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杰

2011年10月,楊女士刷卡消費6502元,在賬單到期日,她只往信用卡里存了6500元,把2塊錢的零頭給忘了。事后,她被通知要繳納96.295元的利息。
其實, 不止楊女士一人遭遇信用卡收費“怪象”。作為一種舶來品,信用卡發卡量從最初的幾百萬張,到如今的近3億張,差不多每5個中國人就有一張信用卡。與此同時,信用卡霸王條款等話題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眾多持卡人紛紛大倒苦水,稱自己在使用信用卡時,遭遇了種種不公平待遇。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信用卡收費有哪些怪象吧。
第一怪:全額罰息
目前,大多數銀行都實行信用卡逾期還款全額罰息的規定,即一旦超過還款最后期限,就算還有1分錢沒還清,發卡行都會對持卡人按照總消費金額計息。據記者了解,早在2009年,工行就取消了信用卡全額罰息,采用“部分還款,部分計息”方式。記者獲悉,一些銀行如建行于2011年8月,招行及北京銀行于2011年11月,也逐步推行“容差還款”政策,也就是把賬單內到期欠款的小額零頭自動滾入下期賬單中。
第二怪:取自個兒的錢也得交手續費
通常, 銀行是不鼓勵持卡人往信用卡里存錢的,但如果你有多余的錢存到了信用卡里,能取出來嗎?拿信用卡取過錢的人都明白,銀行也是要收手續費和利息的,就算你取的是自個兒存的錢,也要支付0.5%至3%的手續費。
第三怪:取100元,手續費30元
一般儲蓄卡的手續費收取規則,多是約定每筆手續費的最高支付限額。例如,從銀行轉賬收取0.5%手續費,每筆最高限額50元,也就是說無論轉多少錢,最高也就只需要支付50元手續費即可。
但在信用卡這里,一切就都變了,不少銀行只規定了每筆提現手續費的最低額度,浦發銀行甚至規定每筆取現手續費最低為30元。也就是說,持卡人就算支取100元,也要收取30元手續費。
第四怪:想還錢?沒那么容易
五一期間到北京旅游時,錢包被偷的大三學生韓毅,決定先拿信用卡取些現金。然而,2天后,韓毅風塵仆仆的趕去銀行還款時,卻被告知只能將之前產生的消費5000元欠款還清后,才能償還這筆取現本金。韓毅立刻傻眼了。
記者了解到,銀行規定同期賬單還款順序先后分別為:利息、費用、預借現金本金、消費透支款,并且上期賬單欠款優先于未出賬單欠款。
第五怪:銷卡45天內風險自擔
如此多的收費怪像,我不用信用卡總可以了吧?告訴你, 沒這么簡單。多數銀行收到持卡人銷卡要求后, 都有一個3 0—4 5天的預銷卡期,之后才能正式銷卡。而且信用卡注銷后4 5 天內,萬一發生盜刷等風險,所有責任由持卡人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