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帶來傳播媒介和傳播手段的新變化,網絡出版給傳統紙質出版業帶來挑戰,高校學報編輯的日常工作走向無紙數字化,面臨著轉變觀念的巨大沖擊,同時數字出版對高校學報編輯信息獲取的能力、新時代編輯的能力、版權等法律知識的擴充、管理技能、創新意識、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能力等素質都有新的要求。
數字出版是一種新興的出版業態,是出版業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主要特征為管理過程產業形態及傳播渠道的數字化。數字出版是一個較寬泛的概念,統指采用數字技術(而非傳統的紙張和采用模擬技術的音像)出版和發行的行為。從廣義上說,只要是使用二進制技術手段使出版過程中任何環節(包括編輯加工復制發行等)的操作實現數字化以及銷售和消費等流通過程的數字化,都是數字出版[1]。
數字出版的發展使人類的工作、學習、生活、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極大的推動者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高校學報作為高校科學技術信息的主要載體、反映高校科研教學水平和成果的特殊窗口,推動和促進著學科建設,為推進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數字出版環境下,高校學報作為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鑒別和推介者,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作為高校學報的編輯,對科學技術研究的價值取向、發展方向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2]。
數字出版對高校學報編輯觀念沖擊
0021et利用。遠的影響過數字出版沖擊了傳統的傳媒方式與編輯方式,它喚起了一種新的生命力,成為編輯工作邁向現代科技文化的動力。傳統的高校學報編輯流程(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輯加工、排版校對、信息反饋等)和編輯、作者、讀者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3]。數字出版環境下閱讀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研究方向的專業化深度細分,很少有讀者需要閱讀正本科技期刊,通常讀者感興趣只是某一年、某一卷、某一篇或者某一段而已,因此科技期刊常集結成大型數據庫供讀者搜索并選擇性下載閱讀,期刊數字化使科技文章的傳播“碎片化”。這種讀者閱讀方式的轉變就要求編輯要改變理念,把握好單片文章的質量、單篇文章所要傳遞的附加信息,顯得尤為重要[4]。
在具有開放性和動態性特點的數字出版環境下,高校學報編輯應該把增強互聯網意識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方向,充分認識網絡時代編輯工作的全新含義,緊跟信息網絡化的步伐,改變傳統的單向思維,更新以往觀念,運用當前最新最快的互聯網技術,采用編輯工作的時代性。高校學報編輯是高校學報創新的原動力,只有樹立創新意識,才能促使高校學報不斷創新和發展。
數字出版對高校學報編輯的素質有新要求
在網絡數字出版時代對高校學報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學報編輯除了要具有傳統出版業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而外,在數字化出版視閾下,學報編輯應全面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質以適應數字化出版的需要。高校學報編輯自身通過學習來強化數字化出版技能,使傳統出版向數字化出版平穩過渡。需要強化的數字出版技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獲取的能力
學報編輯的信息獲取能力是指七對信息的敏感性、辨識性和把握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確而又精準的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學術期刊網絡化、數字化出版是信息高速公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報編輯必須抓住信息高速公路建設這一難得的機遇,積極參與其中,在信息建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不但要提高編輯的稿件和信息加工處理水平,改變編輯的手段和技術方法,改變學報的傳統操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敏銳的信息獲取能力,能幫助學報編輯發現有意義的、重大的選題,為提高數字化出版環境下高校學報的競爭力打下基礎。
新時代編輯能力
數字出版時代,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及利用網絡互相參與和交互式服務等等,對編輯提出了在數字化出版時代的特殊要求。編輯可以通過不斷去熟悉掌握數字化時代的傳播環境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利用先進技術和過硬的文字駕馭能力及自身良好的素質,在數字化時代有所作為[5]。
數字化出版各個步驟都與計算機有關,都是以計算機知識為基礎的,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既可提高現代學術期刊編輯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同時也是數字出版時代對我們學術期刊編輯提出的必然要求。
版權等法律知識的擴充
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專門的數字化版權保護法,有關的數字版權條文只是在新修訂的著作權法中有所提及,因此目前對于數字出版物的合理使用范圍界定模糊,由于數字出版所具有的形態多樣、傳播方式廣泛等特點,使權利人與作品的聯系較松散,其傳播的網絡性特征使侵權變得簡易,而維權卻變得艱難,基于這些特點,版權保護難度較大[6]。因此數字化出版要比傳統出版更容易發生版權等糾紛,因此,編輯如果能夠強化數字出版版權等法律知識的學習,必能防患于未然,將一些糾紛扼殺在襁褓里,使數字化出版能夠健康發展。
管理技能
數字化出版賦予高校學報編輯更多的責任,以前更多是文字編輯,隨著數字化的發展,編輯將逐漸轉變為自己所負責工作的管理者,包括征稿組稿編輯發行和銷售等工作編輯只有加強管理能力的培養,才能對出版全程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確保把高質量的文章高效地推向市場[7]。
創新意識
學報編輯出版工作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文化建構的歷史重任,學報編輯的責任在于把科技成果用嶄新的手段更廣泛地傳播出去,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只有具備極高的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編輯才能完成這樣的歷史使命。在數字出版的新形勢下,學報編輯不論是從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輯加工、排版校對,還是信息反饋等方面都應該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能力[8]
科技期刊是記錄和反映科學研究最新進展,傳播科技知識的重要載體,是學術交流的園地,是理論聯系實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也是發現和培養科技人才的大學。高校學報編輯,應從從提高作者的寫作水平、開闊作者的科研工作視野、引導作者的科研活動、培養作者嚴謹治學的精神以及發現和培養優秀作者、提高作者知名度等方面加強對作者的培養作用。
數字出版是人類文化的數字化傳承載體,是建立在網絡計算機存儲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并超越了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數字出版也對高校學報的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帶來的雙重挑戰,高校學報編輯只有主動轉變觀念,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加強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才能逐步適應數字化出版時代對高校學報編輯素質的各種要求。
[1]楊湘華,袁天峰,黃良田,等.高校學報網絡化及其編輯對策探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20
[2]何桂華.高校學報網絡化的對策思考[J].現代情報,2003.11
[3]朱志國.傳統出版業的現代化之路——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結合[J].晉圖學刊,2009.06
[4]楊秋霞.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單篇文章的作者及出版者信息標注[J].研究與教育,2012.18
[5]李仲先,梁雁.數字化出版對高校學報及編輯意識的影響[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
[6]楊嶸均.論網絡數字化時代高校學報編輯素質的提升[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
[7]楊榮星.高校學報在數字化出版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2
[8]楊春英,達龍珠,劉毓俠,等.淺談科技期刊編輯對作者的培養作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