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燕輝 張 穎
【摘要】本文以1980~2010年的年度數據為樣本,利用單位根檢驗、Johansen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等分析方法,從工業制成品和初級產品的角度探討中國貿易結構變化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關系。結果表明:我國貿易結構變化和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的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中國貿易結構經濟增長實證檢驗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無論從進出口總額、進出口商品的種類、規模,還是從進出口的貿易結構、中國對外貿易在世界所占的比重來說,中國已經步入“貿易大國”的行列。依據中國海關數據,2010年,我國的進口總額已增至13962.44億美元,出口總額已達到15777.54億美元。1980~2010年間,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從90.05億美元增至14960.69億美元(見圖1),初級產品出口額從91.14億美元增至816.86億美元(見圖2);工業制成品進口額占總進口額的比例由0.652248% 變為0.689274%,初級產品則由0.347602% 下降為0.310726%。可見我國工業制成品進出口額增長幅度遠大于初級產品。貿易結構變化非常明顯。尤其是近十年內我國的工業制成品進出口比例始終保持穩健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中國對外進出口產品的主要支柱,在貿易結構中占據絕對優勢。這一改變引起了眾多學者對我國貿易結構和經濟增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