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鵬 黃煥輝
【摘要】五一長假和上下班高峰,中國城市一片堵,引爆社會輿論對中國城市交通問題的深深憂慮,權威專家支招,高層領導表態,中央黨報實地調研。求解城市擁堵難題的良方,一度依賴于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本文思考的是我國正在快速建設的軌道交通能否解決問題,借鑒歐洲大城市交通狀況良好的柏林的公共交通規劃理念,實例考究以杭州為代表的我國大城市交通規劃和建設情況,尋求解決我國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軌道交通城市柏林杭州
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一般分為以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為代表的軌道公交和以公交車、專線車、車租車為代表的馬路公交兩種。目前在談及解決城市擁堵難題時,無一例外,總會提出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特別是軌道交通的思路,努力讓多數人采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來達到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目的。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2009年底,國家一次性批復了22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
目前,世界主要大城市大多有比較成熟與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有些城市軌道交通運量占城市公交運量的50% 以上,有的甚至達到70% 以上。
用軌道交通來緩解交通壓力,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這個思路,本身沒有錯,但并不意味著修了更長的地鐵,增加了更多的公交線路,就可以解決擁堵問題。因此在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當下,對照國外發達城市的公交規劃理念,反思我國的公交規劃狀況,尋求應對我國大城市交通擁堵的良方。
一 德國柏林的軌道交通系統
1.柏林的軌道交通規劃思路
德國柏林市的面積為891km2,總人口為338萬,人口密度為3900人/km2,地鐵線全長152km,共有170個車站,站間距一般為800m。柏林市全年客流總量約為9億人次,其中地鐵客流量為4億人次。
柏林市的軌道交通網(見圖1),一條軌道環線,東西向的軌道線路。柏林市的環
線與多條來自不同方向
的線路在市中心的全部
或部分路段重合,無論
是城市的東西向還是南
北向,柏林均有多條線
路在市中心路段重合。
對于市中心的城市格局
而言,理想的交通格局
應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線
路在市中心區域集中,然后再分散各方向。柏林市的地鐵布局剛好滿足了這種要求,首先使得整個交通更有效率,能夠在中心地帶以最短的時間運輸最多的旅客。因為在城市中心區,也就是最繁華的地段,交通壓力也是最大的,如果在這一地段內,運行相同線路的地鐵越多,就越能夠分散客流,減輕擁堵。
柏林市的公交系統能夠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節約公交公司的運營成本就。比如,柏林市東西線,因為不同方向的
甚至形成倒退。
杭州城市道路岔口人行立交卻極少,道路人流量極高,卻全靠人行橫道線來解決,這是不合理地占用了交通上的“時耗”,使行車速度無法加快、形成堵車的一大原因。杭州市因西湖而聞名,享受著繁榮的“西湖時代”。西湖對之于杭州市,如同人之雙目,尤為珍貴,尤其是現代人對環境和生態等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西湖對杭州城市越發尤顯重要。但是,西湖的北面——文教區和蔣村商住區越來越發展,其迅速增加的向南、向東的交通需求則對西湖形成高壓。
三 杭州市軌道交通
杭州市地鐵規劃總共有八條路線。地鐵1號線南起蕭山湘湖杭州樂園,北至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1號線經過城市最主要的客流走廊之上,是軌道線網中的骨干線,沿途經過了湖濱、武林廣場地區、旅游商業文化服務中心和主要的商貿區。
地鐵2號線,西起良渚瓶窯片區,過繞城公路,經勾莊西面轉向東南,沿古墩路、文二路、過環城西路后轉向東,沿鳳起路過貼沙河后轉向慶春東路一直向東、經新行政區中心后過錢塘江,沿蕭山的市心路南北貫穿蕭山城區。
杭州市軌道交通規劃(見圖2),從規劃圖可以看出,杭州的交通規劃是以公交為主體、地鐵為主干。地鐵是為了解決遠距離的區際交通問題,不能解決東西向的流通問題,不能解決繞西湖的擁堵問題,所以不可能徹底改變杭州市地面交通的擁堵情況。
四 結合國外先進經驗、尋求交通解決之道
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問題,交通部門提出過很多政策,私家車尾號限行、降低公交票價、收取交通擁堵費等,但對改善交通擁堵均收效甚微。交通擁堵的致命軟肋在交通線路的規劃上,規劃必須從城市的功能布局出發,合理的公交規劃和城市的客流量統計非常重要,必須建立在嚴謹的數字統計分析之上。城市交通規劃只有同居民的出行活動結合起來,才能改善行車條件,提高運營能力。
第一,完善軌道交通線路。來自各個方向的軌道交通線在中心區域集中,不同線路在市中心有重合線路,軌道環線與來自各個不同方向的軌道線連接。公交配合地鐵站點之間的乘客轉移。柏林市和杭州市都是旅游城市,不論是對游客,還是市民,市中心是主要的活動區域,大部分的游客都住市中心,通過地鐵來分流這類旅客客流,可大大減輕地面公交的運輸壓力。
第二,提高私家車的安全意識和遵守交通規則意識。私家車越來越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能做的就是宣傳人們的公交出行意識,提高公交運量在城市總運量中的比重,歐洲有些城市軌道交通運量占城市公交運量的50% 以上,有的甚至達70% 以上。所以強化人們的公交出行意識是減少道路上私家車運行的重要途徑。有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很多嚴重的交通堵塞都是因一次簡單的違規并道引起的。因此,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降低交通事故率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人人遵守交通規則。在面積僅37萬多平方公里的狹小國土上,日本行駛著近8000萬輛各類機動車,但卻以交通事故少、死亡率低、通行率高等聞名于世,其交通文明也為世人所稱道,值得我國學習。
第三,完善交通管理法律法規。德國交通管理法規成熟,《道路交通法規》《道路交通許可法規》和《刑法法典》這三部法規各有明確的適用范圍,既規定了執法者和違章者的權利和義務,也規范了交通管理部門的執法尺度和透明度。例如,《道路交通法規》對不同車速車輛的行車間距有嚴格規定。以時速100公里為例,如果車輛與前車間距小于25米,將被罰款40歐元并扣1分;如果間距小于20米,罰款50歐元并扣2分;間距少于15米,罰75歐元并扣3分;間距不到10米,罰100歐元并扣4分。當車輛時速達到130公里以上時,如果不能與前車保持一定間距,處罰將更加嚴厲。在德國,違章扣分累計超過8分就會被警告,并被建議參加駕駛員補習班學習。
總之,城市交通管理部門要想方設法擴大道路運量、科學合理調整交通需求量是解決交通擁堵、減少事故、保持交通暢通,主要辦法包括修建環形路、迂回路、立交橋、拓寬道路增加車道、發展軌道交通,合理配置公交線路等。
參考文獻
[1]王麗馨.淺論我國大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及解決的途徑[J].經濟師.2010(3)
[2]慕啟鵬.會說話的地鐵線路圖[J].南方周末,2010(14)
[3]梁青槐.德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思路與運營經驗[J].都市快軌交通,2005(10)
[4]劉子千.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看世界各國良策頻出[N].北京日報,2009.12.27
[5]馮建.杭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