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麟


俄羅斯入世,讓鑲嵌在世界兩條母親河上的城市集群有了對話言商之機。借中俄經貿關系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兩條母親河呼喚深度戰略合作。
入世未滿百日的俄羅斯,正加緊戰略布局攻勢。
上月8日,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大城市之一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參崴)開幕。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坦言,APEC會議的舉辦有利于推動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并將俄羅斯的戰略中心轉移至亞太地區。
分析人士認為,中俄經貿關系正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雙方投資合作不斷拓展,經貿合作日趨規模化和規范化,地區合作進一步加深。今年兩國貿易額將有望突破900億美元。
在此大背景下,今年8月27日,鑲于兩條母親河上的長江中游城市集群、伏爾加河流域城市群在武漢展開首次區域合作座談會,對話言商,期待深度戰略合作。
合作定調
經貿合作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物質基礎。當前,兩國間一批戰略性大項目合作已經實施或正在商談,務實合作質量和規模同步提升。
今年6月,中俄兩國領導人會談時指出,中俄兩國發展振興既面臨重要戰略機遇,也面臨不少挑戰。雙方簽署了多項涉及經貿領域的合作文件,其中既有田灣核電站機組等大型項目的后續和延展,也有設立中俄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及銀行和保險等領域的財經合作。
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說,此次簽署的許多合作協議將使中俄關系發展更加均衡,具有更強的可持續發展后勁。
拉佐夫表示,當前,俄中地區合作的最重要方向仍舊是俄對華出口資源產品,以及自華進口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必須進行貿易多元化,實施經濟各領域的大型合作項目,強化地區合作,擴大合作地域,刺激相互投資,創建合資企業,其中包括自然資源深加工和高科技企業”。
分析人士表示,當前牢固的法律機制和完善合作機制,為中俄把握經貿合作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兩國將以制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13年至2016年)為契機,推動雙方經貿等各領域關系更好發展。
開啟新天地
進入21世紀以來,中俄經貿合作日益深化,雙邊貿易額已從2000年的80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創紀錄的800億美元。中國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而俄羅斯穩居中國貿易伙伴國十強的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中俄經貿合作在面臨重要戰略機遇的新形勢下,正呈現三大新特點。
其一,投資合作開啟新天地。今年6月,中俄雙方簽署了有關中俄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設立的文件,希望以此大力推動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該基金以有限合伙制形式設立,進行商業化運作,目標募集規模為20億至40億美元。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所研究員宋魁說,中俄經貿合作正由過去的單純貿易往來發展為貿易和投資相結合,而投資勢必將對具體項目起到推動作用。他表示,現在一些在俄投資的中資企業很難申請到俄方貸款,而中俄投資基金有望幫助這些企業解決現實困難,這有利于中俄從一般合作向產業合作發展。
其二,兩國經貿合作更趨規模化和規范化。隨著中俄兩國經濟快速增長,尤其是兩國先后加入世貿組織,中俄經貿合作主體開始由個體戶和小企業向有一定規模的大中企業轉變,合作模式也由“單打獨斗”向產業合作轉變。
近年來在兩國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推動下,中俄石油管道、田灣核電站等一系列大項目的合作取得重要成果,正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其三,地方合作呈現新機遇。地方合作一直是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近期俄政府設立遠東發展部,以及計劃建立國家公司以開發遠東和建設東西伯利亞地區等重大舉措,為兩國地方升級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掘金俄羅斯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還注意到了影響中俄經貿合作前景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今年7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有關批準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議的聯邦法案,這意味著俄完成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法律程序。一個月后,俄羅斯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第156個成員,為19年“入世”歷程畫上句號。
