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禮



在我國,要從成份上分,大致分兩類:干部和群眾,即“官”與民。其位置如何正確地擺呢?還是《江山》這支歌唱得地道:“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而干部=“官”,就該“天地之間是個人”。
然而,古今某些“官”兒就不是人,他們不說人話,不干人事,不吃人飯,不近人情,當的是“爺”!瑞環同志早在16年前斥責道:“在我們的一些干部中,有的不深入實際,慣于講空話套話,做表面文章;有的不聯系群眾,不關心群眾疾苦,當官做老爺;有的作風霸道,壓制民主,獨斷專行;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沽名釣譽;有的講排場擺闊氣,貪圖享樂,揮霍浪費;有的目無法紀,專橫跋扈,欺壓群眾;有的以權謀私,貪污受賄,腐化墮落,等等。”
如此“當官做老爺”者,現實并不罕見。江蘇濱海縣司法局一位副局長,僅因打掃衛生之事就跟一位科長發生矛盾,便對其又罵又搡又踹,導致該科長左股骨粉碎性骨折。再有甚者,去年5月被法院刑判19年的山西忻州市保德縣住建局副局長李志強,不但是個大貪官,而且橫行當地多年,刁難、凌辱、毆打不順從他的下屬、群眾,成為一大“官霸”!
“官霸”之流為何不是人呢?是因為他們的所言所行,根本不符這“一撇一捺”偉大的“人”字內涵,悖逆、背叛人世間至高純潔的稱謂!
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在“三皇五帝開天地”的年代,就揭示了“天人合一”的真諦,從大自然生命層面,告誡人與天得合為一體,和諧共存。倘人離開天,便無立錐之地,人必須敬畏于天。
并且,從政治角度而言,“天地之間是個人”中的人(官兒)同被喻為“天地”的各族民眾的關系,是一個真理性的社會生態方式,即健全的執政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必須上靠蒼天,下扎大地之中。
立黨為眾的中國共產黨從她誕生的那一天起,正是依靠人民的蔭護,避開了上海外國巡捕的搜捕,轉移到嘉興南湖紅船上,勝利地召開了中共一大會議,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所以,毛澤東深有感觸道:“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在漫長的革命歷程中,共產黨闖天下,打江山,最終成了執政黨,皆因“依靠民眾,即‘靠天”!旁的不說,僅國內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一役大捷,民間便出動了常備民工27.6萬,二線民工15.4萬,臨時民工69萬。對此,開國元勛陳毅慨嘆說:“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說實在的,你就是領袖、導師,一旦離開民眾,也必然寸步難行,一事無成。想執政,豈非白日做夢?!即便你執政了,但不執政為民,惹煩了老百姓,那么“水亦載舟,亦可覆舟。”因此,不管多大多高的“官兒”,歸根結底,你全憑“權為民所授”,你絕不是“爺”,而是人民的公仆!
還有,所有“官員”,無論是主席、總理也好,還是一名基層的公務員也罷,你們的俸祿全來自納稅人,即老百姓。正是他們以自己的無私大方和豐富營養在養育著你們。因此,你們必須以民為本,敬業勤懇,須臾不能脫離。否則,就下崗失業,淪為無水之魚,無根之木!就是從人的本能而言,一切“官員”也是人,也必需“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日用品,全依賴天地的主人——老百姓生產的。為此,稱人民群眾是全體“官員”的衣食父母,當之無愧!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中共締造者之一毛澤東曾語重心長地要求“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鄭重宣誓“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要想答卷“合格”,最底線的標準,就是“我們一切工作干部”,老實規范地做好“天地之間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