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祥
方便面又叫泡面,起源于日本,卻流行于中國。它是一種簡易型快餐食品,在傳統的面條和拉面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和添加劑,經過脫水處理,最后成為便于攜帶、口味多樣、加工方便的快捷食品。
應當說,方便面的出現和流行確實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它節約了我們烹飪的時間,滿足了我們隨時隨地用餐的需求,而且,它還能夠與多種調料搭配,使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出多種選擇。
如今在職場中生活的朋友們幾乎每個人都吃過方便面。它既可以當點心、宵夜,又可以當正餐,而且食用方便,非常適合生活在辦公室的青年男女。然而,你是否知道,在方便面如此方便的背后,存在著多少“方便”的誤區嗎?
首先,方便面缺乏營養。通常的方便面,是用面粉和各種添加劑制成的,面粉經過干燥處理后,營養成分大部分會流失,添加劑里也缺少營養成分。而從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六大要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來看,只要缺乏其中一種營養素,時間長了,人就會患病。而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湯料只含有少量味精、鹽分等調味品,即使是各種名目的雞汁、牛肉汁、蝦汁等方便面,其中肉汁成分的含量也非常少,遠遠滿足不了我們每天所需要的營養量。所以,方便面充其量只能起到“管飽”的作用,別指望它能夠給人帶來什么良好的營養成分,長期食用是毫無益處的。
其次,方便面容易變質。方便面是經過油炸后干燥密封包裝而成。盡管現在很多方便面都號稱不是油炸的,但多少都會含有食用油,因此,放置的時間一長,方便面之中的油脂就會被空氣氧化分解,生成有毒的醛類過氧化物。經常食用這種油已變質的方便面,會引起頭暈、頭痛、發熱、嘔吐、腹瀉等中毒現象。食用前要檢查是否過期,如果發現面餅的表面變色、生有霉菌、有蟲蛀痕跡時,就一定不能再吃了。如果聞到有“哈拉”味或其他異味時,也絕對不能食用。
再次,方便面容易受到污染。方便面的包裝簡易,封閉不嚴、存放時間過長,有被細菌、有毒物污染的可能。因此,方便面的衛生不容忽視。一般要根據需要來決定購買數量,一次不宜存放過多,存放的時間不宜太長,要選購包裝完好、商標明確、廠家清楚的。包裝破裂就容易被污染,又會加速方便面氧化變質的速度。
因此,在食用方便面的時候必須要走出“方便”的誤區,不可隨便食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能不吃就不吃。方便面只能用于“救急”,僅限臨時就餐不便或受到條件限制吃不到東西的時候食用,而且一天最多吃一次,也不能天天都“方便”。
二是混搭著吃。有條件時一定要煮著吃,混搭著吃,即在煮的過程中,放入一些掛面或手搟面(有條件的人平時可以搟一些面條凍在冰箱里,待吃方便面時一起摻兌一些,味道會非常好)。還可以多放一些青菜和副食,如菠菜、油菜、白菜葉以及雞蛋、木耳、香菇、西紅柿等營養豐富的配料。
三是方便面的調料不要多放。每包方便面里都會附帶有調料包,須知這些調料包是針對不同口味群體的“最大量”,切不可以為那是標準配方,只要一做方便面就把所有調料都放進去,因為調料也有“副作用”,不是放得越多越好,要根據自己口味的需求,適當加入,能夠達到最佳口感即可,不宜太咸或色澤過重。
四是要配合吃些水果,以補充營養成分。每次餐后應當吃些含有維生素的水果,以彌補營養的不足。特別是患有腸胃疾病、胃口不佳、吸收不良的人,最好不要吃方便面。
總之,從目前來看,“方便面”在職場中的作用還是“功”大于“過”,因此不能取締。只是我們一定要懂得其中的利害關系,并跳出“方便”的誤區,讓方便面成為我們既方便而又不“隨便”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