期? 縮近3000平方公里
2012年10月25日,江西九江,由于水位持續下降,鄱陽湖九江市星子縣白鹿鎮水域大片湖灘裸露出來。受降雨明顯偏少、長江來水減少等因素影響,近期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江西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水域面積大幅縮小。水文部門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0月25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為11.97米,跌破12米,進入低水位期;鄱陽湖湖區水體面積1060平方公里,比今年8月16日的3990平方公里,縮小近3000平方公里。水文部門表示,近期如無明顯降水,鄱陽湖水域面積將進一步縮小。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57%? 能源安全形勢嚴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白皮書稱,近年來,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上升較快,其中石油對外依存度從本世紀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白皮書透露,我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雖然近幾年中國能源消費增長較快,但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僅為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未來能源消費還將大幅增長。
此外,白皮書再次強調凡是列入國家能源規劃的項目,除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以外,都向民間資本開放。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能源資源勘探開發、石油和天然氣管網建設、電力建設,繼續支持民間資本全面進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
甘肅著力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綠色食品無污染、安全、優質,它的認證和監管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開發綠色食品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省農牧廳副廳長指出,甘肅作為農業大省,地處西北內陸,遠離工業發達地區,發展綠色食品符合省情,建設綠色食品基地,發展特色經濟、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加工業,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數字
云南將生態治理1000萬畝陡坡地
日前,云南省出臺了《關于實施陡坡地生態治理的意見》?!兑庖姟诽岢?012-2020年完成陡坡地生態治理1000萬畝的目標。其中,積極爭取國家退耕地還林任務200萬畝,省自籌資金實施800萬畝?!笆濉逼陂g實施400萬畝,“十三五”期間實施600萬畝。
近90%沿海城市缺水 其中18個沿海城市極度缺水
昨日,由3萬多名海洋科技工作者歷時8年多,航行200多萬海里完成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在北京順利通過總驗收。這標志著我國已基本摸清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結果顯示,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日益嚴重,11個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的52個沿海城市中,極度缺水18個、重度缺水10個、中度缺水9個、輕度缺水9個,近90%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問題。水資源已經成為制約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我國“野生植物之鄉”達
22處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日前授予河南省嵩縣“中國銀杏之鄉”,浙江省長興縣“中國金錢松之鄉”,吉林省龍井市、松江河林 業局“中國松茸之鄉”、“中國天麻之鄉”,湖北省羅田縣、利川市“中國蘭花之鄉”、“中國水杉之鄉”,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中國肉蓯蓉之鄉”稱號。至 此,我國已有22個縣(市、區)被授予“中國野生植物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