世貿組織和俄經濟發展部公布的文件顯示,入世之后,俄羅斯總體關稅水平將從目前的10%降至7.8%,其中農產品關稅水平從13.2%降至10.8%,工業產品關稅水平從9.5%降至7.3%。
由此帶來的是,俄羅斯超過三分之一的商品從入世之日起下調進出口關稅,四分之一的稅日將在3年內調整到位。不過,禽肉和汽車、飛機等商品的關稅保護期較長,為7至8年。此外,豬肉、牛肉和禽肉產品依然采用進口配額制度。
在服務業市場準入方面,俄羅斯對世貿組織155項服務業中的116項作出承諾。其中,電信市場在入世4年后取消對外資股份比例的限制;保險市場允許提高外資參股比例,并且在俄入世9年后允許外國保險公司建立分支機構。
在鐵路運輸方面,俄羅斯承諾使進口貨物和本國境內同類貨物的運費趨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俄羅斯承諾在入世后完全按世貿組織規則保護知識產權等。此外,俄政府還承諾在入世4年內加入世貿組織政府采購協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所研究員王酈久說,中俄兩國都感覺到雙方巨大的合作潛力尚未充分發掘,兩國都有使中俄經濟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愿望。在中俄都面臨轉方式、調結構的背景下,兩國在產業結構、市場需求、技術實力等方面有較大互補性。
入世利好
從中長期看,入世給俄羅斯帶來的好處顯然能彌補其在財政收入上的損失。
據估計,入世將為俄羅斯帶來顯著利好,有望給俄每年增加150億至200億美元收益,其GDP在5年之內將增長3至5個百分點。世界銀行今年3月預計,俄加入世貿后3年內,每年將為俄帶來相當于GDP3.3%的利潤,在10年內,將帶來GDP11%的利潤(約合1620億美元)。同時企業職工的工資將提高4%至5%。
外國評級和金融機構對俄羅斯入世持樂觀態度。惠譽評級認為,入世能降低俄羅斯的商品價格風險敞口,促進經濟多樣化并鼓勵海外直接投資。
宋魁表示,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無疑會對中俄合作產生一定影響,給擴大和深化中俄經貿合作既會帶來新的機遇,也會帶來新的挑戰。總的來看還是利大于弊。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有利于擴大進出口貿易。
今年7月參加北京—莫斯科視頻連線座談會的中俄專家表示,兩國不僅僅要在資源開發、土地拓展承包、加工制造業等方面進行合作,更應該在環保、服務業、科技文化交流活動等多方面一起推進,把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結合起來,通過建立解決矛盾和沖突的機制,使兩國的合作在法治的、符合雙方利益的長遠軌道上進行。
蓄勢待發
在上述大背景下,中俄兩國的兩大區域——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和伏爾加河流域中游城市集群,正面臨蓄勢待發、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關口。
長江中游城市集群是以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核心,外加湘鄂贛三省沿長江、環洞庭湖、鄱陽湖的若干城市所構成的經濟區。該區域涵蓋整個長江中游,跨三省,越兩湖,面積為21.78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9000多萬,經濟總量2.5萬億元。
而伏爾加河流域中游城市集群主要在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境內,該聯邦區共涵蓋14個聯邦主體,面積達103.7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約3000萬,地區生產總值占俄國內生產總值15%以上。該地區匯聚了全俄四分之一的工業產能、三分之一的創新企業,以及一半左右的技術出口。
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俄期間,與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方領導人和中國有關省市負責人舉行座談。值得一提的是。出席交流活動的中方代表中,就有來自長江中游地區的地方官員。
座談會上,湖北省提出推動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和伏爾加河流域中游城市集群的區域合作,充分發揮湖北省莫斯科國際合作工作站的作用,以及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湖北企業在俄投資建廠。而湖南省介紹說,湖南準備在俄羅斯建造以工程器械和環保器械為主的制造業基地。
就在今年8月27日,長江中游城市集群、伏爾加河流域城市群區域合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世界兩大城市集群首次牽手,被業界形象稱為兩條母親河的對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向俄羅斯出口1.3億美元,同比增長8.3%;湖北省在俄羅斯完成工程7008萬美元。湖北的華俄激光、湖北宜化、廣濟藥業、興發集團、安琪集團等一批企業已經在對俄合作中實現了快速發展。
分析人士表示,鑒于上述兩個城市集群在高科技領域實力雄厚,因此可將此作為突破口,在各自打造本國新的增長極的同時,為推進中俄經貿合作提供新的載體和契機。至于具體行業,激光、醫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