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以湖
作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形態,現代市場經濟是代表著一種新的社會運行方式的。現代市場經濟制度的最本質特征就是經濟關系的契約化。作為一種新型的契約文明,現在市場經濟內在地形成一種對社會信任的需求。現代市場經濟不但是一種經濟運行模式,更是人類文明發展一定階段所采取的一種文明方式,現代市場經濟對社會信任是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促進社會信任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
現代市場經濟與社會信任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巨大的發展過程。毫無疑問,現代市場經濟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開放性,其這一特性促使世界上不同國家的企業都融入到世界市場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一切國家的消費以及生產都具有世界性。很多工業所加工的原料并不是來自本土,大多可能是來自世界其他國家,他們生產的產品也不僅僅是供本國人民消費,往往也用于出口。也正因為世界各國在現代市場經濟方面的聯系日益密切,才要求普遍的社會信任在一個國家經濟范圍之內以及全球化的現代市場經濟中存在。
信任,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心理學現象,不同專業的學者對其有不同的定義,他們所研究的視角也是不盡相同的。本文從經濟學者的角度定語信任,在很大程度上,經濟學方面的學者對信任的定義是比較接近社會學者的,美國經濟學家福山是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在其著作《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一文中,福山認為信任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特性,是人們從一個規矩,誠實,合作,互惠的行為所組成的社群中分享的價值觀和規范中所產生出來的一種相對合理的期待。
社會信任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發展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現代市場經濟具有全球性和開放性,其不斷發展必須建立在社會信任的基礎上。然而,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因素導致現代市場經濟中存在社會信任缺失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其理論方面和社會經濟實際發展過程中。
理論方面的不足。社會信任的發展在理論方面還不是很完善。作為一種情感,意識,品質的綜合體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社會信任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預期性和理性的,是為了減少偶然性的。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對社會信任的需求恰恰證明了社會經濟活動中是存在失信可能的。同時,作為一種新的經濟運行模式和生產方式,現代市場經濟需求一種新的經濟組織方式,這種經濟組織方式是需要在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調整以適應其發展。然而,世界學者在社會信任與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方面進行的理論基礎研究還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
社會層面的原因對社會信任的影響。從社會層面角度來看社會信任缺失,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道德規范和信用意識的。本文以我國現代市場為例對社會信任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受各種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的影響,雖然我國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迅速,但其發展還是不充分的,在信用經濟和市場信用方面的發展還不夠完善。例如,新中國成立之后,計劃經濟體制為主,這也導致我國社會的信用關系不夠發達。在很大程度上,企業和消費者都存在普遍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具有的信用道德觀念和信用意識。另外,通過調查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我們國家在建立社會信任體系方面還不完善,在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等方面存在一些漏洞,這也導致一些不法分子鉆社會法律體系方面的漏洞,從而導致社會信任缺失。
社會信任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
的發展和完善
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對社會信任體系的完善是具有很高需求的。同時,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促進社會信任體系不斷發展,積極推動社會信任體系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建立。
現代市場經濟確立了經濟主體的獨立地位。作為人類經濟活動過程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運行模式,現代市場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是具有獨立自主的權利的,都是具有自主權利的,其關系是平等的,活動是自由的,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活動,他們都享有平等的權利以及義務,這就意味著每個商品經營者和生產者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個體,他們可以在社會法律和規范的范圍內進行經濟活動,但是也必須為自己的經濟活動承擔必須的法律和道德責任,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要具有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因此,現代市場經濟從根本上確立了經濟參與者的主體地位,這就從客觀上推動了社會信任的建立。
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經濟主體的風險意識和責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都普遍享有政治自由權和經濟自由權。因此,從責任方面來說,經濟參與者在享有自由選擇權利的同時,就不能把自己行為產生的后果推給國家或者社會,就一定要為自己選擇的結果承擔一定的責任。對企業經營者來說,這種責任和風險雖然是沉重的壓力,但也是推動其發展的強大動力,因為這必然強化經濟參與者的風險意識,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經濟參與者的法律意識,學會在經濟活動中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也推動了與陌生合作者建立社會信任關系的能力。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社會經濟規則的不斷完善推動了社會信任體系的完善。與傳統的市場經濟相比,現代市場經濟以經濟關系契約化以及經濟主體多元化為基本特征,競爭是其基本的運行機制。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排斥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但其合理發展又離不開國家科學合理的宏觀調控。因此,一種以公平和平權為特征的運行規則是現代市場經濟順利發展的保障,也只有那些產生于現代經濟生活的法律法規才能確保現代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換句話說,現代市場經濟是具有法制性的,這就要求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對經濟參與者的行為起到了約束作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社會信任體系的完善。
(作者單位:江蘇省消防總隊淮安支隊盱眙大隊)
[1]孟慶進.我國當前社會信任危機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濰坊學院學報,2008.09
[2]白春陽.論現代市場經濟對社會信任的內在需求[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08.06
[3]楊秀香.社會信任與現代市場經濟[J].遼寧大學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