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霞 蘇利萍
1 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的授課步驟一般是首先對所要講述的內容進行演示講解,然后根據教學情況留下課外習題,并帶領學生進行上機實踐。這種教學方式,通常來說只關注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視了學生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知識綜合利用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軟件課程的教學一般與硬件課程教學之間的劃分十分明確,這同樣不利于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實踐運用和鞏固提高。因此,為了改變教師課堂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現狀,改變單一的、忽略了學生個體差異和特征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運用水平,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堅定、有計劃地推進計算機教學改革。
除此之外,計算機技術不斷向著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在不斷向著功能越來越強大、應用越來越廣闊、所涉及的知識越來越復雜的方向發展。因此,只掌握了簡單的辦公軟件之類的程序的基本功能,就認為掌握了計算機技術是淺層次的,要想從更深層次上對計算機有所了解,必須更加深入地進行學習。然而,我國目前計算機教育的重點,卻多數放在了基本的計算機知識記憶和常用的計算機軟件學習上,而很少涉及更深、更廣的內容,對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提升造成了限制。因此,計算機教學改革,也是進一步提升計算機教學水平的需求。
2 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2.1 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為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實施提供了物質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進步,計算機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常見、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計算機硬件的發展使得計算機的運行速度越來越快,性能越來越廣,價格也越來越低,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也越來越普及。而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進步,則使得計算機的操作變得越來越簡易,人機的交互界面越來越友好,使計算機逐步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學習、辦公工具之一。而這些,都為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實施以及計算機教學工作的改進打下了堅定的物質基礎。
2.2 計算機學習方式的靈活多樣,為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實施提供了途徑和可能
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計算機學習操作的方便簡易,都為計算機教學脫離傳統的任課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提供了途徑和可能,使得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可以不完全依賴于任課教師講解傳授。現在,很多計算機教材都帶有隨書光盤,光盤中帶有相應的教學內容的電子教案或課件,以方便學生自學。其次,現在互聯網上也有很多遠程的計算機教育課程,很多學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并在校園網上上傳有很多學習課件,這些都為學生學習計算機提供了很好了便利條件,為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推行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了途徑和可能。
3 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建議
3.1 健全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
健全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是實施計算機教學改革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多模式、個性化的教學體系,能有效的促進計算機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具有指導意義的教學計劃,健全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在科學的、個性化的教學體系中,具(下轉第49頁)(上接第40頁)有指導意義的教學計劃,應由學校專門設立的教學機構負責制定,如:計算機教學中心或者計算機公共課教研室等,這個專門的機構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對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內容和情況進行管理,其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安排,來對教學進行管理。
3.2 完善計算機教學內容
在學校計算機教學活動中,不應只涉及考試所需的或基礎教材所規定的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還應在此基礎上補充一些更廣泛、更實用、更前沿、更專業的知識,來完善已有的計算機教學內容。
3.3 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
要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應首先改變傳統的、原有的“板書+講解”的教學模式,改變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教學狀況。樹立“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計算機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計算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建立起自身的知識和結構和能力結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計算機教學活動的要求。其次,盡可能地采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來改進現有的計算機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教學信息量大,教學內容形象生動,教學進度快,教學效果好,因此,將其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將對計算機教學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
3.4改進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評價體系,過多關注了理論知識和學生的考試成績,從而導致了“重理論、輕實踐”和“應試教育”現象的出現,不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因此,在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把計算機教學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上,并根據本校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使計算機教學的考核和評價工作更加科學合理。
3.5 加強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計算機是一門新型的學科,而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因此,計算機任課教師必須保持持續學習的狀態,不斷充電,才能跟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才能把最新的、最實用的、最科學的、最適用的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所以,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時,學校應定期開展培訓和教研活動,對任課教師的計算機技能、計算機教學方法、最新的教學理念等進行培訓,并通過定期舉行教研會,讓教師針對教學過程中問題、經驗等進行探討交流,以促進計算機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其次,學校要構建一支高質量的計算機師資隊伍,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大計算機人才的引進力度,提高任課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教研水平。最后,學校應制定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定期對任課教師進行考評,針對教學態度、執教能力、教學質量、知識技能水平等多個方面進行,并及時組織任課教師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收集和總結工作。
以上這些改革措施,能為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計算機師資隊伍提供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