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軍
【摘要】財務會計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會計計量,公允價值是一種新的會計計量方法,在當今時代,不斷涌現出一些無形資產和衍生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能為它們提供一種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會計計量模式。本文將簡要分析會計公允價值中的理論基礎和現實選擇,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會計公允價值理論基礎現實選擇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社會的來臨,現代企業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無形資產,而對于這些無形資產的有效計算和利用更是迫在眉睫,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已不再適應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需要,取而代之的,將是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一 會計公允價值的理論基礎
1.歷史成本計量法和公允價值計量法
歷史成本計量法建立在一段時期內貨幣穩定不變的基礎之上,一旦物價發生變動,且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低于原來賬面的價值,在期末就要按照差額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則;反之,如果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高于原來的賬面價值,就不用做會計處理。如果市場價值比原來賬面價值高出很多,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則根本無法體現在市場上的真正價值。公允價值計量法可以對這個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公允價值具有歷史成本計量法所不具備的很多優點,公允價值能夠將企業的資產價值和市場價值緊密的結合起來,在計量過程中它一般要求把當期的資產的市場價值或者未來的資金流量現值當做資產或者負債價值,這樣就能相對合理地反映企業資產的價值。它帶來的積極影響在金融和投資性房地產業特別明顯,因為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初始的創業階段資產成本比較低,隨著行業和企業的不斷發展,他們的資產價格飛速上漲,所以他們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能有效地反映真實的資產價值。
2.會計公允價值的一般特點
第一,歷史成本通常只注重那些已經發生的事項,如果入賬了,一般情況下不會做相應的調整,只是對取得成本和收入進行一定的跨期配比時才會做相應的估計。公允價值可以更加及時和有效地反映企業的價值變化,就算交易事項還沒有發生,但只要有相應的數據證明企業的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市場價值甚至預期價值發生了改變,相關的會計就要調整賬面價值,在表內反映、表外披露。
第二,公允價值是站在市場的角度,運用公平的交易價格進行相應的計量,既可以通過真實的交易完成,也可以通過虛擬的交易進行。只要存在公平交易的客觀市場,則公允價值就在最大限度內接近了成交價格,而歷史成本則要以完成的市場交易為基礎,對有關的數據進行記錄、核算。
3.會計公允價值的一般表現形式
第一,市場價格是市場價值的外在體現,并要圍著市場價值上下波動。市場價值體現的是市場主體根據相應的因素對市場達成的一種共識,所以某項交易活躍時期,市場價格能夠很好地代表會計公允價值。第二,有時在市場上不存在該項交易,但卻有相關的交易活躍市場,會計公允(價)值可以參照相類似的交易的市場價格對自身的公允價值進行確定。第三,如果市場上沒有某項交易的相對活躍的市場,同時還沒有類似的交易活躍市場,也可以利用未來現金流量確定公允價值。
二 會計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優點
1.公允價值能夠及時有效地反映企業資產問題
對于企業會計,一般都具有相關性、配比性、穩健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公允價值不僅符合了這些要求,還能更加及時和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相關資產的市場價值,充分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實用性。另外,會計公允價值還能夠合理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能夠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償還債務能力和所能夠承受的財務風險。
2.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有利于保全企業資本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普遍上漲,如果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無論何時進行消耗,都要按照現行的市場價格以及未來的現金流量現值進行相應的核算,所以就算在物價十分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的回購能力也能得到有力的保證。
3.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為相應的管理層提供財務信息
同歷史成本計量法不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與時間同步,在活躍的交易市場當中尋找同類或者類似的資產價格,從而確定企業現有的資產價值,這樣一來,資產的價值就可以隨時反映出企業資產的價格,從而為企業相關領導人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使其做出相關的決策時具有科學合理的依據。
4.公允價值具有特有的國際通用性
隨著科技和通訊的不斷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必須不斷同世界接軌,充分利用國際大市場完成自身的發展。因而我國的會計標準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斷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潮流。公允價值為世界所認可,也是很多國家企業普遍使用的一種計量方法,我國企業應積極采用這一計量模式,這樣才能使外商更加有效地了解企業的相關財務狀況,進而做出投資的決定。
三 會計公允價值的現實選擇
1.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的客觀條件
首先,外部條件。企業的資產或者負債一定要存在著活躍的市場,或者是類似的活躍市場,活躍市場通常情況下有這樣的特點:市場內的交易對象具有相同的性質;自愿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隨時可以找到;有公開的市場價格信息。其次,存在未實現收益。企業的資產或者負債的賬面價值同市場的價值不相符,也就是會計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所產生的企業還未實現的收益的大小在根本上決定了公允價值的運用。
2.會計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
在國際上,相關組織要求各國企業廣泛應用公允價值,這樣能夠更好地符合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要求。但我國政府則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具體國情,建議我國企業在引入公允價值的時候一定要適度、謹慎,因為我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很多行業的資產還沒有充分形成活躍市場,雖然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很重要,但它必須可靠,如果隨意引入公允價值,則認為操控利潤的現象就會出現,不利于市場運行。所以相關行業的企業在引入公允價值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市場。
3.會計公允價值的發展趨勢
(1)期權會計的發展促使公允價值的應用。通過會計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可以更加全面和準確地反映相應的期權價值的動態信息,從而與未來的經濟利益聯系。期權會計核算中如果運用公允價值,就會有明顯的會計信息相關性,進而提升了相
關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預測性。(2)實物資本維護理論要求應用公允價值。在物價不斷上漲的經濟背景下,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計算出來的所消耗的企業的生產能力,實際上通過價值補償回收的資金將很難維持企業的再次生產。反之,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耗能的計算方法是按照現行的市場價格或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的現值進行計算,就算物價上漲,企業生產能力的消耗也會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償,推動企業的正常發展,維護企業的實物資本。(3)現代企業對財務更高的要求促進公允價值的應用。現代企業的財務報表更傾向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企業資產反映的是企業所能控制的未來的企業經濟利益,而負債則是企業在未來中要支出的經濟利益,因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從根本上看,反映的是企業的現在和未來,它會為企業相關領導預測企業未來進而做出相關的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依據。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當前發展狀況。
四 結論
隨著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為了不斷的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國際上普遍采用了會計公允價值。雖然會計公允價值有堅實的理論支撐,也有很多優點,但是根據我國的市場經濟狀況和我國具體的國情,還應謹慎的引入市場公允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企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包于寧.公允價值與其他計量屬性的比較[J].財會學習,2008(8)
[2]王蘭.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探析[J].財會通訊,2007(5)
[3]辛向國.公允價值在我國新會計準則中的體現及挑戰[J].財會研究,2007(4)
[4]侯立新.公允價值“原罪”——解新金融分暴背后的會計秘密[J].財務與會計,2009(1)
[5]黃世忠.公允價值: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J].會計研究,1997(12)
[6]王建成、胡振.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現狀及相關問題探析[J].會計研究,2007(5)
[7]張文清.公允價值與會計理論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會計,2010(2)
[8]李瑞來.淺談公允價值的信息透明度[J].科技致富向導,2010(4)