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發達國家銀行的發展經驗,對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又好又快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借鑒美國銀行發展先進經驗入手,分析我國商業銀行踐行“客戶快樂”中的問題,提出我國商業銀行文化建設核心取向與推進策略,以拋磚引玉。
一、“客戶快樂”是美國銀行發展的關鍵和企業文化精髓
美國銀行創建于1968年,前身是1904年由意大利移民創立的意大利銀行,1929年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并后實力進一步擴大。為加強競爭,發展壯大,該行一方面在全美范圍內建立并發展了數以百萬計的銀企關系;另一方面,通過幾次大規模的兼并實現了快速擴張,成為全球首要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發展中,美國銀行始終不僅認為自己是銀行,更認為自己是“社會的建設者”和“客戶的鄰居、朋友”,并用這些概念強調其從事的不僅僅是與金錢打交道的工作,更是在幫助他人與社會實現“快樂”。正是憑借這樣深入人心的經營理念、發展定位和企業文化,使美國銀行樹立起了良好的社會公益形象,其品牌像蘋果電腦和耐克運動鞋一樣家喻戶曉。
對銀行家來講“客戶快樂”是使銀行家成為客戶最有價值伙伴的過程和實踐,歸根結底是如何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對銀行來講,“客戶快樂”是反映客戶是否愿意忠于銀行、是否愿意向朋友推薦銀行、是否愿意使用銀行更多產品的關鍵指標。為實現“客戶快樂”,美國銀行一方面以“客戶快樂”作為自身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指標,以“客戶快樂”調查來衡量顧客的滿意度,不斷完善、優化和創新服務;另一方面致力為客戶提供一應俱全的銀行服務。同時,致力于工作要求和員工的需求雙向滿足。美國銀行的服務遍及美國21州、哥倫比亞特區及全球30個國家,全力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并努力使“客戶快樂”。
美國銀行之所以得到迅速發展和持續盈利,成為環球首要的金融服務機構和美國第二大銀行,源于它能夠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始終貫穿和追求“客戶快樂”?!翱蛻艨鞓贰奔仁敲绹y行企業文化的精髓,又是其成功發展的根本經驗和關鍵所在。
二、我國商業銀行倡導和追求“客戶快樂”的實踐與問題
2005年以來,伴隨美國銀行入股中國建設銀行,加快了我國商業銀行學習與引進美國銀行“客戶快樂”和“客戶之聲”調查等方法,取得了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
(一)認知上存在偏差
一些銀行并沒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追求“客戶快樂”,缺乏推動“客戶快樂”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的片面理解“客戶就是上帝”,采取“一刀切”方式推動“客戶快樂”,有的強調“客戶快樂”,忽略“員工快樂”,甚至將“客戶快樂”與“員工快樂”對立起來,弱化了“客戶快樂”。
(二)行為上存在偏離
有的銀行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存在要求客戶多付這樣、那樣的費用,甚至存在多收、亂收服務費用的情況,有的商業銀行自行制定的服務價格,未“明碼標價”,這些使銀行“客戶快樂”大打折扣。
(三)實施層次不對稱
一些銀行市場拓展體系與客戶群體還未能實現資源對等,在服務客戶數量、規模和層次上,不能區別對待,分層實施,有效跟進,滿足不同層次客戶需求。如對大中型集團客戶和省市縣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機構,大多并未相應對等提高服務層級,難以實現“客戶快樂”。
(四)管理體系不健全
部分銀行存在客戶管理鏈條長、市場反應慢、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不能適應市場和客戶變化的要求,未能對客戶關系中多種制約因素采取持續和經常的協調管理, , 影響了“客戶快樂”。
(五)信息交流不暢通
一些銀行由于沒有統一專門的軟件和管理工具,分層收集客戶檔案資料存在不規范、不全面、不對稱的情況,獲取客戶信息滯后并不能共享,影響了“客戶快樂”的推進。
三、推進我國商業銀行“客戶快樂”的實施策略
(一)提升認知程度,實現“客我共贏”
推進“客戶快樂”,必須首先提升對“客戶快樂”認知程度。一是樹立“尊重讓客戶快樂”、“溝通讓客戶快樂”、“專業讓客戶快樂”、“增值讓客戶快樂”、“快樂為客戶服務”、“員工快樂帶動客戶快樂”的理念,將“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落到實處。二是強化商業銀行的“一線為客戶服務”、“二線為一線服務”、“領導為員工服務”、“全行為客戶服務”的整體服務理念,讓員工快樂為客戶服務。三是踐行“為客戶創造價值、助客戶實現夢想”的理念,用銀行企業文化影響和凝聚客戶,實現“客我共贏”。
(二)制定總體規劃,科學有序推進
“客戶快樂”是商業銀行的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銀行應總體規劃,突出三個層次,把握兩個重點。
三個層次:一是精神層面,重點做好服務文化氛圍培育,促使“客戶快樂”成為員工的服務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二是制度文化層面,重視建立完善提升服務、推進“客戶快樂”的相關制度,保證和推動“客戶快樂”;三是操作層面,重在網點環境、便民設施及員工具體服務行為和個人能力提升方面體現服務文化。
兩個重點:一是致力創新服務。鼓勵、引導員工積極創新思路,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點和個性化的特色服務;二是注重客戶體驗。通過客戶所反饋的服務體驗和快樂感受,對員工形成正向激勵,從而在服務中形成“快樂互動”。
(三)明確市場定位,致力“客戶快樂”
界定和選擇客戶是銀行“客戶快樂”的首要問題。一是應至上而下,全面分析服務區域內的經濟結構、趨勢和同業情況,按照成本收益法對現有客戶進行分析、論證,找準自身優劣勢,確定自身發展的市場定位。二是應把維護現有客戶、拓展潛在客戶、挖掘潛在客戶與客戶定位結合起來,集中資源優勢,針對性做好快樂營銷和服務。三是應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客戶利益的最大化,實實在在為客戶創造更多回報,吸引客戶,留住客戶,讓客戶快樂。
(四)建立分層機制,落實“客戶快樂”
客戶群體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銀行應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通過規模、業務量、信譽等指標將客戶劃分等級,建立客戶分層機制,對產品或服務方式進行有效整合,運用有效資源,為不同等級的客戶群提供所需優質服務,落實“客戶快樂”。
(五)實行差別化服務,推進“客戶快樂”
對個人客戶、零售業務產品,可推行“一站式”服務,靈活、有效地抓住市場,拓展業務。對系統性優質客戶,通過綜合的理財優勢和專業精良的服務, 充當客戶戰略顧問,提供投資方案籌劃、資本運作、資信征集等各類高附加值服務。對系統性一般客戶,重點為客戶提供先進的服務方式、服務手段上,依托現代科技支撐,推進“客戶快樂”。
(六)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客戶快樂”
針對市場、客戶變化,適時通過對其營銷服務組織架構的調整優化,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客戶變化的全新扁平化營銷服務體系,這就要求在梳理各項業務流程中,做好流程重組和優化,以達到方便客戶、提高客戶服務效率,提升“客戶快樂”。
作者簡介:洪洋(1964-),女,漢族,湖北黃岡人,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任職建行武漢省直支行,